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历史模拟题

高考历史模拟考试卷(有答案)

编辑:

2016-05-14

第Ⅱ卷(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60分。其中第21题13分,第22题13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

21.(13分)社会转型是经济形态、政治结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深刻变化。某些学者认为,“明清商帮是中国近世社会转型的助推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徽郡商业,盐、茶、木、质铺四者为大宗。茶叶六县皆产,木则婺源为盛,店铺几遍郡国,而盐商咸萃于淮、浙。        ──顾炎武《肇域志•江南十一•徽州府》

材料二  当时在某些生产部门出现了不同于封建生产关系的新型的劳资关系。不少徽商恰恰成为新生产关系中“资”的一方。……徽商崛起后,竭力扭转“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明代初期对商人在服饰、住房、交往、子女参加科举等等方面均有一系列限制规定,决不允许突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等级限制又是在长三角首先被徽商冲破。……明后期,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人们纷纷冲破封建礼法的等级限制,享受他们原来所不能享受的生活。徽商对这股奢侈之风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摘选自王世华《明清徽商是长三角兴起的重要力量》

材料三  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也包括主动被动地“捐帑”、“报效”。其费占其利润比例,有人估计约不低于40%。……他们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徽商除了在其家乡广建县学私塾、宗庙祠堂、助学恤贫外,经商之地也“乐助公益”,尤以救灾恤贫、修桥铺路、助建书院寺庙等最为突出。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徽商商业经营的主要特点。(4分)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明清商帮是中国近世社会转型的助推器。”这一观点进行评述。(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22.(13分)列宁曾说,“唯心主义是生长在人类智慧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而宗教就是唯心主义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神学统治的年代,盲目信仰、禁欲主义成为至上的美德和追求,人类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生活。

──张成岗《从神本到人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解读》

材料二  马西莫•菲尔波精辟地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辉煌,成为数十年间杰出的艺术家们荟萃的中心,如果没有教会的大量订货和教皇与红衣主教们用之不竭的消费,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些都是最重要的社会前提之一。”

──欧金尼奥•加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材料三  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

——彼得伯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

材料四  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欧洲人的精神世界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辉煌的社会前提。(4分)

(2)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宗教题材的艺术品”在立意上有何新变化。(4分)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主教会及其神学”遭到“怀疑及反感”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宗教在这一时期的社会转型中历史作用的变化。(5分)

23.(1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为赢得更多的国际空间,先后提出了“一边倒”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框架中最核心的方针。它的形成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国际关系密切相关。当时的国际关系有两条线索:一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是冷战的开始与两大阵营的形成。这使中国不能置身局外,中间道路难以行得通,“一边倒”就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国际背景下酝酿形成的。

——丁明《战后国际关系与我国建国初“一边倒”方针的形成》

材料二  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把和平共处的思想具体化为五项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中国政府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提出来的。

——宋晓芹《从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到维护世界的多样性》

材料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在亚洲诞生,是因为它传承了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4个“互”字、1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                      ——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一边倒”方针提出的“复杂的国际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践意义。(5分)

(2)据材料二,概括回答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这一原则的指引下,新中国进行了哪些外交实践? (4分)

(3)据材料三,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制定、调整和发展的基本认识。(2分)

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司法改革是俄国近代化改革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4年11月20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新章程规定,所有人都在同一法院,依照同一法律,遵照同一司法程序受审;同时,仿效英法实行公开陪审制,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实行无等级审判、原告和被告双方律师进行公开辩论,实行审判的公开性,法官的独立性。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代之以公开的独立于行政的和有陪审员的审判制度。……但农村还保存着按习惯法进行审判的乡法院,乡法院掌握在地主手里,继续对农民实行体刑。                                        ——刘祖熙《改革和革命》

材料二  1864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实施的司法改革被誉为大改革中最为成功的改革。改革创建了以欧洲司法模式为蓝本的新司法体制,司法独立、审判公开、辩诉原则、陪审团审判、律师制度等全新的制度和理念引入俄国。司法改革为俄国法治国家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晚期帝俄经济及社会的转型。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与帝俄晚期法治国家建设》

材料三  当西方朝社会现代化大步迈进的时候,俄国却反映迟钝,好像处于停滞的状态……只是到国际霸主地位受到沉重打击后,俄国统治者才稍微清醒过来,勉强的开始第二次学习西欧,一只脚跨入现代化的门槛,不过是变了态的、畸形的现代化。

——夏诚《世界现代化史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俄国司法改革的主要特点。结合材料二,概括指出司法改革对俄国的深远影响。(6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俄国“一只脚跨入现代化的门槛,不过是变了态的、畸形的现代化。”的理解。(4分)

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李时珍是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世称“医中之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时珍,字东壁,蕲州人,父言闻,世孝友,以医为业,王侯重之,……年十四,补诸生(秀才);三举于乡不第,发愤读书,十年不出户阈,经传子史声律农圃星卜佛老稗说,莫不倍究。                    ──光绪《蕲州志》卷三十七《艺文志•李时珍传》

材料二   旧本玉石水土混同。诸虫鳞介不别,或虫入木部,或木入草部。今各列为部,首以水火,次之以土,水火为万物之先,土为万物母也。次之以金石,从土也。次之以草谷菜果木,从微至巨也。次之以服器,从草木也。次之以虫鳞介禽兽,终之以人,从贱至贵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材料三  至顺治间,钱塘吴毓昌重订付梓,于是,业医者无不家有一编,《明史•方伎传》亟称之盍集本草者,无过于此矣!

──光绪《蕲州志》卷十《著述志•〈本草纲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影响李时珍走上从医之路的主要因素。(3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李时珍《本草纲目》的创新之处。(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本草纲目》在中国古代医药学发展上的重要地位。(3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