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历史模拟题

高考历史模拟考试卷(含答案)

编辑:

2016-05-17

41.(12分)历史数据包含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部分朝代人口数据表

公元前220年(战国末年)估计2000万人 。

2年(西汉元始二年〕 5959万人。

220-265年(三国时期) 767万人(魏、蜀、吴人口相加)。

280年(晋太康元年)1616万人。

581--600年(隋开皇年间)约4450万人 。

740年(唐开元二十八年) 4844万人 。

755年(唐玄宗天宝14年)全国有户891.4709万,总人口5291.9万。

764年(唐代宗广德2年)全国有户293.3125万,总人口1690万。

13世纪初,宋、金、西夏、大理及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合计已超过1.2亿。

1290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 5883万人。

1393年(明洪武二十六年) 6054万人。

1651年(清顺治八年) 1063万人。

1741年(乾隆六年) 14341万人。

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 30148万人。

1834年(道光十四年) 40100万人。

分析《中国古代部分朝代人口数据表》,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古代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  示例一:战国至西汉、晋至隋朝人口急剧增长,汉末至三国、唐朝安史之乱后、明清之际等时期人口急剧下降。(3分)

说明:战乱分裂破坏社会经济,统一稳定推动社会发展。(3分)

示例二:13世纪初,宋、金、西夏、大理等人口合计增长较快。(3分)

说明:民族融合和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3分)

示例三:清初至鸦片战争前期,人口持续增长。(3分)

说明:中国小农经济、农耕文明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经济政策的调整完善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3分)

【解析】考点:本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历史小论文(观点类)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就本题而言,既可以提取信息战国至西汉、晋至隋朝人口急剧增长,汉末至三国、唐朝安史之乱后、明清之际等时期人口急剧下降。也可以提取信息13世纪初,宋、金、西夏、大理等人口合计增长较快。不管选择哪一种观点,论述时都要言之有理。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汉族及其他民族不堪其苦。……

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通过对汉文化和汉族发展史的了解及与本民族现状的比较,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采。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材料二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9分)

【答案】

(1)原因: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尖锐;孝文帝对汉文化敬佩和仰慕;与汉族的经济文化相比,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6分)

(2)影响: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促进封建社会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文化的相互影响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9分)

【解析】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影响。(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汉族及其他民族不堪其苦”“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原因。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促进封建社会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文化的相互影响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

46.【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主制乃世间之最崇高者,国王不仅是上帝在尘世的代理,而且高居上帝的御座,甚而因上帝之名被尊为神……《圣经》里是把国君比作神,明确地把他们的权力与上帝的权力相提并论。国君正被比作一家之长。一位国王乃名副其实的“一国之主”,是其臣民的政治家长。……臣民在议会(不过是国王的首要议事机构和工具)里所恳请之法律,只能由国王在议会的建议下制定。国王制定日常法令,推行他认为合宜的法令,并非出自议会或哪个等级的建议,没有国王的权威参与其间,议会无权制定任何法律或法令。

——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对议会的演讲》 (1610年)

材料二  良好的政府必定有一以贯之,堪与一种哲学体系相媲美的观念。所有的举措必定是深思熟虑的,举凡财政、政治和军事,惟须朝向一个目标,即国家强盛,国势昌隆。如此一种体制只能源于一个人的头脑,此人非君主莫属。

君主是国家另一公仆。他有优厚之报酬,是为了维持职位之尊严,而且人们要求他为了国家的利益干练地工作,最起码要密切关注最重大的问题。

一个人如为其同等的人推许为杰出人才,这是希望他应该为他们服务。这些服务包括法律的维持,司法的严格执行……这个君主有责任重视农业,使商业和工业受到鼓励。他是一个应该时常警惕国家敌人行动的终身哨兵。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政治典范》(1752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詹姆斯一世演讲的主要目的。(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腓特烈二世与詹姆斯一世观点的异同。(9分)

【答案】  (1)鼓吹君权神授,目的是为了较强国王的权力;国王不受议会的约束,君主在国家政治和议会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制定法律的权力在国王而不在议会。(6分)

(2)同:都是君主制,都强调君主在国家中的核心地位。(3分)异:詹姆士二世强调君权神授,国王的权力不受任何约束,国王是来管理臣民的;腓特烈二世认为君主是国家的公仆,是为了整个国家富强而服务的。(6分)

