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6-01
答:
(2)“只是,岁月如流,万事皆变,我能在哪里买到一支像当年那样的七星剑呢?”一句的含意是什么?
答:
答案 (1)出乎意料,表现出获奖后的激动心情。
(2)当年的七星剑蕴含着浓浓的母爱之情,母亲已经去世,任何宝剑都不能代表母爱了;表现了对母亲的思念
以及不能与母亲相伴的遗憾之情。
3.末段作者回忆母亲被遗弃这一细节有何作用?
答:
答案 ①说明母亲命运多舛,生活磨难多。②“我”是母亲惟一的寄托、安慰和希望,为前文母亲珍惜七星剑
作补充说明。③反衬出母亲对“我”的爱。④体现出“我”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之情。
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答:
答案 文章从作者在西安游玩见到有宝剑出售引出对七星剑的回忆,接着说明七星剑的来历,然后写母亲对七
星剑的珍爱,最后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全文以“七星剑”为线索,叙述故事、表达情感。
十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蒙古长调
巴音博罗
①听蒙古长调就像站在夏季辽阔无边的草原上,穹庐似野,青草波及心灵,羊群俨然天外使者,到人间布施福音……唱歌的人有福了,而倾听者的眼睛亮如星辰。听蒙古长调又犹如在静静长夜,风空空地掠过飘浮不定的牧村,瓦罐里的奶茶飘出浓郁的香气,这时候谁小心翼翼擦亮一根火柴,照亮了蒙古刀鞘上镶嵌的宝石。当然,你也会看到烈酒辣过喉咙时汉子们脸上的酡红,他们会把酒苗直接栽到胃里,看着它生根发芽,慢慢长成大树。你也会看到姑娘们腮边的萨仁花,以及土地一样宽厚仁慈的老额吉手边的那盏马灯……
②也许我的天性中与蒙古人有着非常相近的质地吧,作为女真人的后裔,听蒙古长调仿佛回了一趟远及天际的故乡,那种扑面而来的亲切感就像祖父活着时将宽温的手掌安放在幼时我的脊背上。草场,篝火,瓦罐,敖包山,牧鞭上的日子,牧羊女用力抖开的长长的绿腰带。蒙古人骑在马上的姿势非常动人,好像帆船在海浪上起伏。蒙古人眯着眼睑的瞭望也异常让人着迷,望与不望的模样都酷似气度不凡的王者。特别是蒙古摔跤手在得胜或比试前跳的那种山摇地动的步子,摇摇摆摆,得意忘形而又威风凛凛,真神力无比的勇士也。
③80年代,我在油画家韦尔申的作品里,第一次吃惊于蒙古男人那富于特点的典型脸形——细眼长面,刚毅仁厚。我当然知晓血统和遗传基因的作用,但蒙古人骨子里那种与生俱来的豪放旷达而又略带忧郁的性情却是后天的养育和凝聚,像勒勒车深深的辙痕。
④我的朋友——散文家鲍尔吉•原野在其文章里曾提出聆听蒙古民歌的三重境界:刚刚听到蒙古民歌的人,听出的是悠远,是第一楼台;听出蒙古民歌的苍凉悲抑,乃第二楼台;而进入第三重境界,才会听见蒙古人那绸子一样柔软的心肠。他还说:“长调,像族人在背上的行囊中装进尽可能多的什物,又像是魔术师从口袋中拽出无穷尽的彩带。”他说得极是。但蒙古长调肯定与传统的中国审美观不同,它既不是拿腔作势的戏曲舞台上的拖腔,也非咏花弄月才子佳人式的吟哦。它是原始的,荒凉的,辽阔的,雄奇的,且又带有某种神秘色调的质朴的咏唱——内心剧烈涌动而出口成歌时又分外委婉无言,仿佛无话可说,只有千年万载的伫望,只有彻头彻尾的沉醉,只有长歌当哭的感念……那蒙古民族的游牧史、征战史和迁徙史又如长河落日的悲壮一瞥。
⑤寒霜在马头琴弦上凝挂,弱顺的羔牛跪食母乳,而鹰在天庭上沉雷般笼罩着,一动不动……良久,听歌者感思至深,腮边温热,淌下泪来;听歌者的心像是飞累了的翅膀,急着要找一根树枝歇歇脚;听歌者的全身像是被热乎乎的温泉水泡过,舒筋活血,补气提神,他现出一副幡然醒悟的样子,重活过来的样子……他泣,他悲,他无助地落入忧伤——他像做过一回弯弓射雕的蒙古汗王! (节选自《散文•海外版》)
1.文章开头说“听蒙古长调就像站在夏季辽阔无边的草原上”,文章结尾说听蒙古民歌者“像做过一回弯弓射大雕的蒙古汗王”,联系全文,简要表述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答:
答案 (1)意在突出蒙古长调悠远、苍凉悲抑和柔软的特征。(2)意在表明听蒙古长调可以让人更深刻地了
解并感悟蒙古族的特点与历史。
2.文章第②段中写蒙古人动人的骑马姿势、望与不望的模样以及摔跤手山摇地动的步子是为了表明什么?
答:
答案 为了表明蒙古长调所具有的“扑面而来的亲切感”和它所蕴含的民族气度。
3.读了这篇散文,你对蒙古民族有怎样的了解?请加以归纳。
答:
答案 蒙古民族具有古老深厚的文化底蕴,蒙古民族具有豪放旷达而又略带忧郁的性情(或:豪放旷达而又心
肠柔软的性情)。
4.有人说,文章第④段里作者用中国传统的戏曲与蒙古长调作比较,目的是对前者的否定,对后者的肯定。你是
否同意这种说法?请阐述理由。
答:
答案 不同意,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①以前者衬托后者,突出中心(主题),②地域特征、文化传统的不同,
③审美视角的不同。
十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初 冬
萧 红
初冬,我走在清凉的街道上,遇见了我的弟弟。
“莹姐,你走到哪里去?”
“随便走走吧!”
“我们去吃一杯咖啡,好不好,莹姐。”
咖啡店的窗子在帘幕下挂着苍白的霜层。我把领口脱着毛的外衣搭在衣架上。
我们开始搅着杯子玲琅地响了。
“天冷了吧!并且也太孤寂了,你还是回家的好。”弟弟的眼睛是深黑色的。
我摇了头,我说:“你们学校的篮球队近来怎么样?还活跃吗?你还是很热心吗?”
“我掷筐掷得更进步,可惜你总也没到我们的球场上来了。你这样不畅快是不行的。”
我仍搅着杯子,也许飘流久了的心情,就和离了岸的海水一般,若非遇到大风是不会翻起的。我开始弄着手帕。弟弟再向我说什么我已不去听清他,仿佛自己是沉坠在深远的幻想的井里。
我不记得咖啡怎样被我吃干了杯子。茶匙在搅着空的杯子时,弟弟说:“再来一杯吧!”
女侍者带着欢笑一般飞起的头发来到我们桌边,她又用很响亮的脚步摇摇地走了去。
也许因为清早或天寒,再没有人走进这咖啡店。在弟弟默默看着我的时候,在我的思想宁静得玻璃一般平的时候,壁间暖气管小小的嘶鸣的声音都听得到了。
“天冷了,还是回家好,心情这样不畅快,长久了是无益的。”
“怎么?”
“太坏的心情与你有什么好处呢?”
“为什么要说我的心情不好呢?”
我们又都搅着杯子。有外国人走进来,那响着嗓子的、嘴不住在说的女人,就坐在我们的近边。她离得我越近,我越嗅到她满衣的香气,那使我感到她离得我更辽远,也感到全人类离得我更辽远。也许她那安闲而幸福的态度与我一点联系也没有。
我们搅着杯子,杯子不能像起初搅得发响了。街车好像渐渐多了起来,闪在窗子上的人影,迅速而且繁多了。隔着窗子,可以听到喑哑的笑声和喑哑的踏在行人道上的鞋子的声音。
“莹姐。”弟弟的眼睛是深黑色的。“天冷了,再不能飘流下去,回家去吧!”弟弟说,“你的头发这样长了,怎么不到理发店去一次呢?”我不知道为什么为他这话所激动了。
也许要熄灭的灯火在我心中复燃起来,热力和光明鼓荡着我:
“那样的家我是不想回去的。”
“那么飘流着,就这样飘流着?”弟弟的眼睛是深黑色的。他的杯子留在左手边,另一只手在桌面上,手心向上翻张了开来,要在空间摸索着什么似的。最后,他捉住自己的领巾。我看着他在抖动的嘴唇:“莹姐,我真担心你这个女浪人!”他牙齿好像更白了些,更大些,而且有力了,而且充满热情了。为热情而波动,他的嘴唇是那样的退去了颜色。并且他的全人有些近乎狂人,然而安静,完全被热情侵占着。
出了咖啡店,我们在结着薄碎的冰雪上面踏着脚。
初冬,早晨的红日扑着我们的头发,这样的红光使我感到欣快和寂寞。弟弟不住地在手下摇着帽子,肩头耸起了又落下了;心脏也是高了又低了。
渺小的同情者和被同情者离开了市街。
停在一个荒败的枣树园的前面时,他突然把很厚的手伸给了我,这是我们要告别了。
“我到学校去上课!”他脱开我的手,向着我相反的方向背转过去。可是走了几步,又转回来:
“莹姐,我看你还是回家的好!”
“那样的家我是不能回去的,我不愿意受和我站在两极端的父亲的豢养……”
“那么你要钱用吗?”
“不要的。”
“那么,你就这个样子吗?你瘦了!你快要生病了!你的衣服也太薄啊!”弟弟的眼睛是深黑色的,充满着祈祷和愿望。
我们又握过手,分别向不同的方向走去。
太阳在我的脸面上闪闪耀耀。仍和未遇见弟弟以前一样,我穿过街头,我无目的地走。寒风,刺着喉头,时时要发作小小的咳嗽。
弟弟留给我的是深黑色的眼睛,这在我散漫与孤独的流荡人的心板上,怎能不微温了一个时刻?
【注】 萧红(1911~1942),女,黑龙江呼兰县人。曾就读于哈尔滨市立第一女子中学,1930年,思想保守、专制顽固的父亲令她退学,准备让她完婚,她不愿意,又因劝伯父不要再增加地租而遭到毒打,便离家出走,却被父亲宣布开除祖籍。后来,她从事文学活动,抗战期病逝于香港。
1.文中刻画的“女侍者”和“外国女人”两个形象具有怎样的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答:
答案 “女侍者”与“外国女人”,一个飘逸而踏实,一个安闲而幸福,她们都是快乐的。作者写这两个形象,
有力地反衬了“我”的孤独与落寞。
2.理解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初冬,早晨的红日扑着我们的头发,这样的红光使我感到欣快和寂寞。
答:
(2)渺小的同情者和被同情者离开了市街。
答:
答案 (1)“早晨的红日”既是写景,又是弟弟热情的象征,弟弟的关心、热情与单纯,让“我”欣快;弟弟对“我”的不理解,尤其是现实的冷酷又使“我”感到寂寞。
(2)弟弟单纯、热情,对我满怀同情,但相对于父亲的冷酷来说,这力量又是多么的单薄,这句话写出了“我”的内心感受。
3.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有什么特点?这些对话起什么作用?
答:
答案 文中人物的对话发生在姐弟之间,简洁而有层次,且颇见人物个性。这些对话在文中的作用有三:一是
交流感受,二是交代事情原委,三是表现彼此的关爱,突出人物性格。
4.文章五次写弟弟“深黑色的眼睛”,这对表现文章主旨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 这双“深黑色的眼睛”是亲情的象征,这双眼睛既关注“我”的现状,又期待着能把“我”引回到那熟
悉的生活中,给“我”无穷的温暖,又给“我”施以心理压力。写这双眼睛也就写出了亲情给“我”的温暖、
力量与“我”内心的孤寂和痛苦,从而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十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鲁迅先生记
萧 红
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像画上所见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瓷釉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小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
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我就问过:“这叫什么名字?屋中既不生火炉,也不冻死?”
第一次,走进鲁迅先生的家里去,那是快接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所以那楼下室稍微有一点暗,同时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卷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
“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发红了,好像一朵小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
“这花不怕冻?”以后,我又问过,记不得是在什么时候了。
许先生说:“不怕的,最耐久!”而且她还拿着瓶口给我摇着。
我看到了花瓶的底边是一些圆石子。以后,因为熟识了的缘故,我就自己动手看过一两次,又加上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又加上自己是来自寒带的地方,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总带有一点惊奇。
而现在这“万年青”依旧活着,每次到许先生家去,看到那花,有时仍站在那黑色的长桌上,有时站在鲁迅先生照像的前面。
花瓶是换了,用一个玻璃瓶装着,看得到淡黄色的须根,站在瓶底。
有时候许先生一面和我们谈论着,一面检查着房中所有的花草。看一看叶子是不是黄了,该剪掉的剪掉,该洒水的洒水,因为不停地动作是她的习惯。有时候就检查着“万年青”,有时候就谈着鲁迅先生,就在他的照像前面谈着,但那感觉,却像谈着古人那么悠远了。
至于那花瓶呢?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而且瓶底已经丢失,虽然丢失了也就让它空空地站在墓边。我所看到的是从春天一直站到秋天;它一直站到邻旁墓头的石榴树开了花而后结成了石榴。
从开炮以后,只有许先生绕道去过一次,别人就没有去过。当然那墓草是长得很高了,而且荒了,还说什么花瓶,恐怕鲁迅先生的瓷半身像也要被荒了的草埋没到他的胸口。
我们在这边,只能写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而谁去努力剪齐墓上的荒草?我们是越去越远了,但无论多么远,那荒草总是要记在心上的。
1.在“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发红了,好像一朵小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细致地描写鲁迅先生的“烟”,这样写有什么寓意?
