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化学 > 高考化学试题

辽宁鞍山第一中学高三化学复习非金属及化合物专项练习

编辑:

2016-02-01

参考答案

1.(2016届山东日照一中)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三种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100mL 18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能是 D .

A. 40.32L B. 30.24L C. 20.16L D. 6.72L

(2)若将过量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反应完全停止时,共收集到气体1.12L(标准状况),则该气体的成分是 NO2、NO ,反应中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可能为 C .

A. 0.1mol B. 0.15mol C. 0.2mol D. 0.25mol

(3)某同学向浸泡铜片的稀盐酸中加入H2O2后,铜片溶解,并且该反应的产物只有氯化铜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H2O2+2HCl=CuCl2+2H2O .

【考点】硝酸的化学性质;浓硫酸的性质.

【分析】(1)铜与浓硫酸加热反应与稀硫酸不反应,故产生气体应小于理论值;

(2)铜与硝酸反应产生的还原产物与硝酸的浓度有关,随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为稀硝酸,故得到不同气体的混合物.采N守恒来确定被还原硝酸的量,采用极值法和守恒法来确定没被还原硝酸的量;

(3)盐酸不能与金属铜反应,但可以与氧化铜反应,所以双氧水的作用是将金属铜氧化为CuO,然后氧化铜溶于盐酸.

【解答】解:(1)①100mL 18mol•L﹣1的浓硫酸中含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L×18mol•L﹣1═1.8mol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Cu+2H2SO4CuSO4+SO2↑+2H2O,

2mol 22.4L

1.8mol V

V=═20.16L,由于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实际上产生的气体体积小于20.16L,

故选: D.

(2)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二氧化氮,随反应进行,硝酸变稀,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故收集气体为二者的混合物.故答案为:NO2、NO;

所消耗硝酸分为两部分,被还原硝酸和没被还原硝酸.被还原硝酸可根据N守恒得:n(HNO3)═n(NO2+NO)═1.12L÷22.4L/mol═0.05mol,没被还原的硝酸可根据电荷守恒求得范围,

若只产生二氧化氮,则铜失电子数为:0.05mol×(5﹣4)═0.05mol(铜失电子数等于硝酸得电子数),没被还原的硝酸为0.05mol;

若只产生一氧化氮,则铜失电子数为:0.05mol×(5﹣2)═0.15mol (铜失电子数等于硝酸得电子数),没被还原的硝酸为0.15mol,

因此没被还原的硝酸介于0.05~0.15mol之间,故参加反应的硝酸介于0.10~0.20mol之间,

故选: C.

(3)盐酸不能与金属铜反应,但可以与氧化铜反应,所以双氧水的作用是将金属铜氧化为CuO,然后氧化铜溶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Cu+H2O2+2HCl=CuCl2+2H2O;

故答案为:Cu+H2O2+2HCl=CuCl2+2H2O.

【点评】本题考查了浓硫酸和硝酸的性质.要注意浓度不同,产物不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常采用守恒法来简化计算.特别是同种反应物发生不同的反应方向时,极值法也是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方法,掌握它们的化学性质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2.(2016届山东淄川一中)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

A. 将石灰石加入新制氯水中,固体逐渐溶解(H+)

B. 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红色(Cl2)

C. 使红色布条退色(HCl)

D. 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

【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专题】卤族元素.

【分析】氯气与水反应,发生Cl2+H2O=H++Cl﹣+HClO,氯水中含有HClO、Cl2,具有氧化性,其中HClO具有漂白性,含有H+,具有酸性,以此解答.

【解答】解: A. 氯水显酸性,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CO2气体,固体溶解,故A不选;

B. 氯水含有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故B不选;

C. HCl不具有漂白性,不能使布条褪色,故C选;

D. 氯离子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D不选.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氯气的性质,侧重于氯水的组成和性质的考查,为高频考点,难度大不,注意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

3.(2016届山东聊城莘县实验)下列氧化物中,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是 ( )

A. SiO2 B. NO C. Al2O3 D. SO3

【考点】硅和二氧化硅;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分析】二氧化硅、一氧化氮、三氧化二铝都不溶于水,三氧化硫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据此解答.