【解析】考点:詹姆士一世的思想和菲特烈二世的思想。(1)从材料“国王不仅是上帝在尘世的代理,而且高居上帝的御座”可以看出詹姆士一世主张君权神授,极力加强君主的权利,从材料“臣民在议会(不过是国王的首要议事机构和工具)里所恳请之法律,只能由国王在议会的建议下制定”可以看出其认为王权高于议会的权力。国王具有立法权。(2)从材料“如此一种体制只能源于一个人的头脑,此人非君主莫属。”也可以看出腓特烈二世也主张君主制,但是认为国王是“君主是国家另一公仆。”,“他为了国家的利益干练地工作”。

47.【20世纪战争与和平】(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陆军实力之总数不应超过10万人,军官及补充部队在内,并应专为维持领土内之秩序及边界巡查之用。

德国之强迫普及(即普遍)征兵制应予废止。德国陆军仅能以志愿服役者募集组成之。莱茵河之东50公里一线之西,在德国领土内之要塞工程、堡垒及陆地要塞均应解除武装,并拆卸之。

……德国之海军军力不得超过……战斗舰6艘,轻型巡洋舰6艘,驱逐舰12艘,鱼雷舰12艘……其中不应包含任何潜水艇……在德国建造及获得之任何潜水艇虽为商务之用,亦应禁止。

——《凡尔赛和约》

材料二  国防部队中的服役系以普通兵役为依据。德国和平(时期)陆军……由12个 军团和36个师组成。(注:当时德军每个陆军师的编制约为1.4万人)每一个德国男 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凡应服兵役者,遇下动员令时,应听从国防军调遣…… 战时和遇特别紧急状况时,德国国防部长受权可以扩大应尽兵役义务的德国男子的 范围。

——《德国兵役法》(1935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简要指出材料二出现的新变化。(9分)

(2)结合所学知识,提出造成这些情况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6分)

【答案】  (1)变化:德国陆军总数由不得超过10万人变为实际上不受限制;由志愿服役制变为普遍义务兵役制;由维护国内秩序和巡查边界扩大到可用于战争。(9分)

(2)背景:德国法西斯上台,积极扩军备战;英国等西方国家对德国采取了容忍态度。(4分)影响: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2分)

【解析】考点:一战后对德国的约束。(1)从材料“陆军实力之总数不应超过10万人”、“仅能以志愿服役者募集组成之”、“在德国领土内之要塞工程、堡垒及陆地要塞均应解除武装,并拆卸之”可以看出《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做出了严格的限制,但是在材料二中,“国防部队中的服役系以普通兵役为依据”、“应服兵役者,遇下动员令时,应听从国防军调遣”可以看出对的德国的约束已经名存实亡。(2)这一变化的背后体现的是德国法西斯化并逐渐的为新的战争做准备,最后,德国成为了二战的欧洲策源地。

48.【中外历史人物评价】(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同治年间的中国沿海城市,如果你爱一个年轻人,就让他去学洋务;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学洋务。1867年,因父亲突然去世而陷入家庭困境的严复跨进福州船政学堂。后又被作为海军军官学生派遣出洋,曾入英国格林尼茨海军大学学习。回国后,担任北洋水师学堂总负责人。因不是科举正途出身,始终无法施展抱负。

为了改变这一尴尬的现状,从1885年至1893年,已任北洋水师学堂校长并官居从四品的严复,四次返乡参加乡试,四次落第。1894年的战争,严复体验了海军倾覆和割地赔款的耻辱,写下了《论世变之亟》,并开始翻译《进化论与伦理学》,进而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被时人誉为“西学圣人”。

——摘编自赵柏田《帝国的迷津》

请回答: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如果你爱一个年轻人,就让他去学洋务;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学洋务”。(6分)

(2)据材料说明严复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

【答案】

(1)理解:兴办洋务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洋务人才非常缺乏;在科举仍占统治地位的中国,洋务遭到顽固守旧势力的鄙视和排斥。(6分)

(2)转变:由追求科举功名到宣扬维新思想。(3分)

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进步思想的影响;科举之途的无望(来得的个人经历及品质)。(任答三点即可得6分)

【解析】考点:严复。(1)兴办洋务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洋务人才非常缺乏,所以说“如果你爱一个年轻人,就让他去学洋务”;在科举仍占统治地位的中国,洋务遭到顽固守旧势力的鄙视和排斥,所以“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学洋务”。

(2)依据材料可知,严复从四次返乡参加乡试到翻译《进化论与伦理学》,进而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可见其思想经历了由追求科举功名到宣扬维新思想的转变过程。第二小问从政治、经济、思想、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转变的原因。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考历史模拟考试卷,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考试题(带详解)

高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2016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