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模拟题

2012年湖南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编辑:

2012-05-14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与生存的区别在于,生活需要文化和艺术作为精神食粮,生存专注于接近动物性的需求,如躲避天敌、寻找猎物。

B.人类社会形态逐步成熟,人们对生活的渴望也逐步加大,这是促使文化和艺术成熟、发展的根本动力。

C.人类拥有高智商,而且数量庞大,生存之外又有太多太多的需求,这差不多是造成今天所有生态不平衡的终极原因。

D.人类已经完全掌握了通过现代科技去改善自然、生态,包括拯救那些可怜的小动物们的技术,这是毋庸置疑的。

13.作者认为“生活,才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对幸福感的需要,对文化和艺术的拥有,这是世上任何其它物种所不具备的能力。

B. 那些过于专注于生存的动物性需求的追求,在人类看来都是低等的,缺少意义的。

C.“生活”的发明,人类放低了生存的意识,从而促使了人类精神世界和意识形态的转变。

D.人类“发明”了生活,这让作者感到人类的真正伟大,不禁由衷地赞叹。

14.文章说“人类再也不能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去看待这个世界上生存着的万物了”。请分条概述其原因。

答: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我与陈省身先生的初次见面,那是在1986年。

之前,我在巴黎雪夫汉街十一号的邻居伯冉(Berger)①曾十分真诚地告诉我,“陈省身先生是大数学家,而我只是小数学家”,他还告诉我曾有一位日本的书法家写了一幅“天下第一”的中文牌匾送他,他不知其意,挂在客厅,后来有中国人来做客,告诉他意思,伯冉大笑取下,说,所幸来的人都不识汉字。回国后,我告诉陈省身先生这件事,陈先生说:“他太谦虚,很杰出的数学家,至于大、小嘛,嗯,大体如此吧。”对于一位位居数学峰巅的人,陈省身有着孔子“当仁不让”的担当精神。他决无丝毫的轻忽其他数学家之意,而数学上的‘<’或‘>’这样的符号,那是真实的存在。

日与先生熟稔,我的疑问也越来越多。

我问:“人们对大师之产生各有所说,你做何解?”

陈省身:“一半机遇,一半天赋?”

我问:“努力其无用乎?”

陈省身略停数秒钟,然后出人意外地回答:“每一个人都在努力,与成为大师是关系不大的,成功和成为大师是两回事。”这真是妙语惊人,而且越想越使人钦服,非大师不可作如是说。与此相应的问题,见于一次某记者对陈省身的采访。

记者:“大师是怎么出现的?”

陈省身:“唔——大师,大师——唔。”先生支支吾吾不知怎样才能使这位十个智者也回答不完问题的提问者满意。

“冒出来的。”在旁听得不耐烦的我真是冒出了一句妙语。

陈省身先生大为赞赏:“对,范曾说得‘好极了’,冒出来的!冒出来的!”

那记者的眼中露出了不解、茫然。

以我之体会,大师必具条件有三:智、慧、灵。智,不光是好学可得,这并不有悖《中庸》“好学近乎智”的结论,好学者,只是“近乎”,而达到峰巅的“近”,宛若奥林克匹运动会短跑冠军刘易斯的成绩,恐怕得等一个世纪的努力才能打破。以此知这“近乎”不是“等于”。而慧,则是来源于先天之根性,有智矣,有慧矣,而无灵,亦不足为大师,灵者,似有似无的感悟也,忽焉近在睫前,忽焉远在天边,灵者,如梦幻、如泡影,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灵者,迅捷而来,迅捷而去,绝对留不下一丝痕迹。而灵,绝对是古往今来一切大师不可或缺的光照,它是物质的存在?还是精神的本体?灵,如晨曦清露、中夜细霰,远望之有,谛视之无。它浸润着慧智之域,带给人们天心月圆、花开满枝的胜景。

陈先生为天津的少年们曾题“数学好玩”,这句话如出自平常人之口,那是索然无味的。而出自陈省身先生之口,那就包含了他的无限深情和他投身其中70年的漫漫求索。

在他93岁高龄之后,他每天早晨四时起床,要解一个什么世界难题。而且他对下一世纪的数学家们提出新的难题,为此他作了一场令人感佩的讲演,他的思维如静影澄璧,清晰而透彻,闪烁着青年人一般的好奇心和创造欲,在人类的历史上,还不曾有第二位数学家像陈省身先生一样,表现出岁老弥坚的弘毅精神和不屈意志。然而这是苦役般的劳动吗?非也!——“很好玩”。

什么是天才?尼采有云:“若狂也、若忘也、若游戏之状态也、若万物之源也、若自转之轮也、若第一之推动也、若神圣之自尊也。”这七点今正可验于陈省身先生之生命。“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孔子语),陈省身已为人瑞,犹作登数学奇峰之旅,非“狂者进取”而何?“狷者有所不为”,对世上异端怪说,疾恶如仇,有学生杨君持种种特异功能之书,呈于先生面前,先生大怒,推扔满地,下逐客之令,狷介之性时有令人骇异者。对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垃圾,绝对横扫,毫无商量。我告诉他:“您做得对”。陈先生说:“你认为这样是可以的?”我说“当然!”陈先生谈话,有时滔滔不绝,有时要言不繁,全看其性质而定。最简洁的时候,往往是十分严重的问题,斩钉截铁,不假任何题外的修饰。有一次我邀陈省身先生和杨振宁先生于东艺楼我的画室小坐,谈得正高兴,走来几位物理学的博士生,滔滔不绝地向杨振宁先生问物理疑难,我听不懂,但从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上判断出他们的语无伦次。从杨先生不太屑于回答的神态上,看出大师的忍耐力。正好坐在旁边的轮椅上的陈省身先生大不耐烦,举起左手,“别问了,你们成不了爱因斯坦”。可见我的判断不错。后来我问陈先生发脾气的原因,他说其中一人既愚蠢而又狂傲,“这样不可以,振宁不会愿意回答这些问题的”。还有一次在叶嘉莹先生的八十大庆上,有一位老而不重的先生于讲坛上訾议无状,信口雌黄,直呼陈省身、杨振宁先生之名而有并驾齐驱、共赴绝域之概。陈省身先生高举左手作狮子吼:“打住!我们老年人就是要少说话!”以上是我见到的陈翁三怒,这三怒非“神圣之自尊”而何?

(节选自范曾《大丈夫之词·何期执手成长别》有删改)

【注】①伯冉(Berger):法国数学研究所前所长。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