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政策

北京高考改革方案将公布 英语或用会考成绩

编辑:

2014-01-17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上午表示,高考实行不分文理科这一改革,构想是很好的,这么做可避免中学过早分科,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出现偏差。但必须与考试、招生分离同步推进。如果离开了后者,而在现有的集中录取框架之下实行,可能会出现两方面问题:

其一,会增加学生负担。目前的集中录取制度使“教招考一体化”,中学教育是考什么就教什么,学生自然也就学什么。不分文理科后,既考文科科目,也考理科科目,这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事实上,我国高考实行文理分科的初衷也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的。

其二,不分文理科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在应试教育之下,几乎所有学科的教育都重视知识教育,应试化和功利化较为严重,想要通过增设考试科目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显然不易实现。

不能只在科目上“使劲”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实行考试、招生相对分离,熊丙奇表示,这是破解基础教育、应试教育的必由之路。简单地说就是,中学自主教学、考试社会组织、大学自主招生。按照这种招考模式,中学根本不必提文理分科或文理不分科,中学不妨实行学分制教学。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学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喜欢文科的多选文科课程,喜欢理科的多选理科课程。学生在升学时,用统一测试的成绩申请大学,大学在综合统一测试成绩、中学学业成绩和面试考查的前提下录取学生。这就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也让基础教育真正摆脱了应试教育。

由此可见,如果真正实现考试、招生分离,并不用强调不分文理科的问题。更进一步说,高校应努力突破集中录取制度,如果不在这方面着力,而只是在考试

科目上做文章,改革的价值有限,甚至会出现新问题。

62laotai:将来的高考可能不分文理科,本人非常赞同。我是数学系毕业,有发言权。如果没有坚实的语文基础,不要说数学的命题理解困难,就连外语的翻译也不会通顺。中学阶段就应该齐步走地学各科,打好基础,将来在哪方面突出地发展,至少不是“先天有缺陷”的,不是“瘸腿”的,肯定有利。

高中其实不存在文理分科

市政协委员、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臧铁军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所谓文理分科,主要为了应对大学“大文”、“大理”的划分。在北京高中课程要求、教育计划要求上,从来没有文理分科的概念。

北京目前还要求“会考”,而且一直做得非常扎实,要求所有的学生在语、数、外、史、地、政、理、化、生九科中,每科都要参加考试,而且都必须达到合格水平,否则就不是一名合格的高中毕业生。

“这些课程都是为老百姓设计的,这也是我们坚持‘会考’的原因。”臧铁军告诉记者,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文理分科这一说。不管学文学理,都要达到国家对课程的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说,高中教育层面其实不存在文理分科,只是在针对大学考试复习时,才有文理方面的侧重,社会上常将这两个层面的东西搞混。

2014-2016年“走”过渡期

市政协委员、二十二中物理特级教师季茹表示,对于高考高招改革中提到探索不分文理科设置考试科目,有可能变成学业水平考试,并将与高校接轨。拿大学物理系来说,必然对学生的物理学科有较高要求,如果物理学得太差,即使到了大学也适应不了。相应的,大学就会出台哪些专业需要哪些学科的成绩达到A档。

教学阶段,学生自主选修,这就要求学生在高一时就明确想学什么。如果学生想学经济,就不必要求物理学科达到A档了,但还要通过最基本的物理水平考试,分为合格和不合格。而对一个想从事理工科的学生来说,物理的学业水平考试就不能仅满足B/C档,而且一定要是A。

学业水平考试中,学生对所学科目需达到的等级还要看报什么大学什么专业,这也更适合大学选拔人才。不分文理科,其实是让学生不以考试为目的,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虽然具体操作细则还在研究中,但具有这方面的意向。

对今年的新高一,2017年就有可能参加这种新形式的高考,即成为不分文理科的第一拨。那么,大学也将在相应的时间公布专业的学科要求。从2014年到2016年逐渐过渡,到2017年就只考数学和语文,而外语变成社会化考试,会最后合成为分数。

“这样的改革,更看重三年的学习过程,为高三做准备,避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该委员坦言,这其中还会加上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需要过程,总体说,对学生家长都是减负,从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出发。

总结:以上就是“北京高考改革方案将公布 英语或用会考成绩”的全部内容,欢迎大家进入高考频道了解2014年最新的高考政策信息,帮助您高考顺利!

相关阅读:

2014海南高考报名人数突破6万人 为建省26年来最高

2014广东省高考报名人数75.6万 创新高

标签:高考政策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