【解答】解:二氧化硅、一氧化氮、三氧化二铝都不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三氧化硫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熟悉二氧化硅、一氧化氮、三氧化二铝、三氧化硫的性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4.(2016届山东泰安)已知NH3和HCl都能用来作喷泉实验的气体,若在相同条件下用等体积烧瓶各收集满NH3和HCl气体,进行实验(两烧瓶内充满溶液且不考虑溶质的扩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NH3和HCl分别形成蓝色、红色喷泉

B. 制备干燥的NH3和HCl,所需的干燥剂分别是碱石灰、浓硫酸

C. 改为NO2气体,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前两者不同

D. 去掉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改为单孔塞,也可引发喷泉

【考点】氨的物理性质.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 氨气和氯化氢都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氯化氢溶于水显酸性;

B. 氨气干燥用碱石灰,氯化氢可以用浓硫酸干燥;

C. 将盛有NO2的试管倒扣水中,NO2能和水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所剩余气体的体积的体积为原来气体体积的,根据生成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和所得溶液的体积来计算硝酸的浓度;

D. 可以微热烧瓶改变烧瓶中的压强排出气体后,冷却后会引发喷泉;

【解答】解: A. 氨气和氯化氢都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氨气溶于水显碱性,遇到石蕊试液变蓝色,氯化氢溶于水显酸性遇到石蕊试液变红色,NH3和HCl分别形成蓝色、红色喷泉,故A正确;

B. 氨气是碱性气体,氯化氢是酸性气体,制备干燥的NH3和HCl,所需的干燥剂分别是碱石灰、浓硫酸,故B正确;

C. 设二氧化氮体积为1,硝酸物质的量浓度==0.0446mol/L,设氨气或氯化氢体积为1,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形成喷泉实验形成的溶液浓度==0.0446mol/L,改为NO2气体,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前两者相同,故C错误;

D. 去掉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改为单孔塞,用双手捂住烧瓶,待导气管气泡冒出后,冷却烧瓶会引发喷泉,故D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氨气和氯化氢气体的性质分析,主要是喷泉实验的原理分析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题目较简单.

5.(2016届山东烟台)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间有如图所示关系,根据图示转化关系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可用KI淀粉试纸和食醋检验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

B. 足量Cl2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白的原因可能是5Cl2+I2+6H2O═2HClO3+10HCl

C. 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2>IO3﹣

D. 途径Ⅱ中若生成1mol I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0NA

【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专题】卤族元素.

【分析】 A. 加碘盐中含有NaIO3,其在酸性条件下可被I﹣还原生成I2;

B. 根据图示转化Ⅲ可知Cl2>NaIO3,氯气可以将碘氧化HIO3;

C. 由途径I可知氧化性Cl2>I2,由途径Ⅱ可知氧化性I2

D. 根据转化关系2IO3﹣~I2~10e﹣计算判断.

【解答】解: A. 加碘盐中含有NaIO3,其在酸性条件下可被I﹣还原生成I2,故用淀粉﹣KI试纸和食醋检验加碘盐,故A正确;

B. 根据图示转化Ⅲ可知Cl2>NaIO3,已变蓝的淀粉﹣KI试纸褪色的原因可能是氯气将碘氧化为HIO3,反应方程式为5Cl2+I2+6H2O═2HClO3+10HCl,故B正确;

C. 由途径I可知氧化性Cl2>I2,由途径Ⅱ可知氧化性I2

D. 根据转化关系2IO3﹣~I2~10e﹣可知,生成1molI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0NA,故D正确;

故选 C.

非金属及化合物专项练习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精品学习网希望对考生复习有帮助。

相关链接

2016届北京临川学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带答案) 

2015-2016吉林实验中学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试卷(带答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