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历史 > 高二历史试题

高二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巩固检测试题

编辑:

2012-08-03

第2课时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2010•宜兴高三模拟)甲、乙、丙、丁是四个参加过科举考试的考生,甲是唐朝人,乙是南宋人,丙是北宋人,丁是明朝人,你能判断他们中哪个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只需要看“四书五经”的内容吗(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2010•山东基本能力测试改编)宋代哪位大儒,主张“真正做学问的功夫,是要明本心,识大体;抓住学问的血脉,直达圣贤的仁心。绝不可咬文嚼字,埋首于支离的注疏。能够这样,我与圣人同心,六经反而成为我的注脚了。”(  )

A. 王阳明    B. 朱熹      C. 陆九渊    D. 程颢

3.  (2011•滨海中学期中考试)《清史稿•列女传》记载:蔺氏许嫁于季斌敏,未及成婚,季斌敏亡故,“蔺年十八,矢不嫁。”二年以后,听说家人张罗自己的再嫁之事,就割下自己的右耳以明心志,三天后又割下左耳。蔺氏如此行为是受什么思想的毒害

A. 法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程朱理学               D. 明清君主批判思想

4.(2010•蚌埠二中模拟)明末清初黄宗羲指出:历代赋税制度改革每改革一次,税就加重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重。史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黄宗羲定律”。试问“黄宗羲定律”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 封建地主阶级的本质

D. 封建儒家正统思想

5. (2010•吴县中学高三模拟)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可见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

A. 反对君主专制集权

B. 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

C. 要求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

D. 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6. (2010•华师大二附中高三模拟)由某一朝廷高官家中出现以下的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观之,这种反映商人意识不仅抬头而且深入仕宦人家的社会观,最有可能出现在哪一个时期(  )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清代

7. (2011•济南第一中学高三阶段性测试)三国时期的佛事活动,仍以译经为主。这个时期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是支谦和康僧会。康僧会在他编译的《六度集经》中大讲“恻隐心”、“仁义心”,而且还极力主张“治国以仁”,认为“为天牧民,当以仁道”。除了这些治国牧民之道以外,经中还大力提倡“孝顺父母”,歌颂“至孝之行”。康僧会明显受到(  )

A. 道家思想的影响  B. 儒家思想的影响

C. 法家思想的影响  D. 墨家思想的影响

8. (2010•宜兴汇文中学高三模拟)明清之际产生的民主思想还处于启蒙状态,被称作早期启蒙思想,表现在(  )

A. 对儒学的继承和批判

B. 反对专制愚昧、倡导经世致用

C. 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9.  (2011•济南第一中学高三阶段性测试)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中说:“两千年来皇帝皆盗贼。”唐甄这种政治思想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①封建制度日趋腐朽 ②商品经济发展 ③个性自由开始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④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被推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0. (2010•阜阳高三模拟)宋明理学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有(  )

①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

②注重气节与品德

③发奋立志

④敬畏天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 (2011•永春一中)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

A. 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 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 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 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12. (2010•佛山一中期中考试)清代学者戴震说:“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此话意在(  )

A. 抨击理学对人的摧残

B. 强调“理”大于“法”

C. 赞扬理学的积极作用

D. 强调“法治”的重要性

13. (2010•宜兴四校联考试题)下列所提到的历史现象或事件中,李贽应该会持反对意见的是(  )

A. 花木兰替父从军              B. 梁祝化蝶相随

C. 自由恋爱                    D. 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

14. (2010•广州模拟)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B. 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C.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D. 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15. (2010•临沂高二期中)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选项人物组合与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 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 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 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 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6. (改编题)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真,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见尽长,女子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

材料二 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德,或世诬陷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静止不动的。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除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时,他说:“你们宣布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到判决更感到害怕。”——摘编自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3分)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3分)

(2)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4分)

(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10分)

