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9-28
(四)细读课文、品味语言美。(10分钟)
理清思路之后,就要抓住重点品味、理解、赏析作品了,要注重对语言的品味。《春》的语言非常精美,准确生动,朴实鲜活,意味隽永,可品味的地方很多,如文中动词的运用、句式的变化、口语的穿插……都是很有味道的。这一个步骤,要注意突出重点,抓住精彩的地方深入体会。
我设计的问题是作者用了哪些优美、贴切的词、句、比喻来描写不同的景物?你最喜欢哪些?
在学生回答差不多时,教师可依据回答情况挑选下面的问题给以点拨、提示。
1.提问法提示
(1)为什么用两个“盼望着”?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为什么不说成“嫩嫩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句话的前后都描写花,为什么中间夹一句动物的描写?
(4)“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为什么要这样写春雨呢?
(5)“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应该怎样理解?
(6)文章的结尾为什么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
2.用“同义替换”法指导学生品味、咀嚼课文的语言。
①调换词语。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改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钻出来”。
②增删词语。如“舒活舒活筋骨”句改为“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事去”。
③改变语序。如“野花遍地是”句忙改为“遍地的各种各样的有名字没名字的野花,散在草丛百像眼睛,像星星”。
④改用平实说法。如“不错的”句改为“不错的,春风是十分柔和的”。
[说明]此环节的设计落实了知识目标B和能力目标。设计的依据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老师要巧妙设计,创造性地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创设心灵的自由,行动的自由.学生就可以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邀游。
(五)细处研读,感悟写法美。(10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你认为草、花、风、雨这四段哪段最难写?(风景难写)
此环节可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春风”一段:
如,①特有的性格;②特有的气味;③特有的音响;④大自然特有的和煦。
此环节采用读、赏、析、说相结合的方式,有利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有利全体学生的参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说是由扶到放的过程,这样也落实了教学重点及难点.
(六)从文学作品和记忆中总结美、寻找美,创造美。(10分钟)
引导学生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主要是要培养自学能力,因为初一年的学生还处于自觉的适应阶段,通过本文的总结归纳有利今后的自主学习。
读完《春》,同学们会受到了美的感染和熏陶,请同学们从文学作品或记忆中找出描写春的优美词句,并且试着运用它去说一段描述春天的话。
目的是将学生学语文的目光由课内导向课外,引向丰富多彩的更大空间,使课内外结合,教师可用多媒体投出有关诗词名句。
(七)分层作业,美的训练,美的迁移。(2分钟)
1.写一段描写家乡秋景的文字。
2.通过本文的文字把它变成一幅幅春景画。
3.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教师可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可采用诗文朗诵(如《春之声》诗文朗诵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搞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说明]设计第一道主要是学习的迁移、听、说、读的最后落脚点是写,初一年的学生写作水平难以当堂完成,所以放在课外。另外,又因本文的教学时间是在秋季,所以只得由本文写“春季”的内容迁移到写“秋景”上。第二、三道是选做题,第二题学生完成之后贴于“作业栏”上,这样布置是根据学生的多样性,有利调动一切学生可调动的因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现在是不是感觉精品学习网为大家准备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春说课稿很关键呢?欢迎大家阅读与选择!
相关推荐:
标签:语文说课稿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