编辑:sx_yanxf
2016-09-21
教案是老师为讲授新一课而做的教学设计和设想,编写教案要依据教科书和教学大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精品学习网准备了初二语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学习目标
1.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及观察顺序,通过朗读品位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述的方法。
3.领略青海湖的美丽,使我们更加热爱多姿多彩的祖国并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笔下的描写语言,从中体会青海湖梦幻般的美。
2、品味赏析生动优美的语言,学习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
导入:
有这样一个地方,湛蓝的湖水,烟波万顷;碧绿的草滩,羊群如云;金黄的油菜花,迎风飘香;雪山倒映,鱼群欢跃,万鸟翱翔 ,有人曾歌唱过它:“走过倒淌河,也往那日月山,站在茫茫的油菜田上,风儿带着我远走,飘向天边一片蓝 ……”,这是什么地方?对,这就是闻名世界的“青海湖”(板书),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冯君莉一起去体验那梦幻般的美景(板书)。
展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老师送同学们一句话:如果你知道去哪儿,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
这篇自读课我们重点从三个环节来学习这篇课文,希望同学们学有所获。
环节一:读美文——书读百遍义自见
(一)动口朗读:预习反馈【课前同学们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老师布置了4个问题,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在班内探讨。从反馈情况看困难主要集中在第四个问题上。老师需要提醒的是,写景顺序要注意梳理作者的观赏的行踪,谁能来说一说?】
学习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在班内探讨。
1.熟读课文,找出文中描述“两幅画卷”的语段美美的读一读并思考:两幅画卷的特点有何不同?
示例:第一幅(第5段):色彩艳丽,对比鲜明,生机勃勃,有静态美。第二幅(第6段):立体感强,动静结合。
2.请你结合文中相关语句概括解释一下青海湖湖水“如此湛蓝”的原因。
生答:大家看课文的第5段:我可以概括为“两高”“两低”“一少”即海拔高;透明度高;含氧量低;含盐量低;浮游生物少。
3.文中的哪些句子、哪些段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声读出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生答:我喜欢文章的第二段,因为它写出了高原的寂静和平坦。
又如:我喜欢文中的这句话:“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它翻滚着,好似奔腾的骏马。”运用比喻的修辞,把乌云比喻成“奔腾的骏马”,生动地写出出了乌云的动态美。
4.本文的写景顺序是怎样的?
生答:写景顺序:到达青海湖——观赏草滩、湖水——观赏天空、山峦——观赏鸟岛——离开青海湖(行踪为明线)
评价:预习充分,理解到位。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小组解决。教师点评。
(二)动情朗读(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探讨屏幕上的两个问题,时间6分钟。)
1.文章题目是“青海湖,梦幻般的湖”,那么“梦幻般”在课文中体现在哪里?请结合相关语句回答。
生答:第1段:“同我们一起上路的,还有那各种各样扑朔迷离的关于高原的梦” ——怀着梦幻 ;第7段“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梦境的继续?”10段“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感受梦幻;第12段:“尽情的美的欣赏,已使我从虚无缥缈的梦境中彻底解脱出”——想保护梦幻。
评价:这就叫扣题,值得我们学习。
2.作者是怎样营造这梦幻般的意境的?请你任选一个角度仿照示例进行品味。
A文章哪些词语用得妙?为什么?
B文章哪些修辞用得妙?妙在何处?
C文章哪些情感表达的妙?妙在何处?
示例:我几乎醉了,想跑,怕破环这画卷的静谧;想喊,又怕惊动这画卷的宁静。
赏析:情感角度:这句话直抒胸臆,与上文描述的画面内容相照应,突出了景色的安谧和宁静,抒发了作者被青海湖的美景所深深陶醉的那种喜爱之情。
(方法点拨:用“角度+手法+内容(情感)”的形式来赏析)
标签:语文教案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