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地理 > 高二地理试题

2015—2016学年高中二年级地理必修3第4单元测试卷

编辑:

2015-12-01

二、综合题(共50分)

21.“同一条尼罗河,同一盆地,同一未来”是尼罗河流域各国人民的共同理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尼罗河流域图

材料二 尼罗河发源于非洲中部,尼穆莱以上为上游,喀土穆以下为下游。流域内国家、人口众多,经济落后。随着气候变暖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流域内干旱频发,生态破坏和水污染也日益突出。

材料三 1929年,英国和埃及签署了《尼罗河水协定》,埃及和苏丹获得90%的尼罗河水使用权。近年来,上游国家积极谋求平等利用尼罗河水的权利,埃及和苏丹因高度依赖尼罗河水而坚持捍卫历史协定,各国间矛盾时有发生。

(1)与青尼罗河相比,白尼罗河在支流数量、流域面积、径流季节变化等方面有何特点?

(2)结合材料,说明各国间因利用尼罗河水资源而引发的矛盾日益突出的原因。

(3)作为一条国际河流,你认为尼罗河流域综合开发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 (1)支流、湖泊众多,流域面积较广;径流量较大,季节变化较小。

(2)①人口快速增长、经济的发展,各国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大;②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破坏和水污染,流域水资源供应不断减少;③流域内许多国家对尼罗河水资源依赖程度很高;④殖民统治时期签署的水权协定,影响尼罗河水的公平使用。

(3)①加强区域合作,建立互信,通过磋商解决争端;②建立尼罗河流域国际合作组织,统一管理、规划,共同开发;③加强河流的综合开发和利用;④积极开展全球范围的国际合作,为流域的开发利用寻求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⑤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治水污染。

解析 (1)结合白尼罗河的地形、气候,紧扣图中信息入手作答即可。(2)从水资源需求量增大、水资源供应减少、历史等方面作答。(3)国际河流的综合开发侧重于各个方面的合作。

22.素有“中国粮仓”美誉的河南省做出决定,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把河南建设成全国粮食核心区,力争到2020年实现粮食年产量在目前500亿千克的基础上再增加150亿千克,达到650亿千克。读“河南省地图”,回答以下问题。(12分)

(1)判断河南省的地势特点并说明原因。

(2)为实现上述目标,你认为河南应采取哪些措施?

(3)让粮农丰收又增收,才是实现粮食可持续生产的保障,为此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西高东低。 河流自西向东流。

(2)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粮食单产;发展循环农业,提高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形成以工促农发展格局等。

(3)加大对粮农的补贴;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粮食的产量与质量;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提高农民的收入。

解析 本题以“中国粮仓”河南为背景,主要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第(1)题,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可判断出河南省的地势特点。第(2)题,要实现粮食增产的目标,首先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水平,同时还要推动农业产业化和保障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第(3)题,要增加粮农的收入,除了提高产量和加大补贴外,还要实现粮食的深加工。

23.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商品性农业基地的建设,到目前已经建成若干商品粮基地、五大商品棉基地和油料、糖料作物基地。读“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下列关于图中①③④⑦四个著名商品农业基地和与其相对应的优势农产品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①——甜菜、水稻、亚麻

B.③——棉花、水稻、油菜

C.④——甘蔗、水稻、甜菜

D.⑦——水稻、亚麻、甜菜

(2)试简要分析①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宜建成哪些商品农业基地?简述该地区发展商品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3)简要分析④和⑥两个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4)图中②、③、⑤所在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答案 (1)B

(2)①地区为珠江三角洲,优势条件: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河网密布,地表水丰富;沿海地区海陆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市场广阔;技术先进,粮食单产水平高等。

宜建基地:商品粮基地,花卉、蔬菜、水果等高效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基地。

存在问题:地势低平,低洼易涝;人口稠密,农业产品商品率不高;宜农荒地少等。

发展方向:治理低洼易涝地,发展基塘农业等混合农业;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实施多种经营来提高商品率。

(3)土地辽阔,耕地面积广;人口较少,人均粮食产量较高。

(4)问题:湖泊面积萎缩,洪涝灾害较多。办法: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退耕还湖,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等。

解析 本题以我国商品农业基地的分布图切入,考查与商品农业基地有关的知识。解答时一方面要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考虑各个地区的差异,通过对比得出结论。

第(1)题,结合各农业基地的位置和当地气候特点,判断其优势农产品。第(2)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降水较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且人多地少,商品率低。第(3)题,两地都位于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第(4)题,②、③、⑤地位于长江流域,人口稠密,人均土地不足;加上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洪涝灾害较多。可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退耕还湖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入手解决存在的问题。

24.甲为“珠江三角洲略图”,乙为“黄河三角洲略图”。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地区之一。试从地理位置方面分析该地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

(2)与珠江三角洲相比,黄河三角洲缺乏大型港口。试从自然方面分析其原因。

(3)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通过对黄河三角洲1981年与2000年卫星遥感图片的判读,获得了某些地理事项的变化资料。请从下表五项内容中任选两项说明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地理事项 分布

1981年 2000年

①植被 很少 多

②三角洲面积 小 大

③沿海海水含沙量 大 小

④盐场面积 小 大

⑤东营市城市用地面积 小 大

答案 (1)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对内对外联系方便;毗邻香港、澳门,便于引进外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2)黄河河口泥沙淤积严重;通航条件差;黄河历史上多次改道,河口位置不确定。

(3)①植被:提倡植树种草;建立保护区,保护天然植被:土壤改良,农田增加。②三角洲面积:黄河泥沙不断淤积。③沿海海水含沙量: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效果显著,输沙量减少;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使河水输沙能力减弱;黄河上世纪出现过断流等。④盐场面积:市场需求量增加,促进了晒盐业的发展。⑤东营市城市用地面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口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石油资源开发。

解析 (1)从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技术等方面作答即可。(2)泥沙淤积、通航条件及河口改道等方面思考即可。(3)任选两项,注意从变化趋势上有针对性的阐述其原因。

高中二年级地理必修3第4单元测试卷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高二秋期上学期地理期中试卷(含答案)

高中二年级地理学科第五单元测试(2015—2016)学年度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