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1-23
16.文章第二、三段主要讨论唐代书法的风格,为什么提到刘希夷、张若虚以及李白这三位唐代诗人?(6分)
【答案】①讨论初唐书法的风貌,提及刘、张诗歌,目的在于突出初唐书法家的书法具有初唐时候的时代特点。
②讨论盛唐书法特点,提及李白的诗歌,目的在于突出盛唐书法具有李白诗的无拘无束的特点。
③两处都证明上文“唐代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的观点。使得论说自然严谨。
17.简要分析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
【答案】①首先借孙过庭的抒情理论提出书法是抒情达意的手段的观点;
②其次以张旭、怀素为例阐述盛唐书法的特点。
③最后得出结论: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
18.什么是“盛唐之音”?请从表现形式和内在属性两个方面简要概括。(6分)
【答案】①表现形式:书法、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2分)
②内在属性:无拘无束、不可遏制的情感表达;主调多为世俗的悲欢情感;具有浪漫性、创造性;(4分)
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唉乃声,方不虚此生耳。 —— 张潮(清)
只愿说而不愿听,是贪婪的一种形式。 ——德谟克利特(古希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论点分析:
学会倾听自然,回归自然。
要善于发现和欣赏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活在当下,感知生活的美;做一个有生活情趣,趣味高雅的人。
学会倾听他人,顺利沟通。 在人际沟通中,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只有一方信息的传达,即使在以传达为主的一方,也会因为接受方的不同表现而调整自己的传达方式。因此,无论我们作为表述者还是作为接受者,倾听都是至关重要的。有效倾听的结果(1)倾听可以有效地缓和冲突,化解矛盾(2)倾听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3)倾听有助于实现我们的目的和愿望。
高三年级阶段考试
语文Ⅱ(附加题)
(满分40分,时间30分钟)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3题。(10分)
余观八司马,皆天下之奇材也,一为叔文所诱,遂陷入于不义。至今士大夫欲为君子者,皆羞道而喜攻之。然此八人者,既困矣,无所用于世,往往能自强以求别于后世,而其名卒不废焉。而所谓欲为君子者吾多见其初而已要其终能毋与世俯仰以别于小人者耳复何议于彼哉?
(选自《读柳宗元传》)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
21.《读柳宗元传》的作者是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 (限填人名);柳宗元与韩愈一起倡导了一场文体改革运动叫做
▲ (2分)
22.下列有关“八司马”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王叔文为连州司马 B.柳宗元为永州司马
C.韦执谊为崖州司马 D.刘禹锡为朗州司马
23.本文作者由柳宗元等人的事迹阐明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超过25个字)(2分)
答: ▲ ▲
20.而所谓欲为君子者/吾多见其初而已/要其终/能毋与世俯仰以别于小人者耳/复何议于彼哉?(4分)(而所谓欲为君子者,吾多见其初而已,要其终,能毋与世俯仰以别于小人者耳。复何议于彼哉?)(每处1分,共4分;多画一处线,倒扣1分,扣满4分为止。)
21.王安石(1分);古文运动(唐代古文运动)(1分)(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22.A(2分)(据文章可知,王叔文不在八司马之列。)(二王八司马事件,唐顺宗时主张打击宦官势力、革新政治的官僚士大夫,以王叔文、王伓为首的永贞革新,或称“二王八司马”事件,是一次彗星般耀眼而短促的改革,由于两位旷世文豪刘禹锡和柳宗元深深卷入,使这次改革更加令人瞩目。“二王”指王伾﹑王叔文。“八司马”指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他们在改革失败后,贬韦执谊为崖州司马﹐韩泰为虔州司马﹐陈谏为台州司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韩晔为饶州司马﹐凌准为连州司马﹐程异为郴州司马,俱被贬为州司马,故名。)
23.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自强不息,要有始有终(坚持不懈)。(2分,意思要全面,对即可。如谈到对当时那些有始无终、不能“毋与世俯仰以别于后世”的君子作了无情的嘲讽,给1分。)
参考译文:以我看来,八司马都是世界上非同寻常的人才,被王叔文诱惑,于是落入不义的境地之中。至今那些想要做君子的士大夫,都羞于提起他们,而喜欢攻击他们。然而这八人,已经是困窘了,在世上不被人任用,但是处处都能够自强来谋求自己在后世(和平凡的人)有所分别,而他们的名字最终没有磨灭。然而那些所谓想要做君子的人,我大多都只见到他起初的想法,如果探求他们最终所做的,能够不随波逐流附和世俗来与那些小人有所分别吗?对那八司马又议论什么呢?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官渡之战后,袁曹双方再发生仓亭之战,袁绍再败,两次大败袁绍,曹操威震天下,而袁却元气大伤,已无力与曹抗衡,官渡之战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B.爱罗先珂、赵秀才、方玄绰、N先生、陈士成分别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鸭的喜剧》《阿Q正传》《端午节》《风波》《白光》中的人物。
