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上海高考 > 上海高考生物

2016高考生物最易混淆知识点

编辑:

2016-06-06

21.层析液与解离液

层析液: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所用的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这样,几分钟以后,叶绿体中的色素就在扩散的过程中分离开来。

解离液:解离就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该药液称解离液,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所用的解离液是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的1:1混合液。

22.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光合速率:光合作用的指标,通常以每小时每平方分米叶面积吸收CO2毫克数表示。

光能利用率:指植物光合作用所累积的有机物所含能量,占照射在同一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比率。提高的途径有延长光合时间、增加光合面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光合作用效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中所含有的能量与光合作用中吸收的光能的比值,提高的途径有光照强弱的控制,CO2的供应,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

23.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呼吸作用:生物体细胞中的有机物在细胞中经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或其他产物,并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也叫细胞呼吸或生物氧化。

有氧呼吸:细胞呼吸的一种类型,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出CO2和H2O,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通常讲的呼吸作用即指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细胞呼吸的一种类型。一般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24.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原代培养:在动物细胞培养中,将动物的组织取出来后,先用胰蛋白酶等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配制成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浮液,再将该细胞悬浮液放入培养瓶中,在培养瓶中培养。这个过程称为原代培养。也有人把第1代细胞的培养与传10代以内的细胞培养统称为原代培养。

传代培养:细胞在培养瓶中贴壁生长。随着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培养瓶中的细胞越来越多,需要定期地用胰蛋白酶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下来,配制成细胞悬浮液,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培养,这称为传代培养。

25.初级代谢产物与次级代谢产物

初级代谢产物:指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素等。在不同的微生物细胞中,初级代谢产物的种类基本相同。

次级代谢产物:指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对该微生物无明显生理功能,或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抗生素、毒素、激素、色素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不相同,它们可能积累在细胞内,也可能排到外环境中。

26.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生长素:一种植物激素,即吲哚乙酸,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细胞伸长)等作用。

生长激素:一种人或动物的激素。由脑垂体前叶分泌,是一种蛋白质,具有促进人或动物生长的作用。

生长因子:某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但自身又不能合成的微量有机物。主要是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是微生物的五大类营养要素之一。一些天然物质,如酵母膏、蛋白胨、动植物组织提取液等可以提供。

秋水仙素:一种从植物秋水仙中提取出来的生物碱,能诱发基因突变,在细胞有丝分裂时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27.雌激素、孕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的类固醇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卵子的生成,激发和维持雌性的第二性征和正常的性周期。对机体代谢也有明显影响。

孕激素:由卵巢分泌的类固醇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等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

促性腺激素:由垂体分泌。主要作用是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28.侏儒症与呆小症

侏儒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特征是身材过于矮小,一般不超过130cm,智力正常。

呆小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特征除身材矮小外,最明显的是智力低下。

29.中枢神经(系统)与神经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指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包括脑和脊髓。

神经中枢: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体的某一项生理活动,这部分结构叫神经中枢,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

30.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2:效应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诱导产生更多的效应T细胞,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还能增强其他有关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干扰素:效应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抑制病毒增殖,保护细胞不受病毒感染。

31.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无性生殖细胞:其产生不经过减数分裂,无性别之分,发育成的后代也无性别之分。无需经过两两结合,就能发育成新个体。如根霉产生的孢子。

有性生殖细胞:其产生需经减数分裂,有性别之分,如精子和卵细胞。需经过两两结合,形成合子,才能发育成新个体,后代有性别之分。但有些不经过两两结合也能发育成新个体。如蜜蜂中的雄蜂就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的。

32.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核苷:由含氮碱基与五碳糖(核糖或脱氧核糖)结合而成的化合物。与核苷酸的区别为不含磷酸。

核苷酸:由含氮碱基、五碳糖与磷酸三者组成的化合物,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因含糖的不同,可分为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酸可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氨基酸:含氨基的有机酸,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人体中的氨基酸又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33.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遗传信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密码子:遗传学上把信使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作一个密码子。

34.质体与质粒

质体:植物细胞质中的一类细胞器,具双层膜,依其所含色素不同,可分为白色体(不含色素)、叶绿体和有色体。

质粒: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是细胞染色体外能自我复制的很小环状DNA分子,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其能“友好”地借居在宿主细胞中,一般来说,它的存在与否对宿主细胞生存没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复制只能在宿主细胞中完成。

35.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相互交配或结合而产生杂种的过程。

自交:雌雄同体的生物同一个体上的雌雄交配。一般用于植物方面,包括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遗传学上把基因型相同的两个个体相交也称为自交。

测交:遗传学研究中,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交配,用来测定杂种子一代基因型的方法。

回交:两个具有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杂交,所得的子一代继续与亲本相交配的一种杂交方法。

36.单倍体与多倍体

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其体细胞中可能含有一个或多个染色体组。

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体细胞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37.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与性状分离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在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在杂种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8.等位基因、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等位基因:遗传学上把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39.DNA分子杂交、植物细胞杂交

DNA分子杂交: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两种生物的DNA分子单链放在一起,如果这两个单链具有互补的碱基序列,那么互补的碱基序列就会结合在一起,形成杂合的双链分子。这种方法称之。

植物体细胞杂交:用两个来自不同植物的体细胞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并且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方法。

40.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诱导酶与组成酶

限制(性内切)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中,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能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

DNA连接酶:把两条DNA链末端之间的缝隙“缝合”起来的酶。

诱导酶:微生物体内的一种酶,当环境中存在某种物质时才能合成的酶,用于代谢的调节。

合成酶:微生物体内的一种酶,在微生物体内一直存在,其合成只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41.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的关系。如地衣。

寄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对一方有利(从对方身上获取养料,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对另一方不利的关系。

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由于要求的生活条件相似,彼此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的关系。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考生物最易混淆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盘点2016年最新高考生物核心知识点

上海2016年高考生物复习计划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