参考答案

第1课时

6. A 【解析】历代君主中有一些并不推崇孔子及其儒家思想,例如秦朝,西汉初期等。

7. A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其含义是说,君主治理好国家的上策是“以德服人”,故A项正确。材料讨论的是治国策略而非人性,B项错误。C、D两项都是孟子的思想主张。

8. B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法律的执行受到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和干扰。

9. C 【解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出自《论语》,强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出自《道德经》,体现的是辩证法的思想;“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出自《韩非子》,强调改革变法,不能照搬古代的一套,墨守常规;“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出自《墨子》,反映的是墨家的“兼爱”思想。

10. D 【解析】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儒家思想为主,融合了阴阳家和法家思想而形成,故D项错误。

11. C 【解析】“三纲五常”的观念被统治者用来维系专制统治,是对人的自然欲求的一种扼杀,对人性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形成了我们民族性格中的诸多阴暗面。

12. C 【解析】虽然日蚀、彗星与诸吕作乱、七国叛逆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事实,不能说是荒诞不经。

13. C 【解析】董仲舒强调“君权神授”和等级秩序,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因此得到汉武帝的赏识。

14. B 【解析】主要提取董仲舒话语的信息,首先是说大夫有恻隐之心,之后由于放了小鹿而减轻处罚。

15. B 【解析】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创立,当时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后来发展为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而启蒙思想则是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16.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他们主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法律加以详细的规定,法律是专为促进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而制定的”,可归纳出“法家的这些原则”的内容;结合法家思想的内容和秦朝的阶段特征分析秦统治者采纳“法家的这些原则”的原因。第(2)问,面对西汉初年的经济凋敝,统治者实行了无为而治的政策。第(3)问,董仲舒的新儒学是三教合一的产物。第(4)问,从时代背景和统治阶级的需要等方面作答。

【答案】(1)原则:主张以法治国,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4分)因为法家的这些原则符合君主专制的需要,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4分)

(2)西汉统治者采取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与民休息。(4分)

(3)董仲舒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学说来改造儒学;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宣扬“君权神授”,加强了君权;还提出了“三纲五常”,以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4分)

(4)因素:历史发展的需要;巩固、维护统治的需要。(4分)

第2课时

1. D 【解析】南宋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2. C 【解析】从材料可知是心学的思想,时间又限定为宋朝,所以不可能是王阳明,陆九渊是南宋著名思想家。

3. C 【解析】程朱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反对寡妇再嫁。

4. A 【解析】由于土地私有,地主剥削农民,封建地主阶级的每一次改革都是为了缓和矛盾,其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而赋税是维护统治的必要手段。

5. A 【解析】从“天下非一姓之私”可以看出王夫之反对封建君主专制,认为天下不是君主一个人的天下。

6. D

7. B 【解析】由材料“仁”“孝”可知是儒家思想。

8. B 【解析】本题所说的启蒙思想指的是和前面宋明理学相比,明清之际的思想比较活跃,儒学从维护君主专制变成了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对当时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9. A 【解析】明末清初时,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受到了挑战,但并没有被推翻。

10. A 【解析】本题关键在“积极作用”上,④明显不属于。

11. D 【解析】西周实行宗法制,战国百家争鸣,罢黜百家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实质上仍然是君主专制而非民主政治。

12. A 【解析】人死于刑法,人们同情,而死于理,则无人可怜,突出反映了戴震认为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13. D

14. C 【解析】根本原因必须从经济角度去考虑,联系当时的时代特点。重农抑商政策是压制了工商业的发展,而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一直坚持重农抑商,并未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15. C 【解析】“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出自于王阳明的《大学问》;“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出自于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原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出自于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则出自于顾炎武的《日知录》。

16. 【答案】(1)主张:反对将儒学教条化;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3分)时代背景: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3分)

(2)相同原因: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2分)相似之处:誓死捍卫自己的信念。(2分)

(3)君主专制空前强化;(3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3分)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3分)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1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