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5-21
(二)河流问题(洪涝、断流、凌汛、水土流失、水污染、咸潮等 )
1、洪涝
原因:受水系形状、河道特点、地势状况、流域内的植被多少、降水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等自然因素影响;与人为原因也有关。
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对策:
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
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泄洪工程 ;
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 ;
在流域内大力植树种草以保持水土。
例:荆江水患:
原因:① 亚热带季风显著,夏季暴雨集中;②上游水系庞大、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汛期相同而且水土流失严重;③本段河道弯曲,水流速度缓慢,泥沙淤积严重,河床抬升,排水不畅。
治理措施:① 在上游地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②兴修水利工程,提高流域的径流调蓄功能;③ 裁弯取直,疏浚河道。
2、断流
我国河流“断流”的成因类型
(1)东北封冰型断流
(2)华北干旱缺水型断流
(3)西北冰雪难融与干旱型断流
防治措施——统一管理、节水灌溉、跨流域调水
例:黄河断流现象的成因和对策
A、黄河断流的成因:
自然原因:①(气候)气候干燥,降水稀少,风力作用强烈,蒸发旺盛;
②(土壤)流经地区,土质疏松、土地沙化,河水下渗严重;
人为原因:
① 黄河上游地区,生产和生活用水量过大以及水资源的浪费性使用;
② 上、下游地区水资源分配不合理,的水利工程众多,拦截了大量水源。
B、黄河断流的对策:
自然缺陷对策:
①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季节调控能力;
② 跨流域调水,协调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的矛盾;
③ 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提高水土保持能力。
人为协调对策:
④ 加大科技投入,改革灌溉和生产技术,节约水资源;
⑤ 建立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机制,协调流域内干、支流,上、下游地区水资源分配。
3、黄河凌汛: 河流在水文特征上有冰坝阻塞水流的现象,叫凌汛。
分布:凌汛在上游河套一段和下游山东境内几乎每年都会发生。
时间:每当冬春季节,纬度较高的下游地区封冻在前、解冻在后,低纬度处的水流,挟带冰块不断涌来,至冰坝阻塞水流,造成河水泛滥。由此可见,
发生条件:一河流有结冰期,二河流由低纬地区流向高纬地区。
4.咸潮(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到内陆区域 )
成因:降水少是主要原因;生产和生活用水增加;无序挖沙;海平面上升。
时间:多发于枯水季节、干旱时期
对策:建立预警机制;采取调水以淡压咸;加强河道采砂管理;节约用水
5. 水土流失——小流域治理
6. 水污染——保护水源
7、塔里木河、黑河生态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下游河段来水量锐减,河道干涸段流,土地撂荒甚至严重沙化,生态环境恶化。
原因:① 上游地区不断开垦土地,农业用水急剧增加;② 加之温室效应,蒸发加强,导致下游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
世界和中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一)世界
莱茵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北麓,自南向北注入北海,河口附近为世界最大的港口----鹿特丹。该河流经西欧最发达的经济区----鲁尔区,具有较高的航运价值。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较大,水量的季节变化小,流速平稳,无明显的汛期,无冰期,含沙量小。(结合西欧的气候和地形特点: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流经的多为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
伏尔加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为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流经俄罗斯经济发达的欧洲部分,航运价值很高。其水文特征:为内流河,靠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不大,春季径流量最大(有积雪融水补给),冰期较长。
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地区的三大河流:自西向东依次为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叶尼塞河为二大地形区分界河。三条大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流经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水文特征:水量较大(有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越往东大气降水越多,而纬度高且植被覆盖好,蒸发量较小),含沙量较小,冰期长,且河流的下游地区有凌汛,水能丰富。
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上的河流:西侧水系流程短,水流急,丰富的水能,而东侧的支流路程较长,水流较缓,流入波罗的海。
刚果河:地处赤道热带雨林气候区,流经刚果盆地,注入几内亚湾。水文特征:水量很大(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且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汇水多),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流经地区植被覆盖好),无冰期,但水流急,水能丰富。刚果河两次穿越赤道,要注意流向的变化。难点:刚果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秋季(见大图册P19):刚果河南北两侧的支流分别流经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湿季为每年的6---10月,而南半球则是9月到次年的5月,当南北半球的支流同时进入雨季时,刚果河的水量最大,所以是秋季。
尼日尔河:这条河流流程长,呈弧形水系,上游地区发源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径流量大,中游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径流量有所减少(降水量有所减少,加之热带草原区的动物饮用水),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降水量又增加,径流量有所回升,但不明显(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有大片的种植园农业,灌溉水量增大)。
尼罗河:世界最长的河流,主要流经埃及和苏丹,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该河流经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较少,而蒸发旺盛,总径流量不是很大。其上游有两支流,分别是靑尼罗河和白尼罗河。这两支流分别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流经的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区,两支流的水量较大。但白尼罗河的径流量变化较小,因其源头发源于赤道附近,降水季节变化小,又有维多利亚等湖泊的调节。而尼罗河下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量较多。所以尼罗河的水量特征:河流水量不是很大,季节变化大,其中秋季是径流量最大的季节(原因同刚果河类似),且从上游到下游的变化是大----减少。含沙量较大,汛期为每年的6---9月(定期泛滥是尼罗河突出的水文特点)。
赞比西河:位于非洲南部地区,横穿东非高原,其上游为东非大裂谷的起点,经过热
带草原气候区,其主要的水文特征是:水量季节变化大,汛期为10月到次年的5月,水流急,上游有莫西奥图尼亚瀑布。
墨累---达令河: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的背风位置,发源于东部的大分水岭,自东北向西南注入印度洋。从上游到下游分别流经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和地中海气候区。
密西西比河:流经北美的中央大平原地区,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水系结构呈树枝状。其最长的支流为密苏里河。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相通,构成庞大的内河运输网。其水文特征:径流量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流速较稳,含沙量较小。
亚马孙河:世界最大的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地处赤道及附近地区,支流发育多,流域面积大,径流量很大,且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流经亚马孙平原地区,水流缓慢,但南北两侧的支流由于流经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带,落差大,水流急,具有丰富的水能;含沙量小,但近年来有增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热带原始森林早大规模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重,含沙量有所增加。
阿姆河和锡尔河:发源于帕米尔高原地区,向西北注入咸海,为内流河。依赖于高山的冰雪融水补给,径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有冰期,以夏汛为主。这两河为中亚重要的灌溉水源,流经图兰平原。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位于西亚,上游发源于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地区,流经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等。上游地区受地中海西风的影响,冬季降水量大,而下游流经的是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少,蒸发旺盛,加之农业灌溉用水,径流量较少。该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冬季。
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国家,发源于中国的青藏高原,注入阿拉伯海。源头靠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中下游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去,该河流的径流量亦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恒河:水量较大,水量的季节变化也大,汛期出现在6---9月,靠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西南季风),含沙量较大(流域内人类活动频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其入海口附近常发生洪涝灾害。
中南半岛上的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中南半岛的“浮稻”即说明),水流较急(地形起伏大),水能丰富。水系南北纵列分布,流域上游窄下游变宽。
(二)中国
1、内流区和外流区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主要流入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流入印度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与200MM等降水量线接近。
标签:高考地理必背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