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语文 > 高考语文试题

2016届北京市顺义高三尖子生素质展示语文试卷(带答案)

编辑:

2016-02-14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8题。?

千里靴

多年来,我尤为迷恋童话中的器物,魔力的碗、银灰色的万能咒语、会说话的苹果树……它们神秘之美,在于永远不会被人目睹。《宝葫芦的秘密》是我看过无数遍的电影,没记牢其中的教育意义,但惦念着那件消失的宝物宝葫芦。假设只能拣选一件宝物,我才不要什么会下金蛋的鹅或无所不知的镜子,童年时最令渴慕的,是一双千里靴。我把它套在脚上,追得上雨后的彩虹拱桥。作为乖顺得近于的孩子,这大约体现了内心无声息的反抗吧。记得有一年,和家人去海边度假。白天受了冷落和,觉得父母不爱我,我决定偷偷出走,以伤害自己的方式完成对他们的报复──我忘了,只有他们爱我的前提下,这种报复才是有效的。晚上蹑手蹑脚地爬起来,世界黑得吓人,那种无边的威严使我不得不放弃计划。听到潮声,我趴在窗边,向外张望。夜色中的大海,有着巨兽幽暗而的皮,礁岩仿佛是它换气的鼻孔。我深怀恐惧,唯一的安慰在海平线那端,月亮天使有张镀金的脸。那个晚上,我默默祈祷一双千里靴,送我到任意的彼岸。是的,为我向往的总在彼岸,可我难以跨越眼前的危险。千里靴,千里靴,刀山火海一越而过。斗火龙、战水怪的勇士,总是不能缺一双千里靴借以逃生。如果套上千里靴,我就可以从容跨越重重障碍,跨越挫折和险境,甚至跨越令人不耐烦的成长和生死……然后,让叶芝的诗在墓碑上将我安慰:“现在我可以枯萎而进入真理。”对千里靴的渴望,相当于成长上的苗助长,我借此躲避或巨或微的创痛。童话里,中途打开篮子里的礼物会变成蛇蝎,只有坚持到终点才能获得闪耀的珠宝。我曾想,如果有了一双千里靴,人转瞬就到达终点,不必与自己的好奇心交战,最后作为失败者被惩罚。千里靴把万重山水变成地图旅行,其实是一种急近利的交通工具和行动道具。说到底,千里靴是没有耐心的产物我曾坐在高空,想象飞机就是一双工业千里靴──峰峦、河流和穿插其间的小小村落,但我永远看不见真正的脸和表情,即使拥有俯瞰众生天堂般的视角,我看云卷云舒,依然是形而上中必然的单调。随着年长,我对千里靴的速成神话,抱有了怀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类的理名言,除了是恭维之辞,还是典型的偷懒技巧,希望以一席话的速效省却十年书的苦功,这一席话就是语言上的千里靴。如果对倾听者有所点醒,只应是十年书之后的一席话,面对空白的痴脑,当头棒喝也没用。一个转瞬生死的人被称为夭折,他无权谈论或盛或衰的沿途风景。我越来越崇尚慢的技艺。慢是比常规动作更优雅的一种节奏,就像电影中的慢镜头,会使平凡场景凸现诗意。慢是对时间的漠视,所谓永远,就是慢到极处。千里靴还是我梦寐以求的宝吗?或许像蚯蚓一样缓慢地把土吃进去,才能开辟一条真正为自己所消化的路。或许我这样探讨,有偷换概念之嫌,因为童话人物穿上千里靴的目的,主要为了逃亡。这种目的,速度是第一要义,走马同时想观花,当然是奢侈得危险的妄念。但我当年阅读的怀疑一直沿续为什么扔下梳子变成森林,扔下镜子变成河流,却总是阻挡不了追随而至的魔鬼?既然我们已经穿上了窃取来的千里靴,为什么魔鬼转眼就能离我们如此之近?魔鬼光脚不穿鞋,他凭什么跑得那么快又不流血?千里靴让我隐约怀疑法器的失效,不幸的主人公仿佛是在梦里无望地逃生,精疲力尽地刚刚赶到一个安全地点,不容喘息,追杀的人又来了。千里靴原来的主人是魔鬼。如果魔鬼能一步千里,他不会视千里靴为宝物,如影随形的本领,他自身,需一个外在物如同孙悟空不会把一个能把自己送上天际的东西当宝物,因为他一个就抵达了。如果穿上千里靴逃走时还是被光脚的魔鬼一再追上,那只能说明这是一个失效的宝物,实际功用远非传说中那么神神。如果这是一个失效的宝物,那魔鬼根本不会珍藏,更别提跋山涉水地去追讨。那么为什么,我们已经穿上千里靴,却如此轻易地一再地被魔鬼紧跟呢?我后来才领悟,童话中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恰恰埋藏更深的隐喻。在漫长的灵魂自我建设中,当我一次试图摆脱内心的种种邪念,朝着更美好和澄明的方向行进……每每过程却如此困难,结果却如此失败,我仿佛能感到魔鬼的体重和窃笑。猜对了,穿着千里靴跑得再快、跑到天涯也没用,因为我们身上一直背负着魔鬼,他一伸手,就轻易拍上我们的肩。急近利理名言神神