答:
答案 ①说明鲁迅先生喜欢抽烟(或抽烟对于鲁迅先生来说是用以祛除疲劳、提神醒脑以便连续工作的一种手
段)。②采用象征手法,赞美鲁迅先生永不熄灭的劳动热情和“火红”鲜艳的伟大生命。
2.根据你的体会,谈谈“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答:
答案 ①准确、精练地概括“万年青”的特点。②是鲁迅先生坚贞不屈、永不休战的战士性格的生动写照。
③从鲁迅先生口里说出,与作者的侧面描写互为补充,紧密照应,从而更加突出鲁迅先生生命常青、永垂不朽
的崇高形象。
3.文章题目是“鲁迅先生记”,行文却没有过多记叙鲁迅先生的事情,这样写是否偏离题意?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 没有离题。①写“万年青”采用的是象征手法,用寓意深远的形象表达真挚的感情。②写鲁迅先生的“话”
以及抽烟的细节,是用画龙点睛的方法来刻画人物。用象征性的事物从侧面描写鲁迅,突出其精神品格。③写
墓地的状况是巧妙地告诉读者,鲁迅先生虽然去世了,但他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4.联系全文,谈谈你对鲁迅先生的印象。
答:
答案 一个朴实、坚韧、勤奋、崇高的思想家的形象,一个令人无限景仰和永世不忘的伟大战士的形象。
5.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1)简析本文人物形象的表现艺术
(2)简析本文的主要表现手法
(3)简析本文的结构特征
答:
答案 (1)①多方面、多角度刻画鲁迅先生的形象。文章从不同方面描写了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可以概括为三
点:a.与许广平谈话;b.写墓上荒草;c.“我”在异地怀念先生。②抓住人物性格特点,选取有代表性的事物
来烘托表现人物。文中多次出现“万年青”的形象,“万年青”坚韧顽强、不畏严寒、四季常青的特点象征了鲁
迅先生坚贞不屈、永不休战、生命常青的崇高形象。③综合运用细节描写和衬托等手法表现人物。如第三段中
鲁迅先生吸烟的细节描写以及“黄昏”“冬天”渲染了一种阴暗的气氛。文章既选取典型细节从正面描写,又
抓住“万年青”的特征从侧面象征衬托,两方面有机结合,共同表现鲁迅先生的精神品质,平淡中蕴含着深情。
写花瓶,只有那么几句,就寄托了无尽的哀思。写许先生在鲁迅照像前谈着先生,“但那感觉,却像谈着古人那
么悠远了”,笔法老到,把巨大的悲痛化为轻描淡写的文字,让读者的心为之一沉。
(2)本文主要运用了衬托、象征的表现手法。a.运用细节描写来衬托人物形象。如:文中第三段通过描写冬天黄昏时鲁迅先生吸烟的细节,渲染了一种阴暗的气氛,赞美了先生永不熄灭的劳动热情和“火红”鲜艳的伟大生命。b.运用象征来衬托人物形象。文中的“万年青”象征了鲁迅先生坚贞不屈、永不休战的精神,人树相映,形象生动,意境深远。
(3)本文是一篇角度独特、感染力强的记人回忆散文。①本文以作者的回忆为角度切入,选取日常生活细节,通过反复出现的“万年青”,共同折射鲁迅先生“于平凡中见伟大”的人格光彩。②对比烘托的结构。文章通过对比鲁迅先生生前和死后作者造访先生家的两幕场景,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哀痛之情,得到了烘托。这种结构也对文中浓郁而又隐忍的缅怀逝者的复杂意绪的表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十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蒌蒿•枸杞•荠菜•马齿苋
汪曾祺
蒌蒿是生于水边的野草,粗如笔管,有节,生狭长的小叶,初生二寸来高,叫做“蒌蒿薹子”,加肉炒食极清香。蒌蒿的蒌字,我小时候不知怎么写,后来偶然看了一本什么书,才知道这个字音“吕”。但我查了几本字典,“蒌”都音“楼”,我有点恍惚了。“楼”“吕”一声之转。许多从“娄”的字都读“吕”,如“屡”“缕”“褛”……这本来无所谓,读“楼”读“吕”,关系不大。但字典上都说蒌蒿是蒿之一种,即白蒿,我却有点不以为然了。我小说里写的蒌蒿和蒿其实不相干。读苏东坡《惠崇春江晚景》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此蒌蒿生于水边,与芦芽为伴,分明是我的家乡人所吃的蒌蒿,非白蒿。或者“即白蒿”的蒌蒿别是一种,未可知矣。深望懂诗、懂植物学,也懂吃的博雅君子有以教我。
我所说的“极清香”,很不具体。嗅觉和味觉是很难比方,无法具体的。昔人以为荔枝味似软枣,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我所谓“清香”,即食时如坐在河边闻到新涨的春水的气味。这是实话,并非故作玄言。
枸杞到处都有。开花后结长圆形的小浆果,即枸杞子。我们叫它“狗奶子”,形状颇像。本地产的枸杞子没有入药的,大概不如宁夏产的好。枸杞是多年生植物。春天,冒出嫩叶,即枸杞头。枸杞头是容易采到的。偶尔也有近城的乡村的女孩子采了,放在竹篮里叫卖:“枸杞头来!……”枸杞头可下油盐炒食;或用开水焯了,切碎,加香油、酱油、醋,凉拌了吃。那滋味,也只能说“极清香”。春天吃枸杞头,云可以清火,如北方人吃苣荬菜一样。
“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俗谓是日以荠菜花置灶上,则蚂蚁不上锅台。
北京也偶有荠菜卖。菜市上卖的是园子里种的,茎白叶大,颜色较野生者浅淡,无香气。农贸市场间有南方的老太太挑了野生的来卖,则又过于细瘦,如一团乱发,制熟后强硬扎嘴。总不如南方野生的有味。
江南人惯用荠菜包春卷,包馄饨,甚佳。我们家乡有用来包春卷的,用来包馄饨的没有——我们家乡没有“菜肉馄饨”。一般是凉拌。荠菜焯熟剁碎,界首茶干[注]切细丁,入虾米,同拌。这道菜是可以上酒席作凉菜的。酒席上的凉拌荠菜都用手抟成一座尖塔,临吃推倒。
马齿苋现在很少有人吃。古代这是相当重要的菜蔬。苋分人苋、马苋。人苋即今苋菜,马苋即马齿苋。我们祖母每于夏天摘肥嫩的马齿苋晾干,过年时作馅包包子。她是吃长斋的,这种包子只有她一个人吃。我有时从她的盘子里拿一个,蘸了香油吃,挺香。马齿苋有点淡淡的酸味。
马齿苋开花,花瓣如一小囊。我们有时捉了一个哑巴知了——知了是应该会叫的,捉住一个哑巴,多么扫兴!于是就摘了两个马齿苋的花瓣套住它的眼睛——马齿苋花瓣套知了眼睛正合适,一撒手,这知了就拼命往高处飞,一直飞到看不见!
三年自然灾害,我在张家口沙岭子吃过不少马齿苋。那时候,这是宝物!
【注】 界首茶干:高邮界首陈西楼的五香茶干,呈扁圆形,色泽酱红,肉细嫩微黄,颇似鸡肉,清香可口。
1.本文写了作者故乡的哪些食物?这些食物各有什么特色?
答:
答案 蒌蒿、枸杞头、荠菜、马齿苋。蒌蒿:笔管粗,有节,极清香。枸杞头:鲜嫩,极清香,可清火。荠菜:
清香有味,多用于包春卷或凉拌。马齿苋:味淡酸,可作包子馅,可作蔬菜吃。(意思对即可)
2.作者说蒌蒿“加肉炒食极清香”,他是如何表现“清香”的?
答:
答案 运用想像、比喻和通感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述了蒌蒿加肉炒食的清香味道。
3.说到荠菜,作者为什么先写北京市场上卖的荠菜?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 由近及远,很自然地引出写作对象,借以衬托家乡的荠菜味道鲜美。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南方(故乡)
的思念之情。
4.文章倒数第二段花了不少笔墨写捉知了的事,这是否游离了本文中心?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
答:
答案 没有游离中心,而是具体生动地表现了马齿苋花如小囊的特点。这样写既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又增添了
文章情趣,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5.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1)简析本文句式运用的特点
(2)简析本文的主要修辞手法
(3)简析本文的结构特征
答:
答案 (1)按语气来分,本文句子有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和祈使句;按字数来分,句子有长句和短句;
按成分来分,句子有单句和复句;按语体风格来分,句子有文言语句和白话语句;按结构来分,句子还可分为
整句与散句。如此种种,本文在句式运用上可谓灵活多变,运用自如,错落有致,摇曳生姿。“有以教我”显
得多么风趣,“一撒手,这知了就拼命往高处飞,一直飞到看不见!”何其通俗;“或用开水焯了,切碎,加香
油、酱油、醋,凉拌了吃”何等生动活泼……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用的是引用,“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用的是夸张,“马齿苋开花,花瓣如一小囊”用的是比喻,“捉住一个哑巴,多么扫兴!”用的是拟人。
(结合文中例子进行分析即可)
(3)散文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本文在结构上就有这一特点。所选的材料——蒌蒿、枸杞头、荠菜、马齿苋,都是作者家乡常见的蔬菜,回忆这些,既表明当年生活的清贫,更寄托着作者的乡思。而提到苏轼的诗歌,是为了说明“蒌蒿”是水边可食的植物;写到儿时捕捉知了的事情,也是为了具体生动地表现马齿苋花如小囊的特点。(意思对即可,注意合理扩充)
十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种春风
虹 莲
那天正好是立春。我拿着几张稿费单去邮局,心情大好。
邮局人不多,前面是个小伙子,正在给家里寄钱,后面是一个70岁左右的老人,戴个老花镜,穿着破烂又邋遢。他肯定是来取子女们的汇款吧。他手中还拿着一张报纸,我扫了一眼,是《河北农民报》,我从来没读过的一份报纸。
老人的外套油迹斑斑的,我不由站远了一些,以免蹭脏自己新买的“宝姿”风衣。正戴着MP3耳机听歌呢,老人忽然伸出手来,我忙摘下耳机,他说:“姑娘,麻烦你在柜台帮我取张汇款单。”
我拿了一张给他,他又说:“姑娘,你能帮我写一下吗?人老了,戴上花镜也怕写错。”我有点儿无可奈何,但看他恳请,也只好从命。
“寄到哪里?”我问。“就照这报纸上印的地址寄吧。”他指着巴掌大的文章说。
我很快看完那则煽情的报道——原来是某村的一个小女孩,父母去县城卖菜的途中出了车祸,肇事司机至今没有消息,她只好跟着80岁的奶奶生活。学费、生活费都没有着落。
“多可怜啊!”老人说。
“骗你呢,大伯。这肯定是骗局。连照片都没有,哪能信?”
老人很固执:“肯定是真的。以前我也寄过,人家都给回信了。你说,谁要是有活着的办法会这么求你呢?一定是过不去这个坎了,对吧,姑娘?”
我抬起头来,打量着这个猛然打动了我的老人。他其貌不扬,甚至是寒酸的,摊开的双手老茧重重。老人叹口气说:“小的时候家里穷啊,要不是别人帮我,我肯定活不到现在。人帮人是天经地义的,古人都说,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为了保险,我拨通了那家报社的电话,那边不仅知道老人的大名,还说,他每月都要寄钱来,他们对他非常感激。
老人每月的退休金只有500元,但那天他寄出的钱却是300元!我有些震惊,300元对我而言无所谓,一篇小稿子而已,可对老人几乎是倾其所有。老人说:“下个月我还要寄,让她们祖孙俩起码能吃上饭。”不知为什么,我的眼角有些湿润,如果不是亲手填写这张汇款单,我真难相信一个也刚刚吃饱的人,正在把钱寄往一个更穷的地方。那一刻,我的心隐隐不安。一个买瓶CD香水就要花上千儿八百的女人,是越来越爱自己了,却对他人越来越铁石心肠。
那天,我领取的稿费将近两千元,也要了一张汇款单,写了同一个地址,寄去了一点儿钱。老人非常感动,使劲儿地说:“姑娘,我替她们祖孙谢谢你!”
我连忙摇头,哪里用他替陌生人感谢我?我才要感谢他,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遗忘的东西。这个社会有时是冷漠的,是斤斤计较的。但只要你敢爱,敢于信任,它就会是热情的,柔软的。
和老人告别后,我的心头别样的温暖。外面春风乍起,心里的春天也悄悄来了,我想起三毛的一首老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
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一直不明白,春风怎么可以种?
但那天我在风中走着,终于知道,春风是可以种的。只要在心里播下爱的种子,它就会悄悄发芽,绿意摇曳,让你的心田吹拂起温暖的春风…… (选自《武汉晚报》)
1.作品中刻画了“我”与“老人”的形象,简要分析这两个形象的异同。
答:
答案 相同点是:“我”与“老人”都充满了爱心,寄钱资助陌生人。不同的地方是:“老人”生活艰难,却
把大部分退休金寄给生活困难的祖孙,他认为人帮人是天经地义的,这是一个有着传统美德的老人形象。而“我”
收入颇丰,但却越来越爱自己,对他人越来越铁石心肠。但在“老人”高尚行为的感动下,心中的善良和爱心
被唤醒。这是一个被传统美德感化了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
2.依据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品一开头写“那天正好是立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答: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那一刻,我的心隐隐不安”,“我”为什么会“隐隐不安”呢?
