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1-29
2.C 宋元至清,我国中央集权逐渐加强,地方自主性逐渐减弱,故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从表格信息看,自秦汉至清,各朝都设置县级行政区划,这说明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故A项表述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州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之后州之上有过“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等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故B项表述正确。秦汉、隋唐时期我国行政区划以二级制为主体,自宋之后,以三级制为主体,故D项表述正确。
3.C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君权至上、皇位世袭。正是君权至上,才容易导致皇帝身边的近臣、内侍或其他人干预朝政,形成专权局面,从而导致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因此C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明显不符,排除A、D两项;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因此B项也不符合题意。
4.D 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根据题干中的“私人顾问”可知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职权范围明确,故均不符合题意。
5.C 材料仅是陈述学子追求功名利禄的现象,并没有批判,排除A;材料并没有指出学子的愚昧无知,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出科举制丧失了人才选拔功能,排除D;材料反映的是学子的一种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故选C。
6.A 古代中国的监察区是由中央派驻官员实行间接管理的区域,行政区则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区域,监察区转为行政区是中央集权加强的体现,A项正确。B项中的“经济发展”、D项中的“疆域变化”均与监察区关系不大;监察区转为行政区后,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更强,C项表述错误。故选A项。
7.C 图中的“万里石塘”是指今天的南海诸岛,唐宋时期就有此称谓。由“挂四帆乘风破浪海上若飞”等信息,可知此时航海业发达。由此可判断《岛夷志略》的出现应不晚于宋元时期,故选C项。
8.A 解答本题应注意题干的时间限制“宋代”。宋代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从“钱、权、兵”等方面削弱地方权力,所以甲、乙的说法符合题目要求。丙说的“中书省”“行省”是元代的;丁说的“军机房”是清朝的。故选A。
9.B 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礼乐是治平的核心手段,刑政是辅佐礼乐的,排除A,选B。材料没有涉及休养生息和兼采儒法的治国思想,排除C、D。
10.B 本题考查明朝的政治制度。明太祖时期的殿阁大学士只是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大学士参预机务,内阁正式形成,A项错误、B项正确。仁宗后大学士虽“悉由票拟”,但并不表明其就是丞相,因而其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C、D两项错误。本题选B项。
11.C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同时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以及解读图片信息并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根据图中的信息“中书省”“枢密院”及中轴线可判断出该都城为元大都,因为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分别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和最高军事机构。
12.C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并未反映出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故A项错误。B项中“开始”二字的表述不符合题意。D项与史实不符。材料反映的是宰相权力的削弱和皇权的加强,故C项正确。
13.C 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因此非常“贵显”。根据所学,即可判断C项正确。
14.D 本题考查明代政治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内阁的出现并非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故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并非法定决策机构,六部也不是内阁的下属机构,故B、C错误。由明成祖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与“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可知,内阁地位有所提高;据所学可知,明代内阁的职能基本未变,故D正确。
15.答案 (1)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答三点即可)
(2)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答五点即可)
解析 第(1)问要求据材料归纳,可将材料中的文言文转换成白话文,同时要适当进行归纳总结,注意不要遗漏要点。第(2)问首先从材料二、三中归纳出若干要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如维护统治和促进社会稳定等。
16.答案 (1)郡县制度: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尊儒制度: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国有专营制度: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扩大中央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2)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等次 论述 第一等 观点明确,有概括性表述;史实正确,并能充分支持观点;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第二等 观点明确,表述较充分;史实基本准确,尚能支持观点;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第三等 观点不明确或无观点;史实不准确或未引用史实;表述不清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评价,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现象的能力。(1)实际是考查每项制度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的积极作用,依据所学知识概括即可。(2)实际是考查每项制度的实施情况对治乱兴衰的影响,选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即可。
17.答案 (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说明历史现象、历史观点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抓住题干主旨进行分析。第(1)问,联系所学很容易得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为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分析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通过与汉晋时期选官制度的比较得出有利于破除朋党之私,限制徇私舞弊;结合所学知识从扩大官员来源,提高官员素质等方面进行补充完善。第(2)问,本问较好地体现了题目的主旨,即科举制的统合功能,解答时注意从政治、思想以及社会整体等方面归纳。第(3)问,本问答案来源于对材料的整理、提炼。从材料三中提取“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机会均等”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等信息,可将其概括为促进人才的流动、客观公平、激励人才等借鉴价值。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专题提升检测及答案的所有内容就是这些,精品学习网希望考生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关链接
标签:高考历史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