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haody
2014-06-17
高考加分政策如何避免“走样”
很多政策设计初衷是好的,但在执行中容易走样。提高政策透明度与公众参与度,可以消减政策执行可能带来的徇私舞弊问题。
虽然已过去一周时间,但高考依然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今年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新政,包含浙江在内的至少16个省份推出涉及考生思想品德方面的照顾政策。
道德加分是否应该推广?高考加分政策如何才能不走样?6月14日上午,浙江省编制机构办公室与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举办了以“高考加分政策”为专题的公共政策沙龙,就高考加分政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及如何规范制度、完善执行等方面问题展开探讨。
道德加分引发教育公平忧虑
在我国现行的高校招生考试中,享受高考加分或降分政策的优惠对象主要有少数民族学生、退伍军人、港澳台学生、烈士子女、体育艺术特长生、学科竞赛绩优生、思想品德表现突出者、受政府表彰的优秀青年等,在不同时期,加分或降分幅度有着明显差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家长可以清晰地说出各种享受高考加分的情况和分值,也仍然有很多家长仅仅是听说有这么回事,对具体内容一无所知。
浙江制定了《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按照规定,高中时,见义勇为和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需受到省级及以上的党委、政府表彰,方可加分10分。高考加分名单须经学校、市县、省相关机构的三级审核、三级公示后才能获得相应加分,但今年没有一名考生获得该项加分。
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家长对道德加分提出了质疑。
“思想品德怎么可以用高考分数来量化?”郁国忠在余杭一家建筑企业上班,孩子正在读高二,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他的第一反应是这样规定导向虽好,但对其他人而言不公平。孩子复习得这么辛苦,不断练习做题,图的就是多考几分,但做个轰动点的好人好事,就把其他人狠狠甩在后面,难道所有家长都要鼓励孩子去夺刀吗?
据了解,浙江省有30多万考生,1分就有五六百人,最集中的1分有近900人,10分就差5000个以上名次,就可能是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的差别。高考加分最少也有5分,多则20分,高考加分政策的执行,确实极易引起社会对教育公平的忧虑。
“虽然是几分之差,却凝聚了整个家庭与学校的努力,加分政策的执行不能违背制度设计初衷,要体现教育的公平导向。”浙江省监察厅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余灿认为,政策制定必须是客观的、可以把握的,应避免主观因素的过度影响。道德加分可以鼓励学生见义勇为,但我们也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是否会对学生安全造成影响?会不会给家长留下钻空子的空间?
董继鸿是浙江省编办电子政务中心主任,孩子还在小学读四年级。和其他学生家长一样,为了孩子将来有更理想的人生规划,他早已开始研究高考加分的问题。他认为,衡量高考加分政策是否必要可行,主要看标准的制定是否合理、标准的执行是否公平。
“推行高考加分政策的目的与初衷是为了弥补高考制度本身的不足,不能将高考加分当作奖励性措施。”浙江省政府研究室社会发展处处长黄辉说,归结为一点,就是加分能解决什么问题?加分政策的出台有其历史背景,在宏观导向上要“扶弱”,倡导见义勇为,还要体现权力的约束性、制度选择的唯一性,不能把社会责任转移给高考。如果其他制度能够解决,就不要通过高考这一指挥棒来调整。
标签:高考政策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