答:
答案 (1)一是烘托“我”这一天去领稿费时的高兴心情,二是为后边写“种春风”和“心里的春天也悄悄
来了”埋下伏笔。
(2)“老人”的高尚行为,正在感动着“我”,“我”为“我”越来越爱自己却对他人铁石心肠的思想感到惭愧。
3.作品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来刻画“老人”这个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一是将“老人”“穿着破烂又邋遢”,“其貌不扬,甚至是寒酸的”的外貌,与“老人”把退休金的大部分寄给生活困难的陌生人的事迹进行对比;二是将“我”收入颇丰,却越来越爱自己,对他人越来越铁石心肠,与“老人”的一颗爱心进行对比;三是将“我”先前对“老人”的嫌厌——“老人的外套油迹斑斑的,我不由站远了一些”,与后来“我”对“老人”的感谢、尊敬进行对比。通过这些对比,突出了“老人”无私地帮助别人的高尚行为和一颗真诚的爱心。
4.作品结尾“我想起三毛的一首老歌《一亩田》……”,这对表现作品主旨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它深化了作品的主旨。文章虽然描写了“老人”和“我”的爱心,但对社会来说,仅一两个人有爱心是
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像种庄稼一样在每个人的心里种下“爱”的种子,这样社会才会充满爱心;其次,自己献
出一份爱心犹如在心田中播种了一颗“爱”的种子,它能给人带来温暖,今后还会收获更多的快乐。
5.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1)简析本文中“老人”这个形象
(2)简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3)简析本文的结构特征
答:
答案 (1)作品中的“老人”是一个富有慈悲情怀,无私助人的高大形象。老人自己并不富有,一身寒酸的
衣着,一双老茧重重的大手,足以说明他是一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每月只有500元的退休金,却要给
素不相识的千里之外的学费、生活费都没有着落的祖孙俩每月寄去300元!他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还重要!老
人关心她们是出于一片慈悲心怀:“多可怜啊!”这是老人关心她们的感情基础。有了这感情基础,即使“我”
说这可能是骗人的,但他还是固执地认为这“肯定是真的”。他的感情是多么真诚和纯洁。如果说理由,也有,
就是“人帮人是天经地义的”,这是多么朴素的理由,但这又是多么崇高的精神。如果社会是一个人帮人的社
会,这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2)对比手法的多重运用是本文最主要的艺术特色。一是老人穿着破烂又邋遢的外貌与无私捐助的美好心灵
的对比,突出了老人关心别人关心自己更多的高尚品德。二是作品中的“我”穿着时髦——新买的“宝姿”风
衣,打扮时尚,一瓶香水就要花上千儿八百;但是却越来越爱自己,对他人越来越铁石心肠。通过“我”的自
我对比,反映了当今社会上一部分人外表美丽,而内心却越来越冷漠的现实。三是老人与“我”形成鲜明对比,
以“我”的心灵之自私衬托出老人心灵的美好,以“我”的庸俗渺小衬托出老人的崇高。作品就是运用多重对
比刻画出了一个美好而崇高的人物形象,呼唤人们多些善良,给别人多些温暖。
(3)作品的结构特色是巧设伏笔,前后照应。开头写“我”在邮局遇到这位老人手里“拿着一张报纸,我扫
了一眼,是《河北农民报》,我从来没读过的一份报纸”。这为下文写老人为千里之外素不相识的学费、生活费
无着落的祖孙俩寄钱埋下了伏笔。前后照应,说明老人虽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但却是一个关心国家大
事、关心农民生存状况的人,他普通而又崇高。另外,开头写“那天正好是立春”,这也是为下文埋下的伏笔。
“我”面对这位心灵美好的老人深感惭愧,深刻地反省自己,并也为那祖孙俩寄去了钱。之后,“我的心头
别样的温暖。外面春风乍起”,这春风既是立春带来的,也是老人带来的,这很自然地照应了开头,使作品结
构严谨。在春风中,“我”终于知道“春风是可以种的”,更进一步升华了作品的主旨,揭示了题旨。
十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题。
白 河
彭学明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白河就躺在这大山深谷,流淌在这一方天地里。天很高,水很宽,转了弯儿时,只看到两岸夹击的山和山上顶着的一线蓝天了。远看,稠稠粥粥、波澜不惊;近观,推推涌涌、呼呼啸啸。白脊背的鱼从水中蹦跃而起,红翅膀的鸟从天空射将而下,把一河的阳光拨弄得一圈圈的,如旋如涡,如一张看不到字词却隐蔽着好歌好曲的密纹唱片。弥足珍贵的阳光,亦一圈一圈地随水荡开,长出环,长出刺,长出剑,长出细碎的鱼鳞片、金钱眼,射向天空。晃动在河心的南方水乡最为常见的乌篷船,不由使人想起摇篮摇窝,想起母亲嘴边流给孩子们的那首歌。现在,这首歌正蹲在船头,泊在水里,于一个土家女子的手里拍唱,在一个孩子的梦里入睡。那摇橹的汉子,似乎有使不完的劲,烂漫的笑容随他在这船上永居。
两岸的青山,青山的石壁,石壁的丛林,丛林的藤蔓芳草,都齐刷刷地、无一例外地倒插在水里。鱼虾在水里,我们看得见。云天在水里,我们看得见。树梢上伏着的那只鸟,我们看得见。小草上栖着的那只青蛙,我们看得见。就连一根纤纤细草被风吹动时,那摇曳的微风,我们也看得见。这么幽深的水啊!竟能如此清澄、透明、一尘不染,不能不叹为观止。在这清纯真切的水里,我们除了一种超然的享受外,五脏与六腑、心事与灵魂,全都洗得清亮清亮、空明澄寂,一派纯净与爽朗。
抬眼望去,山,高峻连绵,青黝黝,绿蒙蒙,满是森林和植被。光溜溜的石壁上,不时有一棵或一丛的杂木倒挂着,裸露的根系,粗壮而顽强地箍紧石壁,扎进石缝,迎战着河流和自然。杂草自不用说,藤蔓亦结满了嫩嫩的绿叶、紫叶,从石壁的顶端沿山沿河地披挂下来,如瀑如帘,装扮着季节。当石壁一截截一尺尺地笔立上去又笔立下来时,就是万仞悬崖了。
于河于山,悬崖永远是一个棱角分明、孤傲倔强的伟男子,尽管风剥离它、雨侵蚀它,尽管岁月变成冷峻的褐色、白色、黑色、灰色折磨它,它依然峥峥嵘嵘,顶天立地。但于生命,它却不是胜利者和自豪者,我看到生命的植物(比如树、草)在上面顽强生长着,也看到鲜花在上面芬芳地开放。杜鹃花、鸽子花、山荷花、金银花及一些其他的无名鲜花,全都在上面星星点点地生长。令我骄傲的是,我们民族与祖先的智慧与勇敢也生长在这陡峭的万丈悬崖上。
沿了白河,常见一个两个的樵夫,从崖底攀沿上去,采药挖药,虽然没有樵歌,但却有山鹰的翅膀形象。尽管常常有人因此摔下悬崖,葬身鱼腹,但却依然有人一代一代地干下去、斗下去、生存下去。 (本文有删节)
1.请分析文中加点的词“长出”的含义和作用。
答:
答案 “长出环”,是指阳光随着水波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形成光环;“长出刺,长出剑”是指阳光在水波的
反射下,刺人眼目;“长出细碎的鱼鳞片、金钱眼”是指阳光随着层层波浪,上下起伏,闪烁不定。“长出”一
词,将静态的阳光写得有形状,有色彩,有动作,化抽象为形象,化平面为立体,给人以具体生动之感。
2.请分析文中画线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和作用。
答:
答案 画线句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作用:①将白河岸边的风景简洁而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②使语句
衔接紧密,读起来一以贯之,节奏紧凑。
3.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看得见”“水里”的“鱼虾”“云天”“树梢上伏着的那只鸟”?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答:
答案 这是间接描写的手法。作者写“看得见”“水里”的“鱼虾”“云天”“树梢上伏着的那只鸟”,是借此
来间接描写白河水虽然幽深,但却清澈、透明、一尘不染的特点。
4.文章最后一段所描写的樵夫有何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答:
答案 樵夫的特点是勤劳、勇敢、不畏艰险。作者塑造樵夫形象的目的是赞美白河两岸人民的勤劳、勇敢、不
畏艰险的优秀品质,表达对白河两岸人民的喜爱、崇敬之情。
5.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1)分析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简析本文的主要修辞手法
(3)分析本文整句和散句交错使用的句式特点
答:
答案 (1)文章通过写白河水呼呼啸啸的气势,寄寓了作者对白河无私养育两岸人民的赞美之情;通过写白
河水的清澈透明,抒发了对白河能陶冶人的性情的喜爱之情;通过写白河两岸的山的高峻,山上植物的蓬勃生
机,歌颂了白河儿女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其勇敢征服自然的精神。景中含情,情中写景,情景交融,和谐统一。
(2)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手法的运用。文章用“密纹唱片”比喻铺满阳光的水面,用“歌”
比喻母爱,用“瀑”“帘”比喻绿叶、紫叶等,通过这些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白河的自然环境,刻画了白河儿女的形象。本文还运用了比拟、顶针、衬托、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3)整句,指句式整齐的句子,如对偶句、排比句、回环句、部分顶针句等,本文运用整句的地方很多,如“天很高,水很宽”,运用对偶的形式,简洁地写出了白河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散句,是指句式长短不齐,各种句式交错运用的句子,本文除了运用整句外,还运用很多散句,如“光溜溜的石壁上,不时有一棵或一丛的杂木倒挂着,裸露的根系,粗壮而顽强地箍紧石壁,扎进石缝,迎战着河流和自然”一句,就运用散句的形式,准确地描写了白河两岸山崖上植物顽强的生命力。其实,一篇优秀的散文一般不会完全运用整句或散句,而是将二者交错使用,如“两岸的青山,青山的石壁,石壁的丛林,丛林的藤蔓芳草,都齐刷刷地、无一例外地倒插在水里”,前四个分句是整句,最后一个分句是散句,二者交错使用,将白河岸边的风景简洁而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语句衔接紧密,读起来一以贯之,节奏紧凑。全文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既细致地描摹了白河的特点和白河两岸的景物,又刻画了白河儿女的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对白河及白河儿女的喜爱之情。
十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古 渡
朱以撒
①这个古渡,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头了。在我曾经过往的日子里,它总是充满生机和喧哗,如同古渡的流水一样。
②那些日子,这条河上没有一座桥,靠一只木船来回渡河,终年无绝。古渡脚下的卵石,总是被那些肩头沉沉负重的农家人的草鞋磨得光亮。当船还未过来时,他们就坐在卵石上,抽着旱烟,聊着桑麻,或者说些七荤八素的话题,激起阵阵笑声。古渡是这些劳作者短暂的栖泊处,在这里他们可以坦然地放下重负,等待着对岸木船犁开涟漪,桨声欸乃缓缓而来。撑船的壮实汉子无疑是最有人缘的,候船的人远远叫着他的小名,催他撑得快些。尤其是赶圩那天,大姑娘小媳妇多,满满地坐上一船,红红绿绿,总会让他心绪舒畅,撑得又快又稳,赢得阵阵惊叹和好评。这个时候,会让人感到生活的平和和灿烂,所有的劳累和苦涩,都似流水一般远去了。可是,有几次洪峰下来的时候,浊浪滚滚漫过堤坝,河面上飘浮着枯枝败叶,打着旋儿推搡向前,这时的古渡和渡船就难免出现惊险、慌乱的情景,尤其是暮归时分。
③古渡苍老,河水悠悠,连同这纯朴的生活悄悄流逝。
④后来我离开了这里,由这条脱去油漆露出本色的木船送我到下游的一个渡口,不远处有一条公路,每日有车经过。
⑤许多年以后途经这里,古渡犹在,人迹杳无,往日那些声响都已沉入岁月深处。肆无忌惮的葛藤遮盖了光滑的卵石,离这不远有一座彩虹般的水泥桥飞架。涨水时节,反倒有不少闲人站在桥上,看着洪波涌起惊涛拍岸。那指指点点的从容神情,全然是欣赏的样子。最后的一只渡船,静静地泊在那里,船底已浸满了水,有一只长嘴巴的翠鸟立在船头,纹丝不动。一切都表明,一茬一茬的船工,结束了撑船岁月,已渐渐老去。
⑥那一页的生活,已被翻了过去。
⑦有多少像这样的生活场景封存在我们的记忆仓库里。一旦遇到时机,一抹颜色、一缕气味,都会使这些久远的记忆鲜明而又生动的。古渡对于宽敞平坦的长桥来说,除了新旧之别和材料迥异之外,承载了不同的生存观念、生活理想。生活在日日向前,是以告别过去的方式、情调、趣味作为标志的。有许多过去极为普通的日用品,已经成为民俗博物馆的藏品。人们要使怀旧有个引子,只好到这些地方去。可是,对于没有以往那些生活经历的人而言,这些东西并没有什么精神价值,只是物质属性,看也罢,不看也罢,没有什么两样。有人曾说过,常常想起过去就意味着心态老了,不过,要感到有味的还真不能脱离怀旧呢!
