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高考语文复习:仿用句式和修辞手法

2014-03-18

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概念、种类、特点和作用简介如下:

一、比喻、比拟

(一)比喻

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构成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种类。①明喻;②暗喻;③借喻;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4.作用。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等。

(二)比拟

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手法。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2.种类。①拟人;②拟物。

3.作用。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感受到对事物的强烈感情,能引起共鸣。

三、夸张

1.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故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加以扩大、缩小或超前描述的修辞手法。

2.种类。①扩大夸张;②缩小夸张;③超前夸张。

3.作用。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以创造意境;表明态度,语言生动。

四、对偶

1.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

2.种类。①正对;②反对;③串对(流水对)。

3.对偶的作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①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②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③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

五、排比

1.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手法。

2.种类。①成分排比;②分句排比;③单句排比;④复句排比。

3.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六、设问、反问、反复

(一)设问

1.概念。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紧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有时不说出看法)的一种修辞手法。

2.种类。①自问自答;②问而不答。

3.作用。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用在文中,承上启下。

(二)反问

1.概念。反问也叫反诘,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

2.种类。①问而无答的反问;②问而有答的反问。

3.作用。加强语气,增强气势和感情。

(三)反复

1.概念。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群的修辞手法。

2.种类。①连续反复;②间隔反复。

3.作用。用于说理性文章,起强调作用;抒情写景,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划分层次。

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的编辑为各位考生带来的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仿用句式和修辞手法。

 

相关推荐

高考语文作文小技巧:巧妙点化 一例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