C.《欧也妮·葛朗台》以极具个性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比如他对拿侬说:“那好,既然今天是欧也妮的生日,你就喝一小杯果子酒压压惊吧。”表面看,他似乎很慷慨,实则反衬他的吝啬。
D.茶馆的房主王利发从他父亲手中接过茶馆,谨遵父亲的话,为人处世,多作揖,多鞠躬,态度谦恭,办事圆滑,但最终还是保不住他的茶馆。
E.《老人与海》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老人梦见狮子,其用意是表现老人从不灰心,力图在狮子身上汲取力量,不断进取,同时在结构上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24.BD(B.N先生是《头发的故事》中的人物;D.房主是秦仲义,王利发是掌柜)
25.简答题(10分)
(1)人们评价说《红楼梦》是由“三个世界”(神话世界、现实世界、理想世界)构成的一个立体的重叠交叉的结构,请加以具体阐述(6分)
答: ▲ ▲
25.(1)神话世界: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顽石,由一僧一道携入红尘,在人间走了一遭,这中间顽石又曾经到过太虚幻境,最后仍被送回青埂峰下,形成一个严密的、契合天地循环的圆形结构;现实世界: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没落过程;理想世界:以大观园女儿国为舞台,逐层展开宝、黛、钗之间的爱情婚姻的产生、发展到悲剧的结局。(一点2分)
(2)试列举哈姆雷特个性影响悲剧命运的事例。(4分)
答: ▲ ▲
(2)他虽然受到人民的爱戴,却并不相信人民,他的社会改革与农民所要求的变革相距甚远;(2分)他欲杀叔父,但迟疑不决,导致悲剧。(2分)(事例准确即可)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传统社会最讲究“圈子”。费孝通早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就提出中国的乡村“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乡亲的交往,全凭相熟度、关系度,好比投石入水的涟漪效应,一圈圈扩展开,愈远愈疏,愈近愈密。
现代社会则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于是应了美国学者弗里德曼的描述: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陌生人保持日常互动,确定彼此边界,必须依赖一系列契约规则,旗帜是教化的道德,底线是强制的法律。
诚然,看病找相熟的医生,求教知识难点找老同学……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则可。泛化开来,奉行“熟人是一宝,关系最重要”的庸俗哲学,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则不可。尤可畏者,是好些官员也盘桓在圈圈内,热衷私相授受。
现代社会的管理亟待新型组织纽带,去“圈子”化,树契约化。斯隆领导下的早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曾久盛不衰,要诀之一即平衡与部下的关系。后人忆述:“要想和他成为真正意义的朋友,那前提就是你先离开通用。”同事中难免有兴趣契合者,但他严格自律,跟所有部属等距离交往,其理由是:“假如我和某些同事有极深的交情,自然会有好恶之分,就会影响我决策的客观性。”
硬件变,软件也须变。在日益成长的契约社会、法治社会里,作为乡土社会、血缘社会遗迹的“圈子情结”还有什么立足之地?
26.依据文本,如何理解“涟漪效应”?(4分)
【答案】运用比喻手法,把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形象的比成涟漪;说明圈子越近的关系越紧密,离圈子中心越远的关系越疏远。
27.文中用“斯隆”的例子有什么作用?(5分)
【答案】斯隆领导通用公司注重与部下关系的平衡;举例论证,正面证明“现代社会的管理亟待新型组织纽带,去圈子化,树契约化”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8.本文作者为什么主张去圈子化?(6分)
【答案】①沉沦于“圈子情节”,会导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使人沦入庸俗。
②圈子情节会影响现代社会的管理决策,会导致决策不客观,甚至私相授受、产生腐败。
③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社会”,是契约社会、法治社会;圈子情节是乡土社会、血缘社会的遗迹,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2016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月月考试题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高三语文试题请继续关注精品学习网高考频道!
相关推荐:
标签:高考语文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