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高考现代阅读:壶口的黄河解析

2013-10-23

5.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3分)

分析:本题考查表现手法及作用,

思考角度 :

1审题干,一切要点都在题干之上,

2联系首段的作用

3结合文章的主旨(与2有交叉)

(1)善于从题干中得到启示。中国的水--黄河--壶口的黄河,范围越来越小,越来越接近文章的核心内容,“从……写到……再写到……”,这不是“层进”是什么?本文的中心内容是写“壶口的黄河”,文章开头却写中国其他地方的水,这当然是对比!(2)善于从文章中心这个角度思考。可以说,文章的一切都是为主题服务的,用这种思维来思考,层进、对比当然也是为主题服务的。(3)善于从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这个角度来思考。对比,能突出其中一方的特色,层进,也能凸显最后出现的对象。

参考答案:通过对比、层递等手法的运用,突出壶口的黄河最有“中国味”,凸显主题,总领全文。 答出对比或层递,给1分;答出“壶口的黄河最有中国味”或“凸显主题,总领全文”,给2分。

6.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表现手法的分析,

此题学生容易出现的误区:只注重初中的修辞的角度,生硬的去贴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教师引导学生拓宽鉴赏题型的思路

(1)善于从题干中得到启示。题干“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已经暗示考生这是侧面烘托(或侧面描写、衬托)的手法。进一步思考:侧面烘托了壶口的黄河的什么?(2)善于从文章中心主旨这个角度思考。全文歌颂了黄河雄伟的气势和旺盛的生命力,第四段恰恰是渲染主观感受,从侧面对此作了烘托。

参考答案:(1)主要是运用侧面烘托(或侧面描写、衬托)的手法。(2)此处通过渲染主观感受(如心跳、耳聋、眼花、脑子空白等)来写壶口的黄河,好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给人如临其境的现场感;二是从侧面烘托壶口黄河的气势与生命力。每点给2分。第(2)点中答出“使人如临其境”给1分;答出“侧面烘托壶口黄河的气势”给1分。如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7.怎样理解第六段“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个飞跃”这句话的含义?(4分)

分析:本题考查含义题型,

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抓住关键词“站立”“飞跃”进行解读

(1)根据“句不离段”的原则,只有通览第六段,读懂全段,才能准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第六段写黄河在壶口有了生命力,它到了壶口,站了起来,“就像个顶灭立地的人活了”,这个“活”就是“飞跃”。明白了这一点,就很容易在本段中找出表现黄河生命力的句子。(2)注意文脉的延续,联系下面段落,在更大的范围寻找答案。第七段是以黄河下游和黄河壶口作对比,进一步写黄河在壶口有了生命力。

参考答案:(1)站起来的黄河像人一样活了,体现出自由生命的淋漓尽致的活力(或表现出“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2)经受壶口的考验后,黄河从此便无法阻拦一往无前(或“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每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8.为什么说壶口的黄河“才是中国的河”? 请联系全文作答。(6分)

分析:本题以原因或筛选题型考主旨,

学生容易出现问题,容易丢掉表层(1)有中国人的肤色;或概括不出(4)联系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筛选题型答题要点:要条分缕析,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尽量用原材料作答,体现文中原有的逻辑性。

(1)题干中的“联系全文”四个字,暗示考生在全文范围内筛选信息。(2)本文的主题是借黄河歌颂中国,在全文范围内筛选歌颂黄河、歌颂中国以及表述黄河和中国共同特点的信息,即可。

参考答案:(1)有中国人的肤色;(2)有中国人强大的生命力;(3)有中国人的自信与决心;(4)联系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每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9.文章结尾强调“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这句话有什么含义?(4分)

分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

通过审题干提取的重要信息:尾段(考虑尾段的作用点明主旨)含义(抓关键词“该”“应”“自传”)这些问题试着让学生做,出现问题教师适时点拨

(1)化繁为简,把对一句话的理解简化成对其中几个关键字词的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字词是“该”“应”“自传”,理解了这三个词这句话也就懂了。(2)必须联系文章的主旨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为什么“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为什么“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只要联系了主题,这些问题便迎刃而解。(3)巧用文章注释。高考试题中的文后注释,绝非闲笔,大都对答题具有暗示作用。本文注释说埃米尔·路德维希是德国著名传记作家,就是在暗中帮助考生理解“自传”的含义。

参考答案:(1)“该有人为黄河作传”,因为黄河体现了中国的历史与中国人的精神(或因为黄河哺育了中华文明)。 (2)“应是中国人的自传”,是指应该由中国人自己为黄河作传,而不是像非洲的尼罗河那样由欧洲人来作传。(3)中国人通过为黄河作传来表现中国人的历史和精神,所以是“中国人的自传”。

【总结】高考现代阅读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学习的内容,请继续关注精品学习网。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浏览了本文的读者也浏览了

高考复习:语文现代文阅读六大考点

2014高考语文备考有哪些容易失分的题目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首页 > 高考 > 高考备考 > 高考语文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