⑧过去的一切在我的心目中是很带有朴化韵味的。时代的进展,使我们所见到的都变得比以前漂亮和精细。残垣断壁的古宅换成了高楼大厦,长衫对襟也剪裁成了时髦短装,再如家居用具,葫芦瓢、蓑衣、木桶,无不换成了铝合金或塑料制品。变化最多的当属人的形象、人的神情。前不久我特地坐下来,再看一遍黑白影片《鸡毛信》。我并不注重海娃送信的艰辛过程,而是沉浸在那土得掉渣的陕北背景里——那满是沟壑的黄土高坡、愣头愣脑的群羊,还有黑不溜秋的老棉袄。那时节,人的举止、表情,都是那么的朴素实在,拙得有味,土得深厚。这些情景,总是让人想起真实无华的泥土,没有一丁点儿文饰。后来,我又看了几部重拍片,黑白换成了彩色,演员队伍也换了另一拨,主要角色漂亮多了,动作也表演似的,眉宇间巧多于拙,那种能表现苦难、风霜的背景如风飘散。在我看来,拍出一些没有时代特征的片子来,让人眼睛看着,情感却无从附着。
⑨向前的生活,必定以向前的状态展开,使人面向电脑,面向新奇繁杂的信息。可是,闲散下来,还是会感到传统的人格心理在变与不变、新与旧之间,有回味不变和陈旧的成分。那历史的神髓、底蕴亦如天地苍冥中来去的飞鸿,究竟难以付之提挈和把捉了,只是常常泛起,成为一种最亲近和深沉的感怀。即便是很寻常的乡间古渡,也概莫能外。
1.作者在第②段中有声有色地描述了记忆中在古渡见到的一些生活场景,请你用三个短句对这些生活场景进行概述,并说明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
答案 辛勤的农家人在古渡候船的场景;摆渡女人们渡河赶圩的场景;洪峰中古渡和渡船惊险、慌乱的情景。铺垫、衬托作用。
2.文章第⑦段中,作者说:“古渡对于宽敞平坦的长桥来说,除了新旧之别和材料迥异以外,承载了不同的生存观念、生活理想。”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古渡”与“长桥”各承载了人们怎样的生存观念和生活理想。
答:
答案 古渡:传统的纯朴生活。(或:劳累苦涩、温饱自足、快乐交流的纯真生活。)长桥:现代的快捷生活
(或:沧桑变迁,欣赏生活,表明社会生活的进步。)
3.作者对古渡的人和事念念不忘,有浓浓的怀旧情绪,同时又说“生活在日日向前”“向前的生活,必定以向前的状态展开”。请具体谈一下你对“怀旧”和“向前”的看法。
答:
答案 ①怀旧是继承,向前是发展。过去的许多东西是我们应该好好继承的,如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真诚坦率、团结互助等传统美德,我们都要继承。同时我们还应该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勇于接受新事物,敏锐观察,大胆发现,开拓创新,不断进取。②怀旧是老年人的专利,向前是年轻人的资本。我们不能老是抱着旧的东西不放,过去的东西再好,也已成为过去。时过境迁,条件发生了变化,过去的东西不一定能够适合现在的条件。时代的发展要靠向前的勇气和智慧,而不是靠怀旧的幽幽情思。
4.“有许多过去极为普通的日用品,已经成为民俗博物馆的藏品”,如石碾、木轮车、木纺车、轿子、斗笠等等。
作者认为“对于没有以往那些生活经历的人而言,这些东西并没有什么精神价值,只是物质属性”。你是否同
意他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答案 (1)同意。 理由:没有以往生活经历的人对于过去的那些日用品没有亲切感受。也不能引起他们对以往生活的回忆和联想,因此对他们来说,这些东西并没有什么精神价值,而只是一种普通物质。
(2)不同意。理由:作者的观点有些偏颇,尽管我们没有以往的生活经历,却可以从以往那些日用品中感受到以往人们生活的艰辛与苦涩,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因此,我认为这些以往的东西也如一些文化遗址、历史遗产一样,对没有以往生活经历的人来说,仍然有精神价值。
十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看不见的城市
谷 禾
城市,这头千手千眼的庞然大物正被更大的喧嚣,更辉煌的灯火,越堆越高的垃圾一点点淹没。
人们在街上走动,彼此都互不相识。初看上去,能想像出他们的各种境况,相遇、对话、惊奇、爱抚、痛苦,可是竟然谁也不和他人打招呼,他们的目光相遇时,仅仅彼此对视一秒钟,然后转移视线,去继续寻找其他的目光,永远不会停留下来。不管比邻的屋子里发生了什么,都和我没有丝毫的关系,很多年就这样相安无事地住了下来,一架全封闭的电梯驮着我们上上下下,一次次不期而遇后,再相遇我们会互相笑一笑,点点头,却绝不攀谈一句。是啊,说什么呢?打开电梯后要进入的是另一个排他的世界。我不愿意既有的平静和平衡被打破,你也不希望吧。
一条街从城市的中心出发,轰隆隆驶向郊外,带着它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带着它喷溅着热辣辣汽油味的汽车,带着它的图纸、塔吊、红色打桩机,带着它草莓颜色的公园、超级市场和孤儿院,带着它灯红酒绿的欲望和遮天的尘埃,它的终点难道是破落的乡村墓地?
站在任意一座立交桥下,你都能感受到头顶的钢筋和脚下水泥的颤栗,渐渐地,这种颤栗竟然带动了你整个肉体和内心的颤栗。你逃开的瞬间,迎面的汽车急刹和车窗里伸出的那张因为愤怒而变形的脸,和你一起上演了活生生的马路惊魂。你再顾不得体面,失魂落魄地闯进了另一座熟悉而陌生的建筑。
但在这里,你却再一次迷失了方向。完全相同的格局,完全相同的门和窗户,完全相同的紧张工作着的人们,他们身着相同的服装,脸上带着相同的职业微笑和疲惫。他们都对你摇头,没有人告诉你哪里是出口,你只能没头苍蝇样乱撞,一次次迷失自己。
夜幕降临,无边无际的喧嚣丝毫没有停息的趋势,辉煌的灯火却突然亮起来,窗帘后的灯火也次第亮起来,这个城市眨眼变成了一座烧红的海洋。举头不见星星和明月,低头也不见霜迹和故乡,只有倏忽闪过的车窗里那一排排模糊的面孔,闭目养神的,昏昏欲睡的,也有的为了躲开车窗内外的喧嚣,干脆用耳机把耳朵塞了个严严实实。
比太阳更早起的清洁车里装载着霉变的食物和菜叶,用过的包装纸和垃圾袋,废旧书报、拆开的信函和扔掉的电池、牙膏皮、废灯泡、玻璃瓶、打碎的餐具,一次性输液器和各种颜色的卫生纸。嘀嗒的污液从铁皮缝里溢出来,几只苍蝇兀自岿然不动。我们总是看见一辆辆清洁车满载着这个城市制造的垃圾穿过黎明的寂静飞向郊外。至于清洁车把这些垃圾运到哪里,似乎从没有人问过。但我想肯定是运到城外,城市在不断扩大,清洁车就得越走越远。更多的高楼大厦无可选择地建在了垃圾之上。两座城市之间的村庄已经被夷为平地,一望无际的田园变成了垃圾山,互相支撑、重叠、混杂在一起。
在这座看不见的城市里,你像一粒尘埃一样快乐地活着,在轰隆隆的喧嚣里把满城的灯火烧向灰蒙蒙的天空,把铁甲长龙的清洁车赶向遥远的大海里去。 (选自《散文》2007年第10期)
1.在作者看来,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哪些变化?请分点概括回答。
答:
答案 ①人际关系日渐淡薄。②城市的版域日渐扩大,压缩着农村。③城市人一次又一次迷失了生活的方向。④城市制造的大量垃圾,侵蚀着洁净的乡村。
2.文章在行文之中使用第二人称,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赏析。
答:
答案 面对面交流、促膝谈心式的行文方式,更易于激发读者联系自身生活经历、生活感受来感知文章内容,更易引发共鸣,便于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文章标题为“看不见的城市”,为什么“城市”竟然会让人“看不见”?作者这样说有什么意义?
答:
答案 城市化的盲目发展,让城市在变得繁华、喧嚣的同时,也让人倍感污秽、冷漠;身处这样的环境,只会让人一次又一次地迷失方向。在作者看来,这样的城市就是“看不见的城市”。作者这样说,流露出心中的迷茫和困惑,更蕴含着深深的忧虑之情。
4.文章结尾处画横线的句子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 作者对于安于现实、麻木不仁的现代人有着一种深切的痛惜并包含着少许调侃、委婉批评的复杂情感。
5.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1)简析本文的主题意蕴
(2)简析本文的修辞手法
(3)简析本文的结构形式
答:
答案 (1)本文旨在揭示现代城市高速发展的负面效应。在作者看来,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尽管给人们带来了繁盛的城市生活,但它的负面效应也日渐显现出来。作者选取了现代城市人迷茫、惶惑的心理状况来表现这一深刻的主题。“看不见的城市”,说的是城市规模急剧膨胀,但其形式上却给人千篇一律的感受;更严重的是城市繁忙紧张喧嚣的生活节奏,让现代城市人变得只知道关注自己,而对自己以外的他人、他事、他地漠不关心;微笑已沦为一种职业式的表情,乡村则成为城市的垃圾场。更可悲的是现代城市人对于自己的这种生活状态竟然视为正常,“像一粒尘埃一样快乐地活着”。作者虽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愤激之情,但字里行间深深流露出了自己的忧虑之情。
(2)本文综合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主要是比拟和比喻。在作者的笔下,原本静态不动的城市仿若是一只千手千眼、张牙舞爪的庞然大物,它不断地制造污秽的垃圾、嘈杂的喧响、刺目的光芒。它在迷乱、吞噬现代城市人的同时,也迷失在自己无序的急剧膨胀之中。“一条街从城市的中心出发,轰隆隆驶向郊外,带着它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带着它喷溅着热辣辣汽油味的汽车,带着它的图纸、塔吊、红色打桩机,带着它草莓颜色的公园、超级市场和孤儿院”“夜幕降临,无边无际的喧嚣丝毫没有停息的趋势,辉煌的灯火却突然亮起来,窗帘后的灯光也次第亮起来,这个城市眨眼变成了一座烧红的海洋”“更多的高楼大厦无可选择地建在了垃圾之上”,诸如此类的运用比拟与比喻的修辞句,形象而生动地写出了现代城市让人忧虑的种种现状。
(3)本文标题即是文眼,城市“看不见”,不仅写出城市规模的急剧膨胀和形式上的千篇一律,更写出了现代城市人内心的惶惑与迷茫。文章开头“城市,这头千手千眼的庞然大物正被更大的喧嚣,更辉煌的灯火,越堆越高的垃圾一点点淹没”以高度概括的语句点出题旨。文章中间部分则借助几个细节场景的描写来展示出现代城市让人忧虑的现实情况。这几个场景描写彼此表现为并列关系,具体而生动地展示了城市如何让人“看不见”。最后一段,亦以精辟的语言,呼应开头,揭示导致城市出现这种让人忧心情况的原因。全文在行文上似流水,娓娓道来,随意挥洒,但又不显散漫无序,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写作特征。
二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节 气
许俊文
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增长吧,我对二十四节气越来越在意了。对,在意。春夏的几个节气感觉还好些。秋天就不同了,立秋、处暑、白露、秋分、霜降,像坐滑梯似的,止都止不住;况且它们的手一个比一个凉,表情也一个比一个冷漠、生硬,但又不得不跟着它们一步步地往岁月深处走,哪怕后退半步也是不可能的。走着走着,一场铺天盖地的白霜便突然降临了。
其实,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突然的。但我们还是喜欢用“突然”来表述那些出乎意料的现象。就说惊蛰吧,也不是陡然的一声响雷这么简单。据我多年的观察,惊蛰也有着怀柔的一面,在它到来之前,常常会有几个暄透的好日头,笑容可掬的样子,把藏匿于瓦砾、枯草里星星点点的残雪悄悄消融掉,再把僵硬的泥土弄得酥软了,然后才是一记重雷。
乡村就有这么个好处,它使你觉得这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有根有脉、有因有果的。比如霜降,它的威严是由立秋、处暑、白露、秋分一点一点铺垫起来的,只有当这些“法律程序”走完了之后,它才冷下面孔说“不”。而它一旦说“不”时,就是铁板钉钉的事了。节气就是这样有规矩,也守规矩,该冷的时候冷,该热的时候热,该立的时候立,该废的时候废。然而冷与热,立与废,都使你心服口服。
对于草木、庄稼和一些小生灵,惊蛰是一道关,霜降也是一道关。这两道关,一个主兴,一个主衰,可谓一阴一阳,一魔一道,它们配合得是那么默契!在我看来,惊蛰的那一记霹雳(即使雷神消极怠工,懒洋洋地打个喷嚏),无疑是春天提炼出的一颗灵丹。那些沉睡的草木、庄稼和小生灵们,就着甜丝丝的雨水服下去,嘴巴咂呀咂的,一个个如灵魂附体,仿佛刹那间,一切该醒的都醒了,就连落在房顶瓦沟里的小小草籽也不肯错过机会。此时沉寂已久的村庄和田野,到处眨动着惺忪的小眼睛,到处弥漫着慵懒的呵欠声。
至于霜降,我想它更像是秋天念出的一句黑色的咒语。对,咒语。无论你的家族多么兴旺,也无论你还有多少未尽的心愿,统统收收叠叠搁置起来吧。一语既出,该谢的,得谢,该落的,得落,没有什么好通融和商量的,即使心怀不满与怨恨,也不得不委曲求全,姑且抱着“留得青山在”的态度,暂时蛰伏下来,或者远走他乡吧。
不知你留意过没有,霜降之夜总是出奇的静,有月没月都是一样的静。是那种旷世的大静。是的,大地是该静一静了,天空是该静一静了,草木、庄稼和一切生灵也该静一静了。伫立在霜降之夜无涯的寂静里,呼吸着清冽的空气,我们不难从这大静大美之中,隐隐感悟到天道的伟大。小时候,我和祖父在豆青河畔看管生产队里窑藏的红薯,霜降那天晚上,我半夜起来解手时吓了一跳,乖乖,满地的银霜!当我呲呲呵呵重新回到窝棚时,祖父自言自语地说,落霜了。说着抓起那把小酒壶晃了晃,脖子一仰喝个透干,然后醉眼蒙眬地说:“世上最伟大的,是时令。”我一时没听明白,感到祖父的话有些不可思议。而他显然也没有让我彻底明白的意思。他说,睡吧,到了我这把岁数你就会明白了。
祖父对时令是敬若神明的。他常常因为播种的时间问题与生产队长发生争执。每次他总会说,二十四节气虽然不会张口说话,但它心里比什么都清楚,人是糊弄不了它的。不信你瞧瞧! (选自《散文》,有删改)
1.结合语境,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但又不得不跟着它们一步步地往岁月深处走,哪怕后退半步也是不可能的。
(2)此时沉寂已久的村庄和田野,到处眨动着惺忪的小眼睛,到处弥漫着慵懒的呵欠声。
答:
答案 (1)“岁月深处”反映出人们随着一个个节气的飞速逝去而老去,有一种无可奈何的苍凉之感。
(2)“惺忪”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田野和村庄刚刚复苏的样子;“弥漫”则写范围之广,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突出了惊蛰对大地复苏的巨大作用。
