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语文 > 高考语文试题

山西省曲沃中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阶段性考试试题(附答案)

编辑:

2015-11-02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C【解析】曲解文意。该项有效信息在原文第③段开头一句“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说明了他们没有“取得重大突破”。

2、B【解析】以偏概全。具有“狂怪奇崛、傲视万物的强烈个性”的是徐渭,除了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外,其他画家的成就也不可忽视。

3、B【解析】A.“只是……没有”说法绝对化,原文第①段说的是“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C.张冠李戴,“用水墨的干湿浓度和渗透表现花叶的技法”是他自己的创新。D.张冠李戴。根据原文第②③段内容,一开始,“吴门四家”主要是“延续宋、元文人画传统,并无根本突破”,直到他们的弟子才有了根本性突破。取得最高成就的是他们的弟子,尤以徐渭为代表。

二、(一)文言文阅读

4、B【解析】亡:逃跑。

5、D【解析】通读上下文理解大意,再抓“攸”“泪”“衣”“左右”等词断句。

6、C【解析】原文中并没有说陈宜中嫉妒骆攸。

7、(1)(骆攸)逐渐长大,跟随其同乡人孟先生学习,孟先生的弟子常常有一百多人,但孟先生唯独指着骆攸说:“这不是个平凡的孩子。”(“稍”“恒”“判断句”,各1分,大意2分。)

(2)陈宜中认为骆攸长久地待在军队中,熟悉军中事务,每次遇到大事都咨询、访问骆攸之后才开始施行,骆攸也尽心辅佐他,把自己的想法全都告诉他。(“知”“咨访”“赞”,各1分,大意2分)

二、(二)古代诗歌阅读

8、①诗坛地位,无人可比。“白也诗无敌” 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飘然思不群”是对上句的说明,是说他之所以“诗无敌”,就在于他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③诗的风格,清新俊逸。“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

9、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2分)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作者遥望南天,惟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惟见远处的树色,又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好像“春树”、“暮云”,也带着深重的离情。两句诗,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情思。(3分)(表现手法也可以从虚实结合、联想想象等方面回答)

10、(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11、(1)答E得3分,答B得2分,答A得1分,答CD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本题不给分。(A项,卢作孚创办民生航运公司的原因是长江上游的航运被外国公司垄断,说外国船只横冲直撞,气焰嚣张无依据。C项,“一律采用”过于绝对,因为这不包括最重要军用物资和不宜拆卸的大型机器设备。D项,“中国战后”不对,应为“乡村建设”。)

(2)①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的方针,使民生公司的航运业务从嘉陵江扩展到长江;②化零为整,逐步控制长江上游航运;③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及海外都建立分支机构,使民生公司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3)①精心设计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②把北碚建成生产发展、文教事业发达、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③以北碚的实验作为“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①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爱国者:提出“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强国宏愿,动员民生公司员工英勇抗战;②脚踏实地、勇于实践的实干家:创办民生实业公司,致力于北碚乡村建设;③具有现代意识的改革家:认为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要求是建立良好秩序,注重基础建设,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④目标高远,不懈追求的理想主义者:把实现个人理想和改造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答出一点2分,两点5分,答出三点8分;给满8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A【解析】时不我待: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13、C【解析】A项句式杂糅;B项语序不当,偷换主语,可以在最后一个分句前加“使之”;D项成分残缺,句末应加“多方面优惠服务”;

14、D【解析】从首句看,这一语段的话题是介绍岳麓书院。首句先介绍了其悠久的历史,那么接下来,自然就是介绍书院功能的句子,非③莫属;再接下来,就要介绍书院的总体格局,只能由①担当;接着是介绍书院的具体建筑,先说主体,就轮到④;接着由主体到部分,专说讲堂、斋舍,轮到⑥;再做一些整体概述,由⑤担当;最后说整个书院给人的感受,由②完成,至此答案就顺理成章的选出来了。

15、①所以这里生产的纸被称为“宣纸”

②由于宣纸有易保存、不褪色等特点

③宣纸除了题诗作画外

16、网络发起拒绝浪费的“光盘行动”,网友及媒体纷纷响应,众多志愿者进行实地宣传。(每一分句的内容为一点,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4分;字数符合要求,给1分。)

