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10-14
解析 A项中“采取”与“全盘否定”和 D项中“抛开”与“肯定了”是不相符的概念,B项是列宁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初衷。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9.1921年苏俄的粮食播种面积只有9 030万公顷,比1920年减少690万公顷,只及1913年的85%。此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国内战争使农业生产形势日益恶化
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D.苏俄工业化发展,工业反哺农业所致
答案 A
解析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协约国的外来干涉和国内的叛乱。为了集中力量战胜敌人,苏俄政府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来战争结束,该政策中许多超出战时需要限度的措施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强,遭到了农民的抵制,农民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10.“(1932年)在苏联农村,整座整座的村庄荒芜了,房屋烧毁了,牛车仍然驮着被放逐的人向北驶去,成群结队行乞的饥饿农民在颠沛流离,还发生了人吃人的现象,尸体无人收拾,总之是一幅遭受彻底荒废和摧残的农村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
B.新经济政策的实行使苏联国民经济恢复
C.苏联赫鲁晓夫改革
D.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正在进行
答案 D
解析 注意时间“1932年”,采用排除法。A项的时间是在十月革命后,排除;B项
与材料不一致,C项赫鲁晓夫改革开始于1956年,排除。
11.当苏联政府每年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时,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在工作。”苏联工人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着弊端
B.斯大林模式存在弊端
C.社会主义制度缺乏优越性
D.新经济政策存在弊端
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史实国家重视积累资金,工人工资增长较低,忽视了民生水平是在斯大林体制时期的弊端。故选B。
12.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和废料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这一措施 ( )
A.突破了旧体制的弊端 B.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C.力图调动企业积极性 D.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勃列日涅夫时期,企业的自主权有所扩大。材料中的规定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材料信息反映了对旧体制的改革,但成效如何不得而知,故A项表述不当。B项中的“行政手段”表述不正确,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经济手段,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说明企业是否“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排除D。
13.近代以来,先后崛起了英国、美国、苏联等大国,开辟自己的发展道路,各领风骚于一个时代。中国虽起步迟,但始终抓住发展经济、进步社会的根本不动摇,使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18世纪末独立不久和20世纪30年代,美国曾面临过什么重大的国内问题?是如何应对的?
(2)苏联的崛起曾令世人瞩目。斯大林时代,苏联是如何快速实现工业化的?
答案 (1)18世纪末:邦联制下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制定和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一个联邦制国家(中央集权国家)。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问题;实行罗斯福新政。
(2)通过农业集体化和国家工业化,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美国独立不久和20世纪30年代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应对措施的理解。应分别联系1787年宪法制订的背景及结果、罗斯福新政的主要背景及结果来回答。(2)可联系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内容来回答。
14.(2012•山东高考)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
答案 (1)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如实行《全国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举一例说明即可)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如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举一例说明即可)
(3)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社会主义也应有市场调节。斯大林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取消市场调节,虽在短期内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但从长期来看,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罗斯福在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的政策,增加经济中的计划成分,缓和了经济危机。
解析 第(1)问侧重考查斯大林体制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主要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所有制的形式、经济运行模式等方面回答。第(2)问考查罗斯福新政对资产阶级利益的损害,从国家干预经济、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等方面回答。第(3)问考查对经济运行模式的理解,属于开拓型思维题,要求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作答,突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的运行模式,不存在姓“社”姓“资”之分。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考历史试题栏目!
标签:高考历史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