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模板: 观刈麦 (白居易)

编辑:

2016-05-10

㈢探究学习,教师点拨。

1、提问:诗中描写了那些人?做了什么事情?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

妇  姑  童稚  丁壮

割麦者辛苦

贫妇人   抱子

拾穗者心酸

作者自己。

自愧

2、哪些描写景物的句子表现出劳动环境的艰苦?哪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对农家的关心和同情?

明确:(诗中景物描写:“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对农家同情、关心的句子是:“闻者为悲伤”“今我何功德”‘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诗中“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其”指代的是“贫妇人”还是正在劳动的农民?“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中的“其”指代的是什么?

明确:(“抱子在其旁”的“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听其相顾言”的“其”指代割麦的农民和拾麦穗的妇人。)

4、学诗歌要在诵读中赏读字句,品味语言、领悟感情,体会妙处。请同学们用“---------写出了--------”的句式说一说具体的例子。

师:我先举个例,“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句写得好,为了早日将粮食抢收进仓,劳动人民不顾炎日的爆晒,为顾割麦,筋疲力尽,争分夺秒,拼命干活。 其中“惜”写出了劳动人民的一种反常心理,耐人寻味,令人心酸。

生:赏读、探究、交流、发言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写出了当时租税之繁重,百姓生活之困苦。

“少”、“倍”写出了劳动人民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

“吏禄三百石,风晏有余粮”写出当时官员(统治者)的不劳而获,与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劳作却一无所有形成鲜明对比。

“输税尽”点出了劳动人民辛苦劳作却一无所有的根本原因。

“愧”、“不能忘”写出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写出了农民在烈日下田间劳作的艰辛。

5、激发想象,再现诗歌意境。

请同学再读诗歌,结合课文插图去想象,可以用那些词语去形容诗歌所描写的画面。

学生讨论明确:

词语:

一望无际 此起彼伏 汗流浃背 筋疲力尽 腰酸背疼声泪俱下

忍气吞声 衣衫褴褛 面无菜色 悲痛欲绝 家徒四壁仰天长叹 面红耳赤

㈣、总结全诗,扩展延伸。

1、学生讨论,明确中心。

用下列词语“描写了  反映了  表达了”组成一段话

《观刈麦》一诗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并对自己的“不事农桑”而“吏禄三百石”深感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这首诗将叙事与心理揭示融为一体,写事与写心完美统一。

2、感悟写法,延伸点拨。

这首诗中,白居易以自己的深切感受,把农民的生活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做了对比,十分难得,就是希望朝廷有所感悟,手法巧妙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想想我们生长在新中国,红旗下,党中央国务院为农民免除了农业税,结束了千百年来“皇粮国税”的历史,我们这些农家的孩子,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好好学习呢?

㈤、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

欢迎大家去阅读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一下册语文教学计划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

相关推荐:

(苏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木兰诗》第二课时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指导思想: 《木兰诗》第一课时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