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模拟题

2016年北京房山区高考二模语文试题与解析

编辑:

2016-05-21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视夫薄是科而不为者薄:轻薄

B.往往靡岁月,耗神明靡:耗费

C.为羞其晨昏,而以书库托焉羞:供应(食物)

D.而上不必悬盗以为的也的:目的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其视夫薄是科而不为者有为之而不如其不为者

B.汉、唐之取士也,与古近又虞其家之贫

C.其于古可仰而冀也天下有不为而贤于其为之者

D.而上不必悬盗以为的也安知其不为者之不含笑以待也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书》文取士,士颇多贤,其流未可卒非。

以《四书》文选拔人才,考中的有很多是贤才,对他们恐怕不能轻率否定。

B.吾不敢谓荐辟策试之足以尽天下士也。

我不敢说荐举、征辟和科举考试就能把天下的人才收罗一空。

C.出身后重欲云云,则嘘唏服臆,忽忽老矣。

等到做官后,再想要如何如何,却已叹息不已、胸怀郁结,感叹衰老了。

D.不为而不成,其可为者自在也。

不做就不成功,那么做这件事的人就会感觉轻松自在。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写韩愈虽靠词赋中进士、但惭于词赋重古文,意在表明自己推崇古文的思想。

B.宋以后八股文兴起,士既非此不进,可一旦考中,则只有叹息,仍表明对古文的推崇。

C.全文主旨在于勉励黄生要坚持自己的志向,重视古文道统,学好古文。

D.在勉励黄生的同时,也充分反映了作者对科举考试的八股文及古文的极力推崇。

12.下列有关文中信息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一篇“赠序”,这种文体,一般用于亲朋好友间,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B.韩愈是宋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他倡导 “古文运动”,主张文道合一、务去陈言。

C.袁枚,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主要作品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

D.“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总称,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13.请把文中的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生自揣不能一雪此言,且不宜为古文;吾望于生者厚,故反吾言以勖之。

14.简答题(4分)

文章结尾引用孟子的话:“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荑稗,tí bài,即“稊稗”。 稊:象稗的草,结实如小米;稗:稗子,一种田间有害杂草)。请简要回答作者在文中引用这句话的目的?

三、本大题共4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8题。

哀郢(其一)

陆游

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

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离骚未尽灵均恨②,志士千秋泪满裳。

注释:①公元1166年,陆游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而被罢黜回乡。在家乡穷居四年后于公元1170年出任夔州通判。初夏,他从家乡出发,九月过荆州(今湖北江陵,为战国时楚故都郢,)写下此诗。②灵均:屈原的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是说楚国远承商周两代的王业,国运由来久长,在发展鼎盛时期,曾和齐晋结盟,对抗强秦。

B.颔联说当年章华台上的歌舞,早已寂寥无声,但是云梦泽风烟迷蒙,苍茫阔大,气象依旧。

C.颈联想象当年郢都宫殿野草滋蔓,雁群时时飞起;被盗掘的荒坟野冢,成了狐兔藏身之所。

D.此诗以叙述起笔,以抒情落笔,中间两联写景,在对历史的追忆和景物的描写中抒发炽烈的情怀。

16.本诗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⑴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欧阳修《生查子》)

B.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

C.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

D.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⑵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2分)

李煜《虞美人》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表达感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7.陆游的诗《哀郢》和《书愤》都运用对比和用典的手法来抒发情怀,请你结合诗句从对比或用典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有何不同?(6分)

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

对比手法是古诗文常用手法之一。王安石在分析了“志、力、物”后,对人们的两种做法进行了对比:“然力足以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诗经·氓》中的“,”,在婚后女子行为无偏差和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对比中让女子对男子非常失望。而《窦娥冤》中好人和坏人不同命运的对比:“,”让窦娥对天地提出了控诉。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