(分)

C.与快相比,慢更优雅,能使平凡场景诗意。

16.文中说“千里靴是没有耐心的产物

17.作者认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典型的偷懒技巧由。

18.本文写了作者对“千里靴”的认识和态度的几次转变。请分别概括。(6分)

五、本大题共小题,共60分。过150字。 顺义区2016届高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5.11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1.(3分)C(“认识到了……儒学思想的局限”与文意不符,原文是“作出了‘殆无儒’,是‘秦之所短’的判断”)

2.(3分)D(A.“认为人性由两部分组成……伪装的善良”与文意不符,“伪”不是“伪装的善良”;B.“人们希望满足欲望,必会导致天下大乱”与文意不符,原文是“如果顺从性,人就会为满足欲望不择手段,导致道德沦丧、天下大乱”;C.“人能驯化牛马为己所用,证明了人性的伟大”于文无据)

3.(5分)荀子的学说,以孔子的儒学思想为中心(1分),兼融各家所长并加以综合、改造(1分),不仅坚持了儒家的礼治原则(1分),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主张礼治法治相结合(1分),丰富了儒家学说(1分)。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4.(3分)A(墨翟是墨家学派代表人物)

5.(3分)D(“学者大都依附于某社会集团”与文意不符,原文是“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

6.(6分)①“不治而议论”,不任实职,只议论时政等。(1分)

②大都坦率直言,少阿谀奉承。(1分)

③潜心研讨,取长补短,学术有成就。(2分)

④思考内容广泛,没有思想束缚,不断探求创新。(2分)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不分条扣2分。

二、(本大题共小题,

8.(3分)C(既:已经)

9.(6分)①天下能够替韩国报仇的,没有谁比得上汉王。

【评分参考】句式2分,“莫如”1分。

②那孟子难道不想要周天子的子孙称王天下而使诸侯们朝拜他们吗?

【评分参考】句式1分,“王”1分,“朝”1分。

10.(6分)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评分参考】断对2处得1分。断错2处扣1分,扣完6分为止。画//处可断可不断,如果未断不扣分。

11.(3分)C(A.“毫无忠贞之心,更不要谈报韩国之恩、替韩国报仇的事情了”与文意不符;B.于文无据;D.“项籍成功的原因”应为“汉高祖成功的原因”)

12.(6分)①亡去不义 不可不语

②南向

【评分参考】每句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最后一空意思对即可。

三、(本大题共小题,

⑴(3分)C

⑵(3分)C

⑶(3分)A

⑷(9分)①(4分)略

【评分参考】每句2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

②(5分)能够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评分参考】结合词作分析3分,结合阅读积累分析2分。

四、(本大题共小题,

15.(3分)C(A.“因此得不到父母的爱”于文无据;B.“逃避长大”不符合文意,应是“逃避长大的过程”;D.“充满生动的童趣,同时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不符合文意)

