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1-26
1.D 由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中亚及汉设河西四郡打通了中原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可以看出,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故D项正确。由“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可知,A项中“开辟了”、B项中“建立了”的表述均错误;由所学可知C项错误。本题选D项。
2.A 题干材料显示松江和芜湖分别成为当时的织造中心和浆染中心,这说明当时的商品生产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分工,故A项正确。
3.D A项“外来文化”与题干材料所述不符;“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说明唐朝手工业技术提高而不是衰落,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显示中外纺织技术对比的信息,故C项错误;“波斯锦”等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说明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故D项正确。
4.D 材料显示汉初的商人不能“衣丝乘车”,但后来商人突破了这一限制,这主要是因为商业发展和商人实力壮大,政府的原有规制受到严重挑战,故D项符合题意。
5.C 茶、桑、药材等均属于经济作物,茶户、桑户等称谓的出现说明种植这些经济作物的农户增多且形成一定的规模,这反映出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故C项正确。
6.A 从材料信息可知,清初实行海禁政策以前,中外存在商品贸易。中国民间外国银钱的使用较多,说明中国在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故A项符合题意。“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只能说明外国银钱在中国市场流通,而无法说明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与题干材料信息无关。
7.B 题干唱词反映出在扬州做官的外乡人经商致富后,不愿再返回家乡,这说明商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风气,故B项正确。A项错在“完全”二字,C项错在“均由”二字,均犯了以点概面的错误。清政府一直未摒弃传统抑商政策,故D项错误。
8.B 本题考查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解题时要特别注意对表格的横向和纵向分析。由横向比较可知,农村人口数远大于城镇人口数;由纵向比较可知,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都得到了增长,且城镇人口增长率大于农村人口增长率。由横向分析可知A项是错误的。仅由“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无法得知全国的状况,也就无法得出“人口增速全国领先”的结论,故D项错误。由纵向比较可知,城乡人口都有较大增长,故B项正确,C项错误。
9.A 对比唐初与南宋征收赋税的主体与计算单位可知南宋的货币化程度较高,而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了货币化的程度,故A符合题意。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不符合史实,排除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经济控制逐步加强在题干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C、D。
10.C 材料中商人“装饰焕烂,从以童骑”说明其经济地位优越;从题干信息“僭越”,宰相“伏请切令禁断”可知商人政治地位低下,也说明商人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C项中“全社会”的说法太绝对,错误,符合题意。
11.B 本题考查明朝后期经济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的内涵。从材料信息可知,明正德以前,松江一带居民多从事农业,而今,相当多的人从事工商业;以前本无“游手之人”,而今“游手趁食(谋生)者”迅速增加,居民中已有十之六七的人不再务农。可见,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松江一带的社会结构已发生变动,故选B项。A项与史实不符;C项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D项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12.A 本题是对宋代商业繁荣特征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材料含义,迁移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来分析判断备选项。材料中“‘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等信息,说明宋代商业活动不受时间的限制,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出商业活动区域、经营方式及坊市等信息,故排除B、C、D三项。
13.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和商业,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以自衣被”“穷乡……男妇……须织工”反映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②正确;“余布……鬻(yù,卖)于乡市”“布贾贩之城市”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③正确;材料中的家庭手工业仍与农耕紧密结合,并不能体现自然经济的解体,①错误;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B项。
14.C 本题考查对隋代城市建设布局特征的理解认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历史信息和求证历史结论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材料信息,迁移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特点分析理解。题干材料反映出城市布局如棋盘状,规划有规则,市坊界限严格等,说明了隋都城设计重视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皆与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不符,也与题干材料不符。
15.B 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经济主张的理解,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证明历史观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材料的本质内容。从材料看,司马光认为农、工、商是财富的主要来源,认为商业流通是促进农、工、商安居乐业的重要保证,实质上主张在经济政策上应重视商业流通的作用,故答案为B项。A项在材料中未反映;C项在材料中得不到证明;D项与材料不符。
16.A 本题实际考查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的能力。在统治阶层眼中,商人不从事生产劳动,无助于增加社会财富,对维护统治不利,这是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故此A项正确。
17.B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从材料信息看,唐太宗严格限制商人做官,不允许商人和士大夫“比肩而立”,此举旨在维护社会等级,防止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故选B项。
18.答案 (1)孟子:农商平等;商鞅:重农抑商。
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
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
(2)征收资产税(算缗)、鼓励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告缗)。
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
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
(3)商业不断发展;商业地位重要。
重视商业,如适当减免商税。
(4)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政府的基本政策,但当政府感到有财政等方面需要时,也会对政策有所调整,放宽对商业的限制,甚至鼓励商业发展。
解析 (1)据材料一中“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得出孟子认为农商平等;“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体现出商鞅主张重农抑商,认为“农为‘本富’,商为‘末富’”。分析商鞅提出重农抑商政策的背景,应结合当时社会状况考虑,如农业经济的重要地位及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状况。
(2)材料二中“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告缗”,说明汉武帝的措施为向工商业者、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同时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回答“目的”,应注意汉武帝这样做的背景,即“商人势力迅速膨胀”,得出汉武帝是为了限制、打击工商业,增加财政收入。结合所学知识,还可归纳出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制度、物价管理、货币官铸等措施。
(3)据材料三中“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可以看出宋代对商业的限制放松,对商业的征税有适当减免;通过对北宋商税情况简表的分析,可以看出北宋的年商税额呈上升趋势,体现出宋代商业有了很大发展,商税成为北宋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归纳出北宋商业繁荣、商业地位重要。
(4)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应综合三则材料,既要看到重农抑商这一基本经济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又要认识到在不同历史时期,统治者为了统治的需要,也会放松对商业的限制,鼓励商业发展。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闯关检测及解析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精品学习网希望考生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
相关链接
标签:高考历史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