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3-05
6)社会生产基本要素的分类
①实体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
②联结性要素:经营管理
③渗透性要素:科学技术
三、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国民经济信息化(B)
1.工业化的含义
一个国家的工业化一般是指它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这样一个过程。
2.传统工业化的特征与其突出问题:
①传统工业化是以大量人力或资本的投入为特征的
②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突出问题
3.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1)科技含量高
2)经济效益好
3)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
4)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4.信息化
1)信息化的含义
所谓信息化,就是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科学技术等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现代化的过程。
2)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①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密不可分。
②首先,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
③其次,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④总之,只有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才能真正加快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联动和相互促进,是中国最终完成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四、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A)
1.国内生产总值(GDP)就是现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采用的这样一种统计指标。
2.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于劳务的价值总和。一个国家的GDP,称为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地区的GDP,称为地区生产总值。
3.GDP是一个重要的统计指标。一国(或地区)GDP总量,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而人均GDP则反映一国(或地区)人们的富裕程度。通过统计国民经济各部门创造的价值在GDP中所占比例的变化,还能反映出一国(或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
五、社会生产目的的最终实现(B)
1.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经济增长的意义
1)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2)经济增长的根本意义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保证社会成员享有充分的福利和得到全面的发展。
2.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最终实现(如何实现)
1)要是每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纳入社会生产目的的轨道。
方式:必须依靠一套由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共同组成的行为规范体系。
内部因素:人们的道德自律能力和守法习惯。
外部因素:社会经济活动必须有健全的法律和完善的制度。
2)要让政府部门的管理与决策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①如果政府部门的管理和决策是科学的、规范的,那么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就会有良好的态势,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就得到了实现。
②如果政府部门的管理和决策失误,则会导致经济资源的浪费,人民权重的利益受损,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南辕北辙。
3)要通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3.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的关系
1)发展生产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前提;
2)改善人民生活是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
六、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离不开社会积累(A)
1.积累的含义
所谓积累,就是指把新创造的财富中的一部分转化为社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准备和物质准备的过程。
2.积累基金的含义
当积累用一定的价值表示出来时,称积累基金。它在GDP总量中所占比重,称积累率。
3.社会积累基金的来源渠道
1)政府的财政渠道
2)企业的利润留成
3)居民的一部分消费基金的转化
相关推荐:
标签:高考政治必背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