16.(5分)因为人们渴望不经过艰苦漫长的追求过程,避免挫折、危险和失败,直接达到追求的目标,所以才幻想拥有千里靴(分(分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17.(6分)可同意,也可不同意。能够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18.(6分)①童年时渴望拥有一双千里靴,能够跨越所有挫折、痛苦和漫长的追求过程,直接到达目标(分(分(分、本大题共小题,共60分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

(50分) 题意、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可得分以上。 二类卷

(分)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可得分以上。 三类卷

(分)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分为基准分,浮动。

四类卷

(240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说明:每3个错别字减1分,重复的不计。字数不足,每少50字减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一)

有朋友问我说:“有人说‘张良弟弟死了不安葬,(张良是)用(这件事)来回报韩国(的)’。(张良)在博浪沙袭击秦始皇之后,最终辅佐汉朝灭掉了秦朝,像是(回报韩国)了。(但是)韩王成被杀后,郦食其劝说汉天子立六国的后代(为王),张良(却)阻止汉天子(这样做),为什么呢?所以(我)认为张良忠于韩国的说法,是不对的。”

我说:“唉,这哪里是懂得张良啊!人有能力能够替别人报杀父之仇的人,帮助他来消灭他的仇人,他的儿子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那人,难道能够说不是孝子吗?张良知道韩国一定不能兴盛,那么(只能)替韩国报仇罢了。天下能够替韩国报仇的,没有谁比得上汉王。汉王已经消灭了秦朝,可是项羽又杀了韩王,这(也)是张良的仇人,(只是)当年(张良的仇人)是秦朝,现在却是楚国了。六国(重新)立国那么汉王就不能兴盛,汉王不能兴盛那么楚国不会灭亡,楚国不灭亡那么六国终究要被楚国消灭。立了六国(的后代),对于汉王有所损害,对于韩国没有好处。不立六国(的后代),那么汉王可以兴盛,楚国可以消灭,而韩国的仇恨得以报复。所以张良下定决心这样做了。

“张良劝说项梁拥立韩国的公子韩成,心中本来也想得到韩国的君主而侍奉他,然而韩国最终被灭亡。韩国的立国和汉朝的得到天下,张良分辨得(十分)明白。范增认为刘邦有天子气象,劝项羽赶紧攻打他,不是不忠于(他)所做的事,然而有的人却讥笑范增是愚蠢的。况且天下不是一人一姓的私人产业,上天为百姓确立了君王,所以(他)能够从水深火热中拯救百姓,那么上天把(他)当做儿子,而天下人拥戴(他)把他作为父亲。张良想要完成自己为韩国报仇的心愿,而得到能够平定天下祸乱的国君,所以汉一定不能不辅佐。(那)孟子是学习孔子的。孔子尊崇周王朝,然而孟子(却到各个)诸侯国游说,态度诚恳而深切地对待齐国梁国的君王,用成就王道的方法教他们。那孟子难道不想要周天子的子孙称王天下而使诸侯们朝拜他们吗?周朝(的子孙)最终做不到,然而天下的百姓,不能够不拯救。上天生下子房来拯救天下,(人们)却想用匹夫的忠诚守信来责备他、(要让他)做范增(想)做的事情吗?(这)也太错误了!”

(二)

看那汉高祖成功、项羽失败的原因,在于能忍耐和不能忍耐之间罢了。项羽因为不能忍耐,所以百战百胜却随随便便消耗自己的实力。汉高祖(能)忍耐,保持自己完整的实力等到对方疲困,这是张良教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高祖发怒了,语气脸色都显露出来,从这里看出,(他)还是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情绪,不是张良,难道还有谁能成全他?司马迁猜想张良的形貌认为是魁梧奇伟的,可是他的长相竟然像女人,与他的志向和度量不相称。啊!这就是张良成为张良的原因吧。

2016届北京市顺义高三尖子生素质展示语文试卷的所有内容就是这些,精品学习网希望考生可以时时有进步。

相关链接

浙江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五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宁夏平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复习试卷(含答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