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政策

盘点各国大学如何招生

编辑:

2014-01-23

美国教育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一方面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学习一技之长,增加社会经验;另一方面还可以获得申请大学时不可或缺的推荐信,这些推荐信可以由教师或社会组织负责人撰写,而能够真正反映考生个人特质的推荐信更能吸引大学录取人员的目光。

目前就读于爱达荷州新圣安德鲁斯学院本科二年级的亚当告诉本报记者,整个高中学习并不局限于课业学习,而是尽可能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例如他自己比较喜欢文学,因而找到了一些与文学相关的课外实践机会,并获得了推荐信。“学习不应只是专注于书本,因为大学也不想要‘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

综观美国高考制度,不难发现,无论是看重考生平时学习成绩,还是重视考察考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其目的都是为了发掘学生未来的学习潜能。

譬如说,美国的SAT考试题目可谓千奇百怪,重点考查学生的逻辑、分析、推理等各方面的能力。有的题目要让考生撰写一份电视节目企划书,有的题目要求考生用自己的理论对一种外太空物质作一完整的辩论,还有的题目是让考生用一双袜子、一个纪念碑、一串钥匙、一头家畜和莎翁全集等元素写一篇生动的故事。这些看似刁钻的题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产生出富有想象力和有趣的答案。

许多美国大学还要求考生提交多篇论文,甚至组织一场面试,以便更直观地认识并发现考生的个人特质及学习潜能。

和美国际教育有限公司创始人谢锁良告诉本报记者,在从事中国学生赴美就读高中和申请大学等业务中,发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问题不大,学习成绩也不错,但往往个人特质和潜能的发掘不够,而对于申请大学过程中的论文和面试等环节,中国学生也缺乏优势。

据托本校长介绍,为适应变化,美国大学招生考试也在进行改革,今后的招生中将弱化考试成绩的分量,更加注重考生的论文及面试表现。

德国

高校录取结果受司法监督

德国也进行高考,但不直接以高考成绩作为申请大学的衡量标准,而是要结合高考前最后两年所有平时考试成绩,计算出一个“高中会考成绩平均分”。高考成绩只占其中的约1/3,平时成绩占大头。同时,不论是高考科目还是平时考察的专业科目,学生都有很大的自主选择余地,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选择分值比重较高的专业科目和考试科目。

德国大学在招生中有很大自主权。根据教学资源不同,招生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为不受限制专业,通常所有获得高中毕业的学生都可以申请获得这类专业学习资格。这类专业目前占德国高校专业总数的45%;第二种情况为地方性限制专业,如果某一专业的申请学生数量超出了高校录取名额,高校会在地方教育部门许可后采取筛选录取,筛选过程中,会考平均成绩是主要参考标准,另外,高校还可以根据情况设置辅助标准,例如高考科目成绩、等待时间、独立考试、招生面试以及实习经历等。其中等待时间是指考生为等候某个专业学习机会而错过的学期数。由于会考成绩长期有效,如果学生一定想上某一专业,可以选择等待。这一等待时间也会被作为衡量标准;第三类情况为全国性受限制专业,这通常是近年最热门的专业,目前为医学、牙医、药学和动物医学这四个专业。这类专业高校资源最为紧缺,申请人数最多,因此实行全国统一分配。这类专业的招生名额由“高校招生基金”(SFH)统一分配。其中20%的名额根据学生会考平均成绩分配,还有20%根据学生等候时间分配,剩余60%则由高校自主分配。

SFH新闻发言人伯恩哈特·谢尔告诉本报记者,这样的招录机制既缓解了高考的压力,又有利于学生平时扎实学习。平时所有科目的考试成绩最后都会在会考成绩中体现。另外,高校专业的录取标准也都公开透明,学生在平时就能明确自己哪方面的成绩更有利于进入该专业学习。

谢尔介绍,一些热门专业竞争十分激烈,因此对分数要求也很高。例如全国限制专业的申请人数是录取名额的5倍。另外,由于地方性限制专业的录取由高校决定,学生在申请时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考生往往会同时申请多所学校。这也为高校处理这些申请造成了负担。过去两年来,SFH引入了在线申请平台,考生在接受了一家高校的录取通知后,其他申请过的高校会自动获得该学生被录取的信息,可以让高校更有效地分配名额。

高校的录取结果直接受到司法监督,这种特殊的法律地位也是德国招生体制的一大特色。申请学生可以把高校的筛选结果提交给行政法院鉴定,这种权利直接来源于德国宪法《基本法》第十二条。学生高中毕业,国家作为学校的主体赋予了学生进入高校的权利。这一权利虽然不是指国家要保证给每位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但国家必须保证这些机会的分配过程是透明的,并经得起法律检验。此外,高校还需保证其所有的教育资源都已经充分利用。

英国

多样选择避免一锤定音

英国高等教育行业之所以保持较高水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注重生源。英国大学招生的一套做法颇为行之有效,保证了大学生源选拔和新生录取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严格说来,英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考”,实行的是“证书制”和“积分制”。根据这一机制,英国中学生要参加“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考试结束后,学生有三种选择,一是参加工作,二是上技术和专科学校,三是继续读书然后进大学。对第三类的学生来说,他们还要接受为期两年的免费教育,这一阶段叫作A—level。英国中学生从进入A—level起,就算“高考”开始了。

这种多样选择在客观上避免了“一锤定音”的现象。在两年的A—level期间,学生采用单科结业的方式,参加“高级水平普通教育证书”考试,一共有四次考试,一年两次。倘若学生对自己的考试成绩不满意的话,还可以选择补考。在A—level学习期间,学生需要根据个人兴趣以及自己将来上大学时准备攻读的专业,来选读学习的课程。这实际上等于早早地就帮助他们实现了与大学拟学专业课程的提前对接。同时对于高校来说,有效保障了生源的质量,确保了将来大学教学的水平。

伦敦威斯敏斯特区负责教育事务的政府官员西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A—level考试由英国负责普通教育文凭的若干个专门考试委员会牵头进行,而作为录取单位的英国高校则不参与其中。这种“招考分离”的方式,在客观上保证了入学考试的公平性和透明性,使暗箱操作变得非常困难。就录取而言,在得到由独立的专门考试委员会寄出的成绩后,考生向专业的申请机构申报,高校根据申报者的成绩通盘权衡后再予以录取。事实上,中间还有严格的监督、审核环节,高校只负责自主选择适合本校的学生进行录取,录取工作本身也做到一视同仁,并接受舆论和社会的监督、制约。

总结: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盘点各国大学如何招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高考内容,请继续关注精品学习网。

相关推荐:

2014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解读汇总

广西2014年高考仍保留“3+小综合”科目设置

标签:高考政策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