2.第二段、第三段开头分别用了一个议论句。从文章结构和表现主旨两方面,谈谈你对这两个议论句作用的理解。
答:
答案 从结构上说,两个议论句起到了领起下文的作用,引出了对“惊蛰”和“霜降”作用的介绍。从表现文章主旨的角度看,两个议论句强调节气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来去有序,因果相循,为中心思想的表达起到了铺垫作用。
3.文章结尾两段写到了祖父关于霜降和二十四节气的议论,这样写对表现文章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这是突现文章主旨的重要一笔,是作者艺术匠心的重要体现。作者借祖父之口,阐释自然规律乃至一切规律不容违背、不可抗拒的道理。由饱经沧桑的祖父说出,也显得自然妥帖,水到渠成。
4.本文的语言富有特色。请结合实例,概括出不少于两点的语言特色。你喜欢这样的语言风格吗?请简述理由。
答:
答案 本文语言特色可以概括为:①质朴、平实,不事夸饰。例如“春夏的几个节气感觉还好些。秋天就不同了,立秋、处暑、白露、秋分、霜降,像坐滑梯似的,止都止不住……”,又如“不知你留意过没有,霜降之夜,总是出奇的静,有月没月都是一样的静。是那种旷世的大静。是的,大地是该静一静了,天空是该静一静了,草木、庄稼和一切生灵也该静一静了”等句子。②口语化,亲切、自然。例如“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增长吧,我对二十四节气越来越在意了。对,在意”,又如“至于霜降,我想它更像是秋天念出的一句黑色的咒语。对,咒语。无论你的家族多么兴旺,也无论你还有多少未尽的心愿,统统收收叠叠搁置起来吧。一语既出,该谢的,得谢,该落的,得落,没有什么好通融和商量的”等句子。
喜欢本文语言的理由:①本文的语言风格朴素自然,有清新平实之美。②本文的语言风格和表现对象和谐一致。(言之成理即可)
5.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1)简析本文的修辞特色
(2)简析本文主旨的表现手法
(3)简析本文的结构特征
答:
答案 (1)本文多处运用了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像坐滑梯似的……,……况且它们的手一个比一个凉,表情也一个比一个冷漠、生硬”,一个句子中,兼用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将节气飞去、岁月飞逝的无奈、苍凉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你的家族多么兴旺,也无论你还有多少未尽的心愿……没有什么好通融和商量的……暂时蛰伏下来,或者远走他乡吧”用拟人手法将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性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2)本文通过作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节气的逐步感悟,表现了要遵循自然规律的主旨。文章在第二段和第三段段首分别用了一个议论句,强调节气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来去有序、因果相偱,在结尾处又用祖父的话阐释了自然规律的不可违背性。全文时时点题、处处点题,主旨既渗透于每一个细节中,又形成于文章结构的整体中。
(3)本文作者对结构的安排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匠心独运。特别是在结尾部分卒章显志,借祖父之口道出了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道理,显得自然妥帖。
二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跳出手掌心
王小波
C.P.斯诺的《两种文化》把知识分子分成了科学知识分子和文学(人文)知识分子两类,而且说,有两种文化,一种是科学文化,一种是文学(人文)文化。我以为创造了这两种文化的活动——人类的思索,才真正是人类前途之所系。思索是一道大门,通向现世上没有的东西,通到现在人类想不到的地方。
科学知识分子很容易把自己的工作看做超越人类的事业,但人文知识分子就很难想到这一点。就以文学艺术为例,我们这里要求它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甚至要求它对现世的人有益,弘扬民族文化等等,这样就越说越小了。诚然,文学艺术等等,要为现世的人所欣赏,但也不仅限于此。莎士比亚的戏现在还在演,将来也要演。你从莎翁在世时的英国的角度出发,绝想像不到会有这样的事。
倘若我说,科学知识分子比人文知识分子人品高尚,肯定是不对的。科学知识分子里也有卑鄙之徒,比方说,倘若前苏联科学家李森科不值得尊敬,李森科所从事的事业——生物学——依旧值得尊重。在科学上,有错误的学说,没有卑鄙的学说;就是李森科这样卑鄙的人为生物学所做的工作也不能说是卑鄙的行径。这样的道德标准显然不能适用于现在中国的艺术论坛,不信你就看看别人是怎样评论贾平凹先生的《废都》的。贾先生写了一部《废都》,就如某位大嫂穿了旗袍出门,我们不但要说衣服不好看,还要想想她的动机是什么,是不是想要勾引谁。当然,假如我说现在中国对文艺只有这样一种标准,那就是恶毒的诽谤。杜拉斯的《情人》问世不久,一下就出了四种译本(包括台湾的译本),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国内尚未见到,好评就不绝于耳。我们说,这些将是传世之作,那就不是用现世的标准、道德的标准来评判的。这种标准从来不用之于中国人。
在文学艺术及其他人文的领域之内,国人的确是在使用一种双重标准,那就是对外国人的作品,用艺术或科学的标准来审评;而对中国人的作品,则用道德的标准来审评,因此我们的文化事业最主要的内容不是它的成就,而是它的界限;此种界限为大家所认同,谁敢越界就要被群起而攻之。我要说的是,这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很是
不利。
我认为,当我们认真地评价艺术时,所用的标准和科学上的标准有共通之处,那就是不依据现世的利害得失,只论其对不对(科学)、美不美(艺术)。用这样的标准来度量,小说家力图写出一本前所未有的书,正如科学家力图做出发现,是值得赞美的事。当然,还有别的标准,那就是念念不忘自己是个人,家住某某胡同某某号,周围有三姑六婆,应该循规蹈矩地过一生,倘有余力,就该发大财,当大官,让别人说你好。这后一种标准是个人幸福之所系,自然不可忘记,但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前一种标准也该记住一些。
保存在文化遗产里的智慧让人尊敬,而活人头脑里的智慧更让人抱有无限的期望。智慧永远指向虚无之境,从虚无中生出知识和美;而不是死死盯住现时、现事和现在的人。我认为,把智慧的范围限定在某个小圈子里,换言之,限定在一时、一地、一些人、一种文化传统这样一种界限之内是不对的;因为假如智慧是为了产生、生产或发现现在没有的东西,那么前述的界限就不应当存在。不幸的是,中国最重大的文化遗产,正是这样一种界限,就像如来佛的手掌一样,谁也跳不出来;而现代的主流文化却诞生在西方。
在中国做知识分子,有一种传统的模式,可能是孔孟,也可能是程朱传下来的,那就是自己先去做个循规蹈矩的人,做出了模样,做出了乐趣,再去管别人。如此一种学堂开办数千年来,总是同一些知识在其中循环,并未产生一种面向未来、超越人类的文化,只产生了一个极沉重的传统,无数的聪明才智被白白消磨掉。
总之,说到知识分子的职责,我认为还有一种传统可循:那就是面向未来,取得成就。古往今来的一切大智者无不是这样做的。这两种知识分子的形象可以这样分界,前一种一世的修为,是要做个如来佛,让别人永世跳不出他的手掌心;后一种是想在一生一世之中,只要能跳出别人的手掌心就满意了。我想说的就是,希望大家都做后一种知识分子,因为不管是谁的手掌心,都太小了。 (文章有删节)
1.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二段中“文学艺术等等,要为现世的人所欣赏,但也不仅限于此”的含意。
答:
答案 作者认为文学艺术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要求它对现世的人有益,弘扬民族文化等固然不错,但还应该像科学知识分子那样把自己的工作看做超越人类的事业。
2.作者在文章中列举对贾平凹《废都》的评论是想说明什么问题?
答:
答案 文章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文学艺术与科学一样“有错误的学说,没有卑鄙的学说”,从而批评了某些评论者对贾平凹的《废都》的评论不是就作品评作品,而是通过评价作品去对作者说长论短的现象。
3.文章说“在文学艺术及其他人文的领域之内,国人的确是在使用一种双重标准”,“双重标准”是什么?作者对“双重标准”各持怎样的态度?
答:
答案 “双重标准”是指对外国人的作品,用艺术或科学的标准来审评;而对中国人的作品,则用道德的标准来审评。作者认为国人对外国作品所用的“标准”是正确的,但对于对中国作品却以“道德”为界限作为标准是持否定态度的,认为这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很是不利。
4.“在中国做知识分子,有一种传统的模式”和“说到知识分子的职责,我认为还有一种传统可循”中的“传统”
内涵一样吗?为什么?
答:
答案 不一样。前者是指中国知识分子自己先去做个循规蹈矩的人,再去管别人。这只能产生极沉重的传统,无数的聪明才智不能有所创造,只能被白白消磨掉。后者是指面向未来,去开拓创造,跳出前人的“手掌心”而取得成就。
5.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1)向没有读过本文的人概括介绍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本文有大量引用事例的地方,请任选三个说明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3)分析本文开篇与结尾的特点
答:
答案 (1)王小波在《跳出手掌心》这篇文章中,从C.P.斯诺的《两种文化》引出了关于科学文化与文学文化的评价标准的话题。作者认为,中国人在作品评价中有两个标准,对外国作品用科学或艺术的标准给予评价,对中国作品则用道德标准给予评价。而作者认为,认真地评价艺术时,所用的标准和科学上的标准有共通之处,那就是不依据现世的利害得失,只论其对不对(科学)、美不美(艺术)。同时,作者批判了中国传统模式的知识分子,认为这样的知识分子只能使一些知识在其中循环,并未产生一种面向未来、超越人类的文化,只产生了一个极沉重的传统,无数的聪明才智被白白消磨掉。从而向中国知识分子提出了要跳出传统的“手掌心”,要面向未来的职责。
(2)①在第二段,作者写了莎士比亚的戏现在还在演,将来也要演,为的是说明不只是科学文化是超越人类的文化,文学也不只是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单单传承本民族文化,也是可以超越民族与人类的。②在第三段,作者写了前苏联科学家李森科,说他本人是一个卑鄙的人,但是他所从事的事业——生物学——依旧值得尊重。由此说明,在科学上,有错误的学说,但没有卑鄙的学说,对于科学与文学都不应该用道德的标准去评价。③在第三段,作者还写到杜拉斯的《情人》问世不久,中国一下就出了四种译本(包括台湾的译本),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国内尚未见到,好评就不绝于耳。以此两个事例引出下一个论点:对外国人的作品,用艺术或科学的标准来审评;而对中国人的作品,则用道德的标准来审评。
(3)写文章讲究凤头豹尾。此文的开篇,把C.P.斯诺的《两种文化》一书中,将知识分子分成了科学知识分子和文学(人文)知识分子两类,而且说,有两种文化,一种是科学文化,一种是文学(人文)文化的观点,作为引子,引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创造了这两种文化的活动——人类的思索,才真正是人类前途之所系。”由此引发开去,生发出更深层的思考。这种开篇方法,不但使文章有委婉的美感,还可以使作者的思想观点有依有据,让读者从中看到作者的思维过程。此文的结尾处,卒章显志,明确指出了全文的主题思想:知识分子的职责,就是面向未来,取得成就。并倡导中国的知识分子要能跳出道德的“手掌心”。这是说理性文章常用的结尾方法,尤其是在篇幅较大的文章里,在文末作全文思想内容的总结,能强化主题,给读者更清晰的思想观点,使其有更深刻的感悟。
二十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高昌的呼唤
贤 雕
当音箱吟唱的轻音乐从现代化的过道像梦一样消逝,毛驴车的铃声又唤醒我正在进入遥远的历史。突然,一阵悠长的声浪从废墟中向着我们扑来,既有松涛的气势,又带着一股凄凉;既有洪钟的雄浑,又夹杂不尽的悲切。我四顾搜寻,不见一点声源;驻足静听,又似处处有声。一时间,我感到这声音如从地底冒出来一般,让我无从判断从何方而来,更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声音。我一脸惊诧与茫然,甚至蒙上几许恐怖与颤栗。
古老生出神奇,神奇引人探究。这就是高昌古城遗址,这就是俄国考古学家雷格尔谓之惊叹“罗马城市一样的废墟”的高昌遗址,一座把繁华埋在了地下的都城。虽然,昔日的辉煌没有了,换来的是天南地北、不同人种、不同装束、操着不同语音凭吊古人、瞻仰遗迹的游人,但那高耸的城墙依然像一个垂垂老者在述说年轻时的威风与时尚。
高昌古城外城西南有一大型寺院,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内城环绕王宫,王宫的宫墙全已倒塌,但其规模的宏大仍可见一斑。千年高昌就这样一个朝代一块砖地垒叠起来,也就是这些生土砖坯垒起了它的繁华,垒起了它的宏伟,也垒起了它的鼎盛。站在这片废墟上,似可听见高昌鼓乐响起,独特的旋律和强劲的鼓声撼人心魄,舞女们在旋律中扭动腰肢,千娇百媚,只可惜歌舞升平的日子并未长久持续。
庞贝古城毁于地震的灾难中;楼兰古城湮灭于风沙的肆虐中;高昌古城则毁败在人类自己的残杀中,而且,这种人类自相残杀对于人类文明的毁灭有时远胜于大自然造成的惨景。希特勒法西斯对欧洲的践踏,日本侵略者在亚洲犯下的罪行不就远胜于太平洋的海啸么?
