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xf
2016-05-02
教学规划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效率。下文是精品学习网初中频道整理的初三下学期语文教案范文,仅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比喻、对比等修辞方法,学习运用对话方式进行说理或论辩;
2.了解文言代词和疑问语气词的一些用法;
3.了解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和“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局限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鱼我所欲也》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述应该“舍生取义”的道理,既是 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2.《庄暴见孟子》作者通过具体事实的对比,说明“与民同乐”的重要性,是本 文的重点;“与民同乐”的进步性与局限性是本文的难点。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字词正音:
蹴cù(践踏) 与yú(同欤) 龠yuè(箫笛类) 蹙cù(收紧) è(鼻梁) 旄máo(古代有装饰的旗子)
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并以此游说齐、梁等国,为齐国客卿。当时天下以互相攻伐,富国强兵为能,因此视其主张为迂阔,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论和行动均记载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性善论观点简介:
中国古代关于性善、性恶的学说曾引起过激烈的争论。章太炎曾将儒家的有关学说归纳为五大派: 告子主张性“无善无不善”;孟子主张性善,这是因袭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孔子的意思是说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习”,即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们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荀子主张性恶(他认为人的善念与善行都是伪装的。因为人生来就有名利之欲、饮食之欲、声色之欲,所以一切的辞让、忠信、礼义之理都不存在,表面上存在也都是装出来的);扬子(杨朱)主张善恶混有;漆雕开、世硕公孙、王充主张善恶因人而异,可分上、中、下三等。
鱼我所欲也
解题:
这是一个判断句。“鱼”是主语,“所欲”是谓语,“我”是所字结构“所欲”的定语。全句意为: 鱼是我所喜欢的。作者主要借《鱼我所欲也》来宣扬他的性善论。
鱼,我所欲也,熊掌⑵,亦我所欲也, 二者 不可得兼, 舍
(如果)这两种东西 可能并有(我就)
可得:同义 兼:同时得到
鱼而取 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
选取 生命 大义
者也:语气词连用,相当于“也”
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⑶也。 死 亦我
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 做苟且取得(的事)死亡
甚:超过,胜过 甚于生者:名词性短语作宾语
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 不避也。如 使⑷人之所欲
厌恶的 比死亡更可恶的东西 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假使人们所喜爱
有所:动词性结构 之:助词,的
莫 甚于生, 则 凡 可 以 得生者 何 不 用 也⑸? 使
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可贵的 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生的手段哪一种不能采用呢
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 则 生 而有
用这种(方法)就(可以)生存 有
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人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⑹耳。
不仅贤人 想法 不丧失
一箪⑺食,一豆⑻羹,得 之则生,弗得则死。呼 尔而与之⑼,行道之人弗
筐 饭 碗菜汤 有了它 生存 呼喝着 给他(吃)过路
尔:助词,着
受;蹴⑽ 尔而与之,乞人不屑⑾也。
用脚踢 乞丐 接受
万钟⑿ 则 不辨(以)礼义 而受 之,万钟于我 何加⒀焉! 为
(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按礼义来分辨就接受它 (有)什么益处
不辨礼义:不以礼义辨
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所识 穷乏者得 我⑴ 欤? 向 为⑵ 身死
了住宅的华丽 侍奉 结识的穷苦人感激我的恩德吗 原先是为了义宁愿死了
得通德:名作动
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
这种
亦 不可以已⑶乎? 此之谓失 其 本心。
做法难道 应该停止吗 叫做丧失人的本性
亦:加强语气 之谓:动词性结构,只用作谓语,后要求带宾语,一般说“之谓”前面是解释性词语,后面的词语是被解释性的词语。
文章简析:
一、本文结构:
第一层(开头至“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 熊掌 舍鱼而取熊掌┐
├比喻论证
生 义 舍生而取义 ┘
第二层(“生亦我所欲”至第二段末)
阐述“舍生取义”的道理。
1.正面说明为什么要“舍生”: 因为有东西比生命更可贵,所以不苟且偷生;因为有东西比死更可恶,所以有时侯不避杀身之祸。
所欲 甚于生者 不为苟得┐
├正反对比论证
所恶 甚于死者 患不避 ┘
2.用事实证明确实有比生更可贵的东西,那就是义;确实有比死更可恶的东西,那就是不义。
先用假设的方式阐明,如果认为没有什么比生更可贵,那么人们会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去苟且偷生;如果认为没有什么比死更可恶,那么人们就会挖空心思,寻找门路去临难苟免。表面上是假设,实际上说确实有这样的人。再语气一转,介绍另一种人: 他们本来可以采用某种手段活下去,可以他们不肯采用这种手段;他们本来可以通过某种门路避免死,可是他们不愿那样做。就是因为有比生更可贵的东西,有比死更可恶的东西──义比生更可贵,不义比死更可恶。(对比两种生死观,批判苟且偷生、临难苟免的人;赞扬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又从“性善论”出发,认为人人都有义重于生这种想法,但只有贤者能够保持,而一般人则容易丧失。
3.用类似“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阐明为人要辨别义和利,不应苟且偷生。
标签:语文教案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