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政治 > 高考政治知识点

2015年精选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集锦

编辑:

2015-06-08

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1.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3.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4.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5.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6.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7. 我们的全部政治生命,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

8.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9. 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10. 国家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11.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一直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12.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13. 依据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光荣义务。

14.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15.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参与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是我们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

16. 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17. 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18. 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19.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0.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21.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也是区别与西方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22.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最重要的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23. 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24. 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25. 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自己的的事情,是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26. 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27. 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28. 人民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能够使公民行使监督权,参与监督得以真正落实,得到切实的保障。

29. 依法有序地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30. 能否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

31. 有序与无序政治参与的准绳是法律和法规。

32. 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能否具有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33. 区别有无权威的政府的根本标志,是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的认可和服从。

34. 政府树立自己的权威,最根本的是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利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政府职能:a.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b.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与管理(基本)

3.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4.依法行政的含义:政府及公职人员的权利由法律授权,行使行政权利,必须依据宪法和

法律规定。

5.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对人民负

责的原则。

6.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有权必责,用权受监督,侵权受赔偿。

7.实行民主决策的一些重要原则:依照法律程序的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尊重少数的

原则。

8.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

制,二者缺一不可。

9.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10.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监察部门、审计部门、法制部门、上级政府

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

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11.政度的权威的含义:政府在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影响力

12.一个政府能否具有这种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13.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根本标志: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14.国家机关活动原则a.依法治国的原则b.民主集中的原则c.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15.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2.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4.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

5. 人大代表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质询权和提案权。

6. 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叫做政体

7. 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就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

9. 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1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11.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13.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6.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依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17. 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使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18.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0.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21.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2.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3.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23. 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5.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26.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27. 执政的实质是:代表广大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28. 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9.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30.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31. 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32.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33.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4. 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5.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36. 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

37. 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8. 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

39. 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40.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41.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42. 民族区域自治坚定的社会基础是大杂居、小聚居的民主分布;政治基础是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43. 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的和基础的,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44.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5. 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46. 宗教信仰自由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

47.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48. 实现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大力加强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

49. 坚持不懈地对广大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无神论的宗教宣传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

50.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51.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推进政治文明的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52.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核心,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53. 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民主的特点)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1. 当代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是主权国家。

2. 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是人口、领土、政权,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

3. 主权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4. 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主权、管辖权。

5. 主权国家的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6. 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7. 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8.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9. 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0.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11.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12. 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13. 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14. 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问题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5. 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力军,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的主力军,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同盟军。

16. 称霸与反霸的斗争长期存在,是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个基本因素。

17.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

18.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19.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0. 增强综合国力是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21. 我国的外交政策:

⑴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

⑵决定因素:国家性质与国家利益;

⑶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⑷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⑸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⑹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