可怕的是人类还没有认真地反省自己,那个“9.11”事件死难者的尸骨还是热的,那个伊拉克被炮火炸成伤残的儿童的悲泣声还响在耳边,而那些只为了自己痛快的刽子手们却还在步其后尘,企图让更多的无辜者葬身瓦砾,化为灰烬。我不敢继续往下想,那惨象实在太让人心碎。
我从另一条壕沟,不,是另一条街道返回,毛驴车轮下又扬起漫天黄尘,让我不得不闭上眼睛。黄尘究竟想遮挡什么呢?是遮盖战争的罪过,还是遮盖人们的愤慨,这一切能遮掩得住吗?那奇怪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而且似乎更加恐怖,让人心悸。我问赶车人,这声音从何而来。他告诉我,有人说,这声音是戈壁上的大风从如林的残壁中刮过时发出的,但陪同的朋友告诉我,周围的人们说这声音多少年来就已耳闻,从来没有间断过。当地老人们传得更玄,说这是高昌国冤魂怨鬼的哀嚎与呼唤。我不信鬼神,但此刻我却相信,这奇怪的声音真是那些做鬼也没有留住手脚或头颅的高昌人从遥远、古老的城巷里喊出来的;是从我周围的断垣残壁的洞穴里喊出来的,所以才具有如此强烈的穿透力,让我的胸膛一阵阵震颤。他们哀嚎什么?呼唤什么呢?我想, 。坐在驴车上的我也禁不住狂吼起来。我知道,我的声音太小,太弱,但是,我还忍不住继续狂吼,我渴望我的声音能在这一望无际的戈壁上回旋,与那些风沙中的千年灵魂碰撞。
身后,那声音还在高一阵低一阵地传来,而且越传越远。(选自2007年第六期《文学界(B版)》,有删改)
1.文章开头就写“驻足静听,又似处处有声”,“我感到这声音如从地底冒出来一般”,结合全文分析这种声音是
什么声音?作用是什么?
答:
答案 这声音是高昌人对和平的呼唤之声,对自相残杀的控诉之声。作用是引起下文,为全文提供行文线索。
2.请谈谈你对画线语句在文中含意的理解。
答:
答案 作者为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生命呐喊,也许这种呐喊的力量不够,号召力太小,但是强烈的感情激发作
者必须去为高昌的冤魂呐喊,为和平呐喊,为和谐呐喊。
3.文章第六段省略了一句话,请根据文意将它补出来。
他们哀嚎什么?呼唤什么呢?我想,
答案 他们是在倾诉自己的不幸,在呼唤和平、和谐,告诫今人或后人,只有和平、和谐,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大自然赐予的美好才能传之久远。
4.结尾一段作者再一次提到声音,请简要分析表达效果。
答:
答案 呼应开头,升华主旨。给读者创设一种情境,唤起人们对战争的思考,对和平的呼唤。
5.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1)简析本文的主要修辞手法
(2)简析本文的结构特征
答:
答案 (1)反问、设问的修辞手法。“希特勒法西斯对欧洲的践踏,日本侵略者在亚洲犯下的罪行不就远胜于太平洋的海啸么?”反问的修辞手法发人深省,愤怒的质问揭示出法西斯的残暴。“黄尘究竟想遮挡什么呢?是遮盖战争的罪过,还是遮盖人们的愤慨,这一切能遮掩得住吗?”设问兼反问,问中有问,使人深思。
(2)①线索贯穿,全文线索明显,全文紧扣声音,文章开头写“突然,一阵悠长的声浪从废墟中向着我们扑来”,中间写“伊拉克被炮火炸成伤残的儿童的悲泣声还响在耳边”,结尾处写道“身后,那声音还在高一阵低一阵地传来,而且越传越远”,声音是全文的线索,也是全文的总纲,始终贯穿于全文。
②全文前后呼应,给读者留下想像的余地,余味无穷。文章开头说“我四顾搜寻,不见一点声源;驻足静听,又似处处有声。一时间,我感到这声音如从地底冒出来一般,让我无从判断从何方而来,更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声音”。结尾写“身后,那声音还在高一阵低一阵地传来,而且越传越远”。各个部分也有呼应之处,前后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二十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不需注释的生命
祝 勇
曾经觉得,注释是那般重要。红尘素居,碌碌诸事中,有的时候,我们是那么地需要一些注释,不论是注
释自己,还是注释周围的人,注释整个世界。
孩提时我们总是缠着妈妈问十万个为什么,就是在寻求着世界的注解。而当妈妈坐在我们的睡榻旁,安详
地为我们一一作了解答, 我们才能心满意足地带着一丝微笑睡去。
诗人以“离人心上秋”来注释“愁”,以“黄鸡紫蟹堪携酒,红树青山好放船”来注释“乐”,以“秋风吹
不尽,总是玉关情”来注释“思”,以“一叫千回首,天高不为闻”来注释“痛”,而我们在一个春天芳香的夜晚开始伏案写下的日记,亦是对自己生命的注释啊!
我们已经习惯于给自己的生命一个解释。我们汲取知识,是因为我们需要聪慧的大脑;我们锻炼身体,是因为世界等着我们去创造;我们种花莳草,是因为它们的枝脉可以染绿我们的心灵;我们夜夜做梦,是因为我们瑰丽的幻想在夜晚也要接力奔跑……
而每当做错一件事情,我们又总是百般地想给对方一个解释,通过对自己行为的注解,来赢得一点点的谅解,以及内心的安宁。
可是啊,我亲爱的朋友,有的时候,我们是不需要注释的,不论是我们的思想,还是我们的行为。沉默中,心有灵犀的人自能心领神会,而心律不同者即便你费尽口舌他仍会恍然不知。
相传世尊一日在灵山会上,拈一枝金婆罗花示众。时众皆默然,不得其要领,只有迦叶尊者破颜而笑,于是佛祖便将其“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传给了迦叶。禅宗《无门关》第六则记载的这段“拈花一笑”的著名公案,是那么地令人心动。而目不识丁的六祖慧能一听无尽藏比丘尼诵念《大磐经》便知其中妙义的故事,亦是那样传神。
禅宗讲求“不立文字”,“以心传心”,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需彼此注释而“心有灵犀一点通”,该是一个多么动人的境界啊!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没必要诠释自己;管宁割席与友断交,亦毋须多言一句。最钦佩古时话本里那些特立独行,从不多言的英雄。大漠孤烟,夜黑风高,他们或杀身取义,或拔刀助友,绝不多说一句,从来不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加上一段长长的注解。待血迹擦干,宝剑入鞘,是朋友,自会相视一笑。好汉武松本可不上景阳冈的,可他偏向虎山行;刺配二千里外的孟州,一路上本有机会逃跑,可他宁肯将松下的木枷重新带上,把封皮贴上,一步步自投孟州而来……不解者,百思不解;知其心者,自会竖起拇指,由衷地叫一声“好!”
还有爱情,自古以来就令人“辗转反侧,寤寐思服”的爱情,更是不需要注解,也没有注解的。就像一首歌中唱的:“爱,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像你,注定跟我走。”我读书时曾结识一位从意大利米兰来中国留学的小姐,她在意大利学习了四年中国历史,又到中国研究古典文学,能写精美的绝句,曾令我惊叹不已。多年以后,我看电视,才知道她嫁给了大学的一位锅炉工。记者问她为什么嫁给一位中国的锅炉工,我就觉得这是一个愚蠢的问题。没有为什么。“不要问,不要说,一切尽在不言中。”屏幕上她为专心读书的丈夫扇扇子的情景,令我万分感慨。想起征婚广告中那么多比工程设计还要精确的择偶要求,我真的怀疑这样是否可以寻到真正的爱情。
言传是必要的,可意会却是更高的境界。当我们温柔相对,让我们什么都别说,因为一切的解释,一切的评说,都有可能使我们之间的那汪意境褪色……
1.作者述说“不需注释的生命”,为什么要从“我们是那么地需要一些注释”写起?
答:
答案 领起第二段至第五段内容;从人们“需要注释”的日常生活现象说起,为下文的转折作铺垫;这样写入题自然,体现思辨色彩。(意思对即可)
2.结合原文,针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
(1)“我们在一个春天芳香的夜晚开始伏案写下的日记,亦是对自己生命的注释啊!”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答:
(2)作者为什么说“我们已经习惯于给自己的生命一个解释”?
答:
答案 (1)日记记载了自我灵魂的轨迹,是对自我生命行为的真情诠释。(意思对即可)
(2)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于为自己的任何行为找出一个理由,说出一个“为什么”。(意思对即可)
3.文章在第十段说明“爱情,更是不需要注解,也没有注解的”观点时,为什么以一位从意大利米兰来中国留学的小姐的婚嫁为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答案 (1)这一外国事例与上文述说的中国的生活现象相呼应,共同构成“古今中外”的“立体述说式”,具
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2)阐释“还有爱情……也没有注解的”,这样写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从全文看,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你同意这种生活态度吗?为什么?
答:
答案 作者的生活态度是:人和人之间的交往重要的是心灵的相通,意会是比言传更高一层的意境;生命不需注释。
(1)同意。不需注释的生命倡导的是生命和的艺术的更高境界,这是在艺术精神层面上的深思:言有尽而意无穷,以有限去表达无限,永远也不可能“言尽意”。其实,生活和艺术都需要更多的可意会的境界。
(2)不同意。人们在交际、交往中难免误解,有了误解就需解释(当解释时就解释),这样才能及时消解误会,赢得谅解,以及内心的安宁。
二十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年 味
北 塬
①记忆中的年味总是伴随着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年货逐渐变浓变稠的,那些在当时看起来十分诱人的年货也是随着年关的一天天临近而逐渐增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记忆中的年味是留在舌苔上,在这个年味越来越淡的年代,我开始怀念并细细咀嚼关于年的一些零碎记忆,而惟有留在舌苔上的记忆是丰厚而绵长的。
②小时候,总是盼着过年的,那是蓄积了一年最热切的盼望。我常常能忆起这样一句话:腊月二十三,过年丢(剩)七天。过了二十三,房屋要彻底清扫一遍,手巧的姑娘媳妇着手剪窗花,剪各色各式的,贴在木格窗户上,有人物、有风景、有反映农村生活的,也有抽象夸张的……村里人要送灶神,腊月二十三这天晚上,泡上一杯清茶,在自家的场心处把灶神送上天,据说灶神是回去转娘家,一年当中,只有七天的时间,七天以后,也就是大年三十晚上,她又得回来陪这一家人一起过年。村里人总会香火不断地烧上三天,既要给已逝的先人烧香,还要给灶神、天神、喜神、财神们烧香。总之,过年了,什么都可以忘,什么都可以省,惟独香表不能忘也不能省,忘了香表就等于忘了自己的先人,更重要的是,恐怕要得罪众神。
③我对过年的全部记忆是从一身崭新的衣服开始的。只有过年了,我才能堂而皇之地向父亲要一身新衣服,而父亲往往在这个时候是极其慷慨和大方的。他甚至提前就准备好了做衣服的料子,尽管那些布料可能是他赶场时买的便宜货,但做成新衣服,穿在身上感觉还是很洋气的。特别是上衣的四个兜,上面的两个兜能别好几支笔,而下面两个兜,就不愁挣的洋糖装不下了。那个时候,撑得鼓鼓的两兜糖才是最值得炫耀和满足的了。所以,在过去,糖的真正味道反而淡忘了,那种本质的甜好像不是留给嘴里的倒像是留给两个大衣兜的。
④小时候,盼着穿新衣服比盼着过年更让人心焦和难熬的了。其实,当时对过年最直接的理解就是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虽然一身衣服从量身订做到缝成前后要试好几遍,但总感觉年前这新衣服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直到过年了,穿上身再不舍得脱下。大年三十晚上要坐夜,要一直坐到天亮不能睡觉,也不能犯困。我遵循这样的习惯,反正有新衣服穿,还有一串鞭炮,鞭炮不能一下就点着了,那样第二天手就得闲着,只好拆开一个一个地放,小鞭炮的声音倒是挺响,胆小一点的还得把耳朵捂上,炸一声身子也跟着晃动一下。
⑤三十晚上不想睡觉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厨房里不断飘出的肉香味,肉要等到吃过晚饭了才能入锅。村里人无论家境如何,大年三十都得煮一锅肉。我兄妹多,母亲就将肉全部剁成小块,往往肉要煮到很晚,这是需要很大耐心的。我借故在院里放鞭炮,总会隔着厨房的纸窗户偷偷闻上那么几下,那锅里像聚集了一年中所有的香气。
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过年的认识渐渐发生着变化,我的压岁钱也由原来的几毛变成几块、十几块,所以,我还是希望一年的周期变短变快一点。不仅如此,过年了,我不再只奢望一身新衣服。过去只在过年时穿的新衣服,平日里上学或者干活我都能舍得穿在身上了。在我的潜意识里,我家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富足了。有人说,年关,年关,是这一年中的一个坎,一个关。因为在过去,佃农们没有自己的土地,只能靠租种地主的土地维持生计。每年的年三十,地主就开始挨家挨户地收取租金。往往有的佃农一年的收成还不够交地主租金的,年自然不好过了。
⑦关于年的来历有一段传说,据说年是一种动物,年三十这天,它就会窜进村子,吃掉或抢去村人的食物和物品,所以,人们敲锣打鼓就是为了吓跑年。年被吓跑了,村里人的食物和物品保住了。锣鼓声却没有停下来,过年了,村里人总会聚在一起,敲锣打鼓,小孩扭起了秧歌,小伙舞起了狮子,俊姑娘顶起了彩船,老人喊起了揖称……一个村子的社火就这样浩浩荡荡出发了。
⑧前些年离开了村子,在一个小城生活。平时很少有回家的机会,过年了,倒是急切切地想赶回去。想利用过年的当儿陪父母说说话,想到村口转悠转悠,想遇到几个熟人随便唠几句,想到亲戚邻里走动走动。回到家里,父母便开始不停地忙活,几次想开口,酒菜全摆上桌时,我开始不知道说什么好,父母一个劲地夹菜,我一个劲地扒菜,好久都没有吃父母烧的菜了。
⑨吃完饭到村口转悠,我遇到了自己一起玩大的铁杆阿壮,本想天南地北地聊上一通,不想刚见面,他就恭恭敬敬地递上一根烟,我点上,然后我掏出烟递给他一根,他双手接住,慢慢顶在嘴上。还是要当城里人,瞧瞧这烟,名牌的。他开始向几名抱孩子的妇女炫耀起来,我知道那中间有一位是他的媳妇。
⑩突然就没有了转悠的兴致,索性呆在家里。如今,农村也像城市开始变得越来越拥挤。可不知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了。这个年,我只好呆在家里,我想,这年比往年又是冷清很多,可能有很多人和我一样,不是不想出去,只是见了面,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二○○七年三月五日
1.文章第①段中说“惟有留在舌苔上的记忆是丰厚而绵长的”,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
括文章都写了哪些关于年的回忆?
