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5-30
27、新三民主义就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提示:
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国民平等权利、明确反对帝国主义和评价地权,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三大政策是指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
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指导思想、方法、途径和具体方针。新三民主义中蕴含着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精髓。
28、工农红军长征是为了宣传革命思想而进行的必要战略转移。(×)
提示: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了胜利,传播了革命思想,撒下了革命的火种,促进了北上抗日。
但是长征是王明的“左”倾错误,导致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国工农红军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
29、遵义会议清算了“左”倾错误。(×)
提示:
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但并没有清算“左”倾错误。“左”倾错误的清算是在延安整风运动中。
30、近代中国实现近代化是实现民族独立的前提。(×)
提示:
民族独立和中国的近代化是近代中国两大革命任务,二者的关系不能颠倒。
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因为没有民族独立就不可能有国家富强,而国家不富强,民族独立也就没有保障。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实现民族独立和推翻封建主义,近代化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31、中国的近代化就是要实现工业化。(×)
提示:
近代化是指工业化以及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它是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思想文化的多元化。
32、洋务运动是中国政治、经济等近代化的全面起步。(×)
提示:
近代化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洋务运动主要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促进了中国工业、技术、军事、教育、思想等方面的近代化,客观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迈出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但是并未变革政治制度,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
33、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提示: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破产。
主要表现为: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种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农产品日益商品化,破坏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结构。
但自然经济发展趋势是逐渐走向衰落解体。整体而言,其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34、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提示:
洋务派为了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困难创办近代民用企业,但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管理方式也是封建官僚式的,所以仍为封建生产的官僚资本企业。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是官僚、地主、商人私人投资的近代企业,资金来源、管理方式等都与民用企业不同。
35、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提示: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以维护腐朽的专制统治,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6、辛亥革命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才开始允许自由剪发、废除缠足。(×)
提示:
允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最早时间是清朝末年,而不是辛亥革命后;清朝缠足陋俗最盛,但清朝并不支持缠足,还多次下令废除缠足。
37、影视、互联网等数字信息化迅速发展,报纸已经失去了昔日的作用。(×)
提示:
影视、互联网的发展都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但与报刊的侧重点不同。
报刊最主要的是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数字信息化的今天,报纸在政治生活、娱乐生活中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8、康有为尊孔实质目的是宣传封建旧文化。(×)
提示:
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创造历史根据。
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士为宣传民主和科学则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以改造国民奴性,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扫清了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碍。
两次运动中的尊孔和倒孔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服务于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之宗旨。
39、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运动学习西学、反封建是一脉相承的。(×)
提示:
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们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但其宣传西学方面各有其特点,并不是完全一脉相承。
维新派是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主张君主立宪。
革命派是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学习西方的暴力革命方式,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派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矛头直指正统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中国现代史部分
40、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提示: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
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提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只是该制度的一个重要机构。
42、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纲领性文件是《共同纲领》。(×)
提示:
《共同纲领》规定的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其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社会。
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首次规定国家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国家。
43、中国要避免十年“文革”的悲剧重演就是要反对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提示:
中国要避免十年“文革”那样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并落实依法治国方略,而不单是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44、“一国两制”政策下“两制”的地位相同。(×)
提示:
“一国两制”并不是说“两制”都是主体。
“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45、香港、澳门问题与台湾问题的性质和原因是相同的。(×)
提示:
台湾问题不同于港澳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共两党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而港澳问题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需要国家间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46、台湾问题与德国问题、朝鲜问题性质完全相同。(×)
提示:
东西德、韩国和朝鲜问题是二战后根据国际协议形成的,属于二战的遗留问题。台湾问题是国共两党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
47、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实现民族完全自治。(×)
提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国家宪法的规定,各少数民族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当家作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制度。
其主要特点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区域自治;都必须是在依照宪法规定的权限下行使自治权;是以少数民族聚居为基础实行的区域自治。
48、1971年中国挫败了美国企图阻止中国加入了联合国的阴谋。(×)
提示: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
这是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创始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49、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布,标志着中美正式建交。(×)
提示:
中美正式建交的标志不是l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而是l979年初开始中美建交;
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及《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说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
50、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根本原因是中美关系的缓和。(×)
提示:
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了中日关系正常化,但不是根本原因,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利益是根本原因。
51、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出发点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提示:
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是随着国际形势和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而调整的,其出发点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52、“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都是生产关系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提示:
“大跃进”的错误在于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忽视了中国经济落后的国情,与生产关系无关。
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强调“一大二公”,错误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适应,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53、经济特区就是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特色经济、政治制度。(×)
提示:
经济特区就是经济建设过程中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经济管理体制的地区,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仍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这与特别行政区不同。
54、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提示:
毛泽东思想并不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而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出概括所形成的科学思想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55、新中国成立初期“两弹一星”研制的本质目的是为了打破美苏两国的核垄断。(×)
提示:
“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一星”研制战略的提出是由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严峻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国内形势决定的。
建国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已经形成,中国面临美苏的核威胁,为了打破美苏核垄断,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打破美苏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只是客观目的,研制“两弹一星”的根本目的应是维护国家安全,服务社会主义和平建设环境。
56、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提示: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两国的核垄断,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但这不是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
1970年中国自己研制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高考历史易混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标签:高考历史必背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