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9-02
10.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前代的尚书行台等,都是暂设的,以应付临时之事,事定即撤。元朝却于中原之地,设行中书省十,行御史台二,以统辖路府州县。”由此可见,行省制度( )
A.源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主要功能是对地方巡察
D.形成了地方割据
答案 B
解析 由“设行中书省十……以统辖路府州县”可知,元朝行省的设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正确。行省制度与唐朝三省六部制并无直接关系,A项错误;行省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而不是监察制度,C项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
11.《元史·百官志七》记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互为表里。”据此判断,元代行省( )
A.掌地方军政大权,且不受中央节制
B.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最高行政机关的双重性
C.否定了秦汉以来的郡县制
D.延续了北宋以来“强干弱枝”的行政管理体系
答案 B
解析 由“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可知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与都省互为表里”(都省即中书省),说明行省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故B项正确;元朝的行省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故A项错误;由行省“统郡县”可知其并没有否定秦汉以来的郡县制,故C项错误;由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可知行省在地方上拥有较大的权力,故D项错误。
12.“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史料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 )
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来&源:ziyuanku.comC.“以吏部不能审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答案 D
解析 能使“穷苦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的是科举制。A项是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B项是汉朝的察举制和征辟制;C项是九品中正制;D项是唐朝孟郊所做诗句,反映的是科举制,故选D。
13.史载:“每问经十条,对策三道,皆通,为上第,吏部官之;经义通八,策通二,为中第,与出身;下第,罢归。”材料所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资*源%库 ziyuanku.com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的“吏部”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形成于隋朝,在唐朝进一步发展,它通过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故D项正确;世官制是世袭制,不存在考试的问题,A项错误;察举制是由地方向中央推举人才,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是依门第选官的制度,不存在“问”与“对策”的问题,C项错误。
14.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谈及科举制度时说:“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一旦仅凭诗赋声律,崛起从政,第一是政事不谙练,第二是品德无根柢。”作者意在( )
A.肯定科举制度的选拔功能
B.乐见平民子弟进入仕途
C.分析国家用人制度的缺陷
D.强调科举制度意义深远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材料“一旦仅凭诗赋声律……品德无根柢”可知,科举考试以诗赋声律选拔人才容易导致其政事不精,品德无保证,因此作者意在评述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方面存在的缺陷,故C项正确。A、B两项均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没有反映出作者强调的重点;D项从材料中不能直接体现出来。
15.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来&源:ziyuanku.com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四 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材料五 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四,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
(4)在近代,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
答案 (1)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答三点即可)
(2)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答五点即可)
(3)看法:科举制层层精选人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所选人才缺乏实际治国能力。目的:改革科举制,培养实用人才;挽救民族危机。
(4)西方:用考试方式选才,体现公平择优,符合西方平等观念。中国:八股取士束缚思想;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发展和近代学堂创办。(答二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科举考试难以适应近代实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需要。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科举制。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第(1)问“特点”根据材料一可从存在时间、发展过程、选官方式规范程度、是否公正等角度分析。第(2)问考查科举制的影响,注意材料二体现了对西方国家的影响,材料三体现了对中国的影响,结合所学从打击特权、学风、官员素质、统治基础等方面归纳。第(3)问“看法”根据材料四可从人才选拔的方式、学用关系、人才实际能力等方面归纳。“目的”应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和他的思想主张分析。第(4)问“评述”一是“西国莫不慕之”,应从科举选才的公平性与西方理念的一致性上分析;“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主要从明清科举考试的消极影响、近代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状况与科举取士对人才培养的不适等角度分析。
16.为预防和治理腐败,古今中外都做了有益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为政以德——防治腐败的德治经验
材料一 秦简上载有秦朝“为吏之道”,严格规定了官吏的行为规范,包括“五善”“五失”。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唐太宗曾重视对大臣的廉政教育:“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我国古代对官员的考核主要包括政绩和德行,最早可见于《周礼》中的“八法”和“六记”,前者考核官员政绩,后者侧重考核官德。对官员德行的考核,从先秦到明清历朝来看,趋向于细化和严厉。例如唐代的“四善”就是把官员的道德修养放在考核的首位。
——李丽珊《谈中国防治腐败的历史努力》
(二)御史之名——防治腐败的监察经验
材料二 西汉统治时期,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值得注意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的副手,因此,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
——摘编自《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王朝为预防腐败,加强德治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从汉朝到宋朝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并据此简要评价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答案 (1)措施:为官——遵守行为规范;选官——重视德行志节;教育——重视对官员的廉政教育;考核——侧重德行政绩。
(2)趋势:从全面监察王室、宫廷、政府到只监察宰相与政府;制度发展逐渐严密,监察制与谏官制相配合。
评价:积极方面,有利于反贪防腐,加强中央集权;消极方面,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很难起到真正的监察作用。
解析 第(1)问,由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秦……规定了官吏的行为规范”得出为官的准则,由“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等得出选官的标准,由“唐太宗曾重视对大臣的廉政教育”得出重视廉政教育,由“我国古代对官员的考核主要包括政绩和德行”得出考核的标准。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西汉统治时期”“监督王室和宫廷”“监察皇帝”“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归纳概括即可;第二小问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价。
2016-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含解析)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高考历史试题栏目。
精品学习网官方公众平台--【精品高中生】正式上线啦,大家可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也可搜索微信号“gk51edu”或者直接输入“精品高中生”进行关注!!我们每天会为大家推送最新的内容哦~
标签:高考历史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