答:
答案 引起下文。扫房屋,剪窗花,送灶神,烧香火,穿新衣,等肉吃,放鞭炮。
2.文中画线的句子若替换成下面的句子,哪一个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小孩扭起了秧歌,老人喊起了揖称;小伙舞起了狮子,俊姑娘顶起了彩船。
答:
答案 修改后的句子表达要好些,因为“小孩”和“老人”相对,“小伙”和“姑娘”相对,表达流畅自然,
读起来也朗朗上口。而原句则显得有点乱。
3.文章结尾部分写到“和父母吃饭”“和阿壮互敬烟”两事,这其中包含了怎样的感情?有何作用?
答:
答案 “我”回到家乡就是为了追寻那久违的年味,但和父母没有太多话说,和幼时的好友也产生隔阂,这使
“我”很失望。这些正引起结尾所发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的感叹,呼应开头,使整个文章立意
升华。
4.请你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答:
答案 最后一段呼应文章的开头,以如今这种“只好呆在家里”与开头“年味越来越淡”相呼应,紧扣文章的
题目“年味”。从内容上来看,更是深切地表达一种失落之情,原本就已感到年味越来越淡才去寻找年味的,
结果却更加失望,这使本文“年味”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二十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面 子
孙智慧
可怜天下父母心!城里的教学质量好,发了财的张生就打算把儿子送到城里读书。不久前,他的一个叔伯姐姐捎信来,说城里有套住房空着,让他先给看着,出租费好商量。张生高兴坏了,正打瞌睡呢,扔过来一个枕头。更何况,平日里都是他有事求这个姐姐,现在这个姐姐居然也求到自己的头上了,总算把丢的面子拾回来了。
他姐姐的住房位于市中心的繁华地带,二楼,100多平方米。张生搬进来后,每天除了做些小生意就是接送儿子上下学。
时间一长,等他了解了居住的环境后,却生出一种自卑感。原来这是一个“干部楼”,住的都是干部,官衔倒是都不大,净是一些厂里的科长、局里的主任之类,和他这个平民百姓一比,把他从他姐姐那儿拾起来的面子重又给弄得荡然无存,这明显是低人一等嘛。张生看到别人的笑脸就感到了尴尬,感到了无比的羞愧。
这天,他接儿子放学回家,走到胡同口走不动了,胡同口围满了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张生驮着儿子挤进里边看热闹,仔细一听,明白了。他楼上的一个邻居正和两名警察争论不休,警察要看他的驾驶证,那位邻居死活不让看,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办理。眼下,市里正在创“三优”,对交通秩序检查得紧。围观的人越聚越多,那邻居更抹不开面子了,和两名警察吵得脸红脖子粗。这时,张生的儿子跟张生要手机,说我给我同学打个电话。他儿子“滴滴”按了一通,喂,杨志的爸爸吗?我找杨志。啊,杨志,没走远,好啊,我这儿出了点麻烦,能不能让你爸爸过来一趟。没多大工夫,一辆小面包车驶来,车身上写着“公安”俩字。从车上下来那个叫杨志的同学,来到张生的儿子面前,毕恭毕敬地问:班长,啥事?张生的儿子指了指那邻居,说我叔叔遇上了麻烦,想让你爸爸帮帮忙。那小子的爸爸径直走到那两名警察面前,低声耳语几句,两名警察放了行。一旁的张生看得呆了,行啊,臭小子,你也会来这一套了,不过,也给我长了面子。儿子不屑地撇撇嘴:我同学的爸爸是个大队长,我们班找他办事的多着呢。
这下,张生住的楼上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都没想到楼里还住着个神通广大的人哩。再有人看着张生笑,张生就不再感到尴尬了,他看出大家都带了一种羡慕的表情。儿子能在班上当班长,他爹能差到哪儿去?这么个小芝麻官竟然也能办到大人都办不了的事呢!张生更得意了,他不失时机地宣传他儿子,大家也都把他当成了个人物,张生感到和邻里的关系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这天,他又去学校门口接儿子。刚要扭身离去,又看见两名警察拦住一个骑摩托的人。张生觉得这人很面熟,就起了见义勇为之心,儿子在旁边,那位同学肯定还没走远,一个电话打过去,问题就解决了。他拉着儿子往跟前凑,走到近前,他儿子倏地像骡子受惊了似的向他身后撤。干什么,你给老爸露脸的时候到了。张生呵斥儿子。他儿子却使了吃奶的劲把他拽到一边,说,那是我老师,我都听到她给我的那位同学他爸打电话了,谁稀罕咱帮忙?张生的脸一下子红了,继而有些怏怏不乐,嘟囔着:怪不得我看着有些面熟呢!
(选自《北京文学》,有删节)
1.张生这个人物形象主要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 张生最主要的性格特点是爱面子。平时姐姐帮助他,他认为是丢了面子;姐姐有求于他,他认为是拾回
了面子。看到同住一栋楼的人的地位比自己高,就感到无比羞愧,没有面子了;儿子一个电话解了邻居的围,
便认为是儿子给自己挣了面子。第二次想让儿子再露露脸,却没有露成,就怏怏不乐。总之,张生是为面子而
活着,不管这面子该不该挣。
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正打瞌睡呢,扔过来一个枕头。
答:
(2)张生觉得这人很面熟,就起了见义勇为之心。
答:
答案 (1)正好需要(或非常及时)。(2)张生想借儿子露露脸给熟人看,为自己再一次挣个面子。
3.文章第四段,作者是怎样通过场面描写来烘托张生的儿子这个人物形象的?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
答案 一是通过一邻居与警察的争吵来烘托张生的儿子,面对警察看驾驶证的要求,邻居只能与警察由争论到
吵得脸红脖子粗。二是通过围观的人来烘托张生的儿子,越聚越多的观众面对这场争执却无能为力。三是通过
张生来烘托其儿子,张生只是驮着儿子挤进去看热闹,根本就没有想到有能力去帮助邻居解决这场争执,这时
只见张生的儿子给同学打了一个电话,就请来一位公安局大队长,把一场争吵化为乌有。一个“小大能人”的
形象,就在这众人的烘托下凸显出来了。
这样写的作用是借“小大能人”的形象对社会上存在的“为了不应有的‘面子’却丢失了应有的‘面子’
(原则)的现象”进行辛辣的讽刺。
4.文章最后写“张生的脸一下子红了,继而有些怏怏不乐”,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 张生在老师直接给儿子的同学的父亲打电话的情况下,又一次感到失去了面子,作者以此给像张生这样
一生就为所谓的面子而活的人以辛辣的讽刺:死要面子,最终还是会失去面子。从而突出了主旨。
二十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永远的母亲
北方的季节,说变就变。好像时令就是命令,万物都违抗不得。春天到了,再坚硬的土地也得按时返青;秋天走了,再蓬勃的树叶也得屈尊枯萎。这是老天定下的时刻表,即使在这个弹丸小镇上。它仍然被一丝不苟地执行着。
振青嫂紧了紧身上的旧毛衣,使劲搓搓手,重新操起扫帚,一下下地扫过去。冬天越近,土地就越显得干硬,扫帚划过,响起刺耳的“咝啦”声,振青嫂的手也一阵阵干冷地疼痛。她只能把扫帚握得更紧,仿佛那是她的命一般。
其实,这把扫帚也的确是她的命,就像她身上这件脱了线退了颜色的旧毛衣是她惟一的外套一样。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七年。而七年前,她还是一个面庞红润的少妇,一个温婉朴实的母亲。只是后来,与她同来城里打工的丈夫弄丢了孩子,于是她失去了自己惟一尊贵的身份——母亲。她的亲亲的儿子豆豆,那时才只有五岁呢。
“找不到孩子,我就死在这儿!”每次回想这句话,振青嫂都觉得自己是一个无比坚强的女人,就像扫帚下枯黄的叶片,干瘪苦涩但筋骨嶙峋。
现在,一个胖墩墩的小男孩跑到她面前,打扰了她的回忆。小男孩有五岁左右,这让振青嫂想起了自己的心头肉,她忍不住暗地里比较:脸盘有点像,都是圆圆的,个头、胖瘦也差不多。不过,豆豆是双眼皮,比眼前这一个要漂亮些,而且,豆豆一边一个小虎牙,没有比他更惹人疼的孩子了。这样想过之后。振青嫂心中竟然略觉安慰。但是,既而她就想起;豆豆离开她已经七年多了。她不禁又将目光投向那个小男孩,这一次,他越看越像小豆豆了。
“豆豆——”振青嫂伸出手去。其实,几年来,她已经习惯于管所有的小孩子叫豆豆。可眼前的孩子显然被这个陌生人吓着了,小嘴一撇,就跑开了。振青嫂叹口气,这种情景她也早就习惯了,岂止孩子如此,这里的大人,哪一个不是经常对她指指点点,有时还甩下一句“神经有问题”,好像丢了孩子并非她的不幸,而是她的罪孽。当然,如果振青嫂有文化,如果她也读过鲁迅的话,她也许会知道,我们中国人是善于淡化悲剧的,尤其是淡化别人的悲剧。
小男孩穿着鲜红的羽绒服,像一团小火球在马路牙子附近滚来滚去。振青嫂很想掉过头专心扫地,可那个可爱的身影像钉在了脑子里,一再吸引她的目光。于是,振青嫂又紧了紧毛衣,想到自己初为人母时的兴奋和紧张,焦虑和不安,这让她心里有些酸涩。仅仅是酸涩而已,也许她已在痛苦中浸泡太久,只能体会出除痛苦以外的感觉了。
也许这个平凡的下午注定要爆发一场灾难,当一辆重型卡车向小男孩驶去时,振青嫂头发倏地竖了起来,浑身酸麻,像要散架一样。而这个胖宝宝显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直到他被一记扫帚扫到三米开外,直到那个让他害怕的女人倒在车轮下。他才看着地上那一滩暗红的血,“哇”地哭了出来,而他哭的原因,可能是刚才摔倒时伤了自己的膝盖。
振青嫂仰面朝天地躺着,突然发现小镇的天空其实很蓝很蓝,而且并不像她想像中那么瘦狭,也许她平时只顾低头看地,却忽略了原来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天空。现在,躺在地上,她在剧烈的疼痛中感到久违的舒适。围在她身边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逐渐扩大的脸……
“没想到这个女人还挺勇敢!”
