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09-28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倘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报,径达各处海边,可以一刻千里,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则统帅尚不至于误事,而中国固急切办不到者也。
——《张之洞全集·奏议》
材料二 今日不讲民生主义则已,欲讲民生主义,当先防异日大铁道公司之弊。欲免此弊,须使铁路归国家公有,以杀其势。此国有政策合与民生主义者。路归国有,利在个人。路归国有,利在国家。
——谭人凤《粤汉铁路说帖》
材料三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四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出自什么时期?两位作者分别属于什么阶级派别?提出什么主张?
(2)根据材料三、四,《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申报》把“国”字改为“囻”的用意是什么?
(3)学者们认为《申报》的祝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试结合史实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时期:材料一出自洋务运动时期;材料二出自辛亥革命时期。
派别:张之洞属于洋务派,主张兴办有线电报、火车铁路;谭人凤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铁路收归国有。
(2)态度变化:从漠视与非议到认同与赞赏。用意:表示国家由专制走向民主。
(3)当时中国深受列强侵略和君主专制的束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限,国家积贫积弱。因此,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发展和国力增强在当时成为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
12.观察下列关于互联网的漫画,回答问题。
(1)依据图一和图二说明互联网对人们产生了哪些方面的积极影响。
(2)图三和图四反映了关于互联网的什么现象?
(3)从以上四幅漫画反映的现象中你会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案:(1)互联网引发了一场教育和学习的革命,如网上学习;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如网上购物,从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2)反映了互联网的消极影响: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良信息;使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
(3)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正确使用才能促进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和进步。青少年要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等。
大众传媒的变迁专项训练的全部内容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精品学习网预祝大家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关链接
标签:高考历史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