五、写作(60分)

1、分析:这是一篇故事类材料作文。故事中有老者和年轻人。他们围绕“珍珠”展开了思维碰撞。这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他们的比喻义,“沙子”指的是普通人,“珍珠”指的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此题在审题时要注意年轻人的“疑问”,也就是说要注意思辨性:珍珠固然能引人注目,但沙子就不需要吗?也就是说,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强调做“珍珠”的重要,也要说一下“沙子”的意义。

2、审题立意:追求成功,出类拔萃,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即使成不了珍珠,也自有其不容抹杀的价值——平平淡淡,在平凡中活出自己的精彩,也是值得尊重的。

【参考译文】

骆攸字君实,楚州盐城人。在他三岁时,他父亲把家迁到镇江。(骆攸)逐渐长大,跟随其同乡人孟先生学习,孟先生的弟子常常有一百多人,但孟先生唯独指着骆攸说:“这不是个平凡的孩子。”景定元年,骆攸考中进士。李庭芝镇守淮南,听说了他的名声,征召安置他在自己的幕府中。

骆攸才思清丽,当时的文人很少有赶得上他的。他性情沉稳安静,不苟且求人了解自己,每当属吏们来到官署(议事的地方),宾主欢聚一堂,骆攸独自沉默不发一言。有时在府中宴饮,他坐在酒席间,整日姿态矜持庄重,不曾有一点希求苟合的意思。等到考察他的政务,都治理得很好,李庭芝更加器重他,即使自己调任也不让他离开自己,骆攸在李庭芝的幕府中三次升迁至主管机宜文字。咸淳十年,李庭芝管辖淮东地区,提拔骆攸为参议官。德祐元年,边境战事危急,李庭芝幕府中的属吏大多逃跑,只有骆攸等几个人没有离开李庭芝。李庭芝把他的名字上奏给朝廷,朝廷任命他为司农寺丞,他多次升迁至宗正少卿兼任起居舍人。

二王逃到温州,骆攸与苏刘义追随跟从他们,派人召陈宜中、张世杰等人来到温州,于是共同在福州拥立益王为帝。骆攸后升迁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陈宜中认为骆攸长久地待在军队中,熟悉军中事务,每次遇到大事都咨询、访问骆攸之后才开始施行,骆攸也尽心辅佐他,把自己的想法全都告诉他。不久骆攸参与议事和陈宜中意见不合,陈宜中让言官弹劾并罢免了他。张世杰责备陈宜中说:“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还动用台谏大臣来弹劾别人?”陈宜中惶恐,急忙召骆攸回来了。

当时君臣流亡在海边,许多事情疏忽了,杨太妃垂帘听政,与群臣说话时依然自称奴。每到朝会时节,骆攸端正笏板庄重地立于一边,俨然像过去上朝一样,或者有时在奔行路途中,骆攸凄然落泪,用官服擦泪,衣服都被沾湿了,身边的人没有不悲痛的。在井澳遭遇大风,益王因为受惊生病去世,群臣都想要离去。骆攸说:“度宗皇帝有一个儿子还活着,将把他置于何地?古人尚且有凭借一支军队和方圆十里之地复兴国家的,现在百官有司都具备,有士兵数万人,上天如果不想灭绝宋朝,凭借这些难道不可以建立国家吗?”于是与众人共同拥立卫王为帝。皇帝于是任命骆攸为左丞相,与张世杰一同掌管政事。当时张世杰的军队驻守在厓山,骆攸对外筹划战事,在内调度工程,凡是皇帝有所述作,又都出自他的手。

至元十六年二月,厓山被攻破,骆攸跑向卫王的船,而张世杰、苏刘义各自砍断缆绳离去,骆攸揣测不可能逃脱,就拿着剑驱赶他的妻子儿女跳海,随即背着卫王投海而死,享年四十四岁。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阶段性考试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精彩内容请考生持续关注精品学习网。

2016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已经新鲜出炉了,专题包含高考各科第一轮复习要点、复习方法、复习计划、复习试题,大家来一起看看吧~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