“哪儿啊,她肯定把孩子看成自己丢的那个了。”
“可她的孩子,少说也有十二岁了呀。”
“要不怎么说,她脑筋还是不清楚……”
“唉,啥人啥命,这样去了,也算她的造化。”
振青嫂突然觉出自己的伟大了,这些所谓的城里人,哪里懂她的心思,他们只知道毛衣旧了要买新的,却不知道良心旧了就永远难以洗净。
而她,现在终于躺倒在自己扫了七年的干干净净的大街上,在蓝天白云下尽情地想念她的豆豆。也许孩子在另一个世界等她,在那个世界里,她有一所房子,她可以在厨房里煮汤、煎鸡蛋,在客厅里看电视、织毛衣,一定要织两件,一件给自己,一件给她的豆豆……
1.请简要分析文章前两段中隐含的自然环境描写的特点及其作用。
答:
答案 特点:冷清、萧索。作用:①奠定了冷漠、低沉的感情基调;②为人物活动提供典型环境,烘托其不幸遭遇及坚强性格,为下文悲剧的发生作铺垫。
2.联系全文谈谈你对下面这两句话的理解。
(1)“也许她平时只顾低头看地,却忽略了原来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天空。”
答:
(2)“他们只知道毛衣旧了要买新的,却不知道良心旧了就永远难以洗净。”
答:
答案 (1)说明她局限于自己的苦难中已经很久,一直未能主动地从痛苦中解脱,这种痛苦使她越来越封闭,
以致于忽略了外界的一切,尤其是能让自己感到舒畅的事物。
(2)物质上暂时贫穷并不可怕,还有机会得到改善。但精神生活的贫乏,尤其是道德、同情心的缺失却是难以救治的大问题。
3.试分析文章第4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答:
答案 结构上:承上启下。总结上文所写的她的不幸遭遇及她面对不幸时的反应,进而为下文悲剧的发生埋下
伏笔。内容上:点明振青嫂作为母亲的责任感和她坚强的性格特点,使她的形象鲜明、生动、饱满。
4.谈谈你对小说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
答:
答案 最后一段是作者美好的想像,它借助振青嫂的心理活动传达一种希望,用具体的细节描写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同时,让想像与现实形成对比,反衬以振青嫂为代表的不幸者的恶劣的生存境遇。
二十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花儿的声音
刘国芳
一朵黄花,细细的,极不起眼。少年不知道这叫什么花,少年相信,很多很多人,也不会知道这叫什么花。但这朵细细的花,开成一片时,却十分好看。这是一条河边,少年看见河滩上开满了这种黄色的小花。一块河滩,因为这些小花,便色彩斑斓了,河滩上像铺了一块花毯。少年没见过这么好看的景致,在一片花海里,少年流连忘返了。
少年后来忍不住伸手摘起花来,一朵、二朵、三朵……很快,少年手里就有了小小的一束了。忽然,少年身边响起了一个声音,一个小女孩的声音:“小哥哥,你也觉得这些花好看,是吗?
少年抬起头,一个穿黄衣服的小女孩站在跟前。小女孩看着少年,又说道:“可是小哥哥你为什么要摘了它呢?你不觉得这些花开着更好看吗?”
少年脸红了。少年手里攥着小小的一束花,窘在那里。
一只蝴蝶飞过来,黄色的,跟那些花儿一样。小女孩见了,追着蝴蝶去了。
后来,这个小女孩一直追着蝴蝶,要捉它。少年再没摘花了,但还在河滩上流连。忽然,一只蝴蝶停在一朵花上,少年见了,蹑手蹑脚走过去。近了,少年一伸手,把蝴蝶捉住了。
少年随后把蝴蝶给了小女孩,小女孩接着,很高兴的样子,左看右看,但看了一会,小女孩忽然一松手,把蝴蝶放飞了。
少年见了,有些诧异。少年说:“你怎么把蝴蝶放了?”
小女孩说:“我喜欢看蝴蝶飞着,小哥哥,你不觉得蝴蝶飞着时更好看吗?”
少年点点头。
小女孩随后仍追着蝴蝶,到处跑。少年呢,也跟着跑。后来,堤上传来声音,一个女人的喊声,女人喊道:“花儿,回家——”
小女孩应一声,对少年说:“小哥哥,我回家了。”
说着,小女孩走了。
少年一直看着小女孩,渐渐地,小女孩走远了。远处,那些黄黄的花儿开成一片,小女孩融进那些花里了。少年觉得,小女孩也是一朵花了。
少年后来还来过这儿,花还开着,但那个像花儿一样的小女孩,少年再没见到了。少年很想见到那个小女孩,少年没走,仍在河滩上流连。后来,几个女孩跑来了,她们看见满河滩的花,于是,有一个女孩,也跟那天的少年一样,忍不住伸手摘起花来,一朵、二朵、三朵……
忽然,一个声音出现了,像那个小女孩的声音,这声音说:“小姐姐,你也觉得这些花好看,是吗?”
这声音又说:“可是小姐姐,你为什么要摘了它呢,你不觉得这些花开着更好看吗?”
女孩就脸红了。女孩手里攥着小小的一束花,窘在那里。
但少年却没看到说话的人,少年四周看了看,也没看到。于是少年问窘在那儿的女孩:“刚才,谁在跟你说话呀?”
女孩说:“你呀。”
少年现在也明白是自己在说话,但少年还是说:“是我在说话吗,我怎么不觉得那是自己的声音呢?”
女孩说:“那是谁的声音?”
“花儿的声音。”少年跟自己说。 (选自《抚州日报》)
1.小说开头生动地描写了河滩上黄花盛开的美景,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
答案 比喻和夸张。“河滩上像铺了一块花毯”是比喻,“一片花海”是比喻兼夸张。这些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河滩上黄花盛开的美景,为后面写“少年”采摘小花和“小女孩”的劝告作铺垫,同时也烘托了小女孩“花儿”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美好心灵。
2.结合文意,说说“少年”为什么觉得“小女孩也是一朵花”。
答:
答案 因为那个叫“花儿”的小女孩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像花儿一样活泼可爱,后来又融进了河滩上的那些花里,所以“少年”觉得她也是一朵花,一朵纯洁的生命之花。(意思对即可)
3.小说两次写到劝告他人不要采摘鲜花的情节,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
答案 反复描写相似的情节,旨在突出叫“花儿”的小女孩的美好形象。第一次是写小女孩劝告“少年”尊重生命、爱护自然,第二次是写“少年”劝告另一个女孩尊重生命、爱护自然,而后一次的说话声音是叫“花儿”的小女孩烙印在“少年”心中的。这种看似荒诞却充满诗意的情节安排,恰好刻画了人物形象,突出了小说的主题思想。(意思对即可)
4.小说最后一段话中“花儿的声音”有何深刻含意?它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
答案 “花儿的声音”一语双关,既指那个叫“花儿”的小女孩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话语,也指满河滩的花渴求人们尊重爱护的心声。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是:呼应标题,照应前文,收束全文。(意思对即可)
二十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高贵的捐赠
方冠晴
这是一场惨痛的灾难。一场大火,夺去了这个家庭女主人的生命,吞噬了这个家庭所有的财产,男主人和他那个叫翔子的小孩在消防人员的帮助下,总算逃生出来。
电视上,那个中年男人哀伤的表情和翔子呼唤妈妈的哭声打动了我。我是在灾难后的第二天去看望他们的,带去了一点点钱,算是对他们的捐赠。他们家所有的东西都化成了灰烬,已不能再进去居住,小区的物业在一楼腾出了一间车库,让这对可怜的父子暂时安身。
我去的时候,车库门口已有好些人。
在这些人中,有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俩显然也是来捐赠的,却呆在人群的外围。那个母亲蹲在地上,絮絮叨叨地向她那只有四五岁的女儿说着什么,而那小女孩撅着嘴,一脸的不情愿。在她俩身边的地上,堆着好些东西,崭新的被褥、折叠得方方正正的衣物,最上面,放着一只开了缝的玩具熊。
我猜测,可能是这位母亲拿了女儿不愿意拿出的东西来捐赠,才引得了小女孩的不高兴。我走过去,才发现自己的猜测错了,那位母亲正在指着地上的那堆东西对女儿说话:“你瞧,这被褥,是妈妈最好的被褥。你再瞧这件衣服,这是你爸爸刚买的,最好的一件衣服。我们都能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来捐给翔子家,你为什么就不能拿你最好的呢?你有那么多玩具,你为什么偏偏就拿这个破的?”
小女孩撅着嘴:“别的我还没玩够呢,这个,我已经不想要了。”
“将自己都不想要的东西拿来捐给别人,这样对吗?你再好好想想。”
小女孩有些局促不安,小声地问:“难道就要将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吗,非得最好的吗?”
“我想是的,”见女儿半天不吱声,她便问,“你有最好的东西吗?咱们能不能换一下,不捐这开了缝的熊,捐你最宝贝的。”
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但最终还是小声说:“我,舍不得。”
做母亲的有点失望,说:“妈妈不逼你,要不,你再想想。”
女儿问:“我要是将我最宝贝的东西捐给了翔子,他还会还给我吗?”
我忍不住就插了嘴,因为小女孩提问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我代她的母亲回答:“当然不会,哪有捐出去的东西又要回来的道理?”
小女孩有些不死心,抬头看了看她的妈妈,她的妈妈点了点头,算是肯定我的回答。女孩这才彻底低了头。
我们一道进了那个车库。当我将准备好的一点点钱交到翔子父亲的手里,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当小女孩的母亲奉上带来的被褥和衣物时,小女孩这才开了口。她拉过满脸泪痕的翔子的手,然后,郑重地、小心翼翼地,将她母亲的手交到翔子那只小手上,她的脸色已经苍白,咬了咬嘴唇,再咬了咬嘴唇,然后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翔子,我将我妈妈捐给你了。你以后有妈妈了。”说完这一句,她的眼泪就顺着脸颊淌了下来,然后嘤嘤地哭出了声,转身跑开了。
我终于明白了小女孩的意思,在她四五岁的天空里,最好而又最宝贝的,当然是她的妈妈了,她将她最宝贝的妈妈捐给了翔子,让失去妈妈的翔子有了妈妈,而她自己,这一捐之后就再也没有妈妈了,她怎么能不难过,怎么能不哭泣。
我跑出人群去安慰她,她的母亲也追了过来。小女孩抬起头来,满是泪花的双眼定定地看着她的母亲,然后怯怯地说:“妈妈,不,翔子的妈妈,我不是想将你要回来,可是,我还是想亲你一下。你别告诉翔子,偷偷地让我亲一下好吗?”
她的母亲一把抱住她,疯狂地吻她。我看到,这位母亲的眼里,噙满了眼泪,满脸都是幸福而又骄傲的神情。她幸福,是因为她的女儿将她当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她骄傲,是因为她的教育有了成果,女儿学会了捐赠。
我的眼睛也潮湿了,为这小女孩,更为她的母亲。我猜想,她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解释,才能让她的女儿明白,她是一个人,不是物品,是不能捐赠给别人的。
但是,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它让所有的大人汗颜。面对别人的灾难,我们奉上的只是微薄的关爱和同情,而这小女孩奉上的,是她的整个世界。这也是我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母亲,她在她女儿那小小的纯洁的心里种上了爱的种子,开出了高贵的花。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7年第一期 有改动)
1.文中小女孩一登场,就“撅着嘴,一脸的不情愿”,而且拿“一只开了缝的玩具熊”捐给翔子,后来又一再强
化这一点,从小说的整个故事情节来看,作者运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技巧?使用这种技巧有何好处?
答:
答案 写作技巧:欲扬先抑。好处:通过前面的舍不得与后面捐出最宝贝的妈妈这一结果的反差,更好地突出写作意图,使一对具有天使般晶莹心灵的母女形象凸显出来,对比鲜明,容易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2.根据母亲与女儿的对话,请你写出女儿为什么“局促不安”“手足无措”和“彻底低了头”。
①“局促不安”是因为:
②“手足无措”是因为:
③“彻底低了头”是因为:
答案 ①女儿知道将自己都不想要的东西拿来捐给别人,这样做是不对的,所以“局促不安”。
②女儿心目中“最宝贝的”是妈妈,要自己捐“最宝贝的”无疑是要捐自己的妈妈,所以她不知怎么办才好。
③当女儿知道捐出去的东西不能要回来,并且得到了妈妈的肯定回答后,她非常难过,难以割舍。
3.纵观全文,推动这篇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什么?请结合作品对其作简要说明。
答:
答案 全文明暗两条线索相辅进行。明线是女儿起初仅仅捐了一只开了缝的玩具熊,在妈妈的劝说下小女孩最后竟将自己最宝贝的妈妈捐出。这一线索贯穿全文,将小女孩那份难能可贵的无私表现了出来。与孩子内心抉择的变化相对应的是“我”这条暗线,文章开头说“我是在灾难后的第二天去看望他们的,带去了一点点钱,算是对他们的捐献”,而正是这“一点点钱”的出现,巧妙地与眼前的小女孩和她的妈妈那种高贵的无私形成了一种隐性的对比,升华文章主题。
4.小说主要写了一个连捐赠一个漂亮玩具都舍不得的小女孩,却最终将自己“最宝贝”的妈妈捐赠给了一个没有
妈妈的孩子,你认为这个情节可信吗?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 这个情节是可信的。作者对小女孩的描写并没有刻意拔高,小女孩“有那么多玩具”,一开始却仅仅捐了“一只开了缝的玩具熊”,在母亲的开导下,她知道将自己都不想要的东西拿来捐给别人是不对的,但还是舍不得将“最宝贝的”捐出去,因为在她的心目中,“最宝贝的”是自己的妈妈。虽然最后“她的脸色已经苍白,咬了咬嘴唇,再咬了咬嘴唇”,经过了一番成人难以理解的心灵挣扎后,毅然选择了将自己最宝贝的妈妈捐赠给一个没有妈妈的孩子,但她还是想偷偷地亲一下自己的妈妈,亲情、爱心交织在一起,真实、生动地展现了一个纯真小女孩爱心成长的历程。
标签:高考语文预测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