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8-05
三、说教学过程
依据本节教材编排的顺序,依据学生是认识规律,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演示】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来)
设疑,提出问题:小车在前半程运动的快,还是后半程运动的快?学生猜想回答。
教师总结:要想知道哪一段运动的快,就要比较平均速度。速度又怎么知道呀?用路程除以时间,路程用刻度尺来测,时间要用停表来测,那具体应测哪些物理量呀?今天我们就要用实验测出在斜面上各路段的平均速度,从而来验证物体在前半程快还是后半程快。板书课题:测量平均速度(大约5分钟)
2、新课教学
向学生介绍实验器材。要求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先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测量前半程的平均速度,画出实验表格,进行分组实验,收集数据最后计算得出结论。请同学们拿出实验报告,分组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前先让学生练习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约10分钟)
拿出一组同学的实验报告进行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那么后半程的时间如何测量呢?总结:可以用总时间减去前半程的时间。那停表又如何使用呢?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继续进行实验,测量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把数据填在表格里。(约10分钟)
实验结束把一组同学的报告展示出来,进行交流讨论,从而比较出哪一段运动的快。
在实验过程中提醒学生:长度测量的结果要有准确值和估计值。
共同总结,我们通过这个实验就验证了,物体从斜面上运动下来时,后半程比前半程的速度快。教师接着提问:你们能比较出哪一组的小车运动的快吗?有什么办法吗?引导学生完善实验方案,算出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全程的平均速度。
再拿两组实验报告比较一下,哪一组小车运动的快。(约4分钟)
从而可知,讲平均速度或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强调是物体在哪一段时间内或哪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否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接下来老师利用位移传感器和计算机将小车的运动情况演示,记录下来,这样可以直观的看出小车的速度的变化情况,比较出哪一段运动的快。(约8分钟)
3、小结:为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稳定性。学生共同总结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和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强调重难点;再完成课堂反馈题,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讲评,掌握学生的学习趋势,及时调控,以巩固教学目标,强化重点,深化难点。(约3分钟)
4、布置作业:完成实验报告
四、说板书设计
由于板书对学生的视觉刺激作用明显,恰当的板书有助于教师阐述和讲解教学内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因此在黑板上保留时间较长。
相信大家对于上文提供的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平均速度说课稿模板相关内容一定仔细阅读了吧?祝大家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标签:物理说课稿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