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历史 > 高二历史试题

高二历史一调检测考试试题(有答案)

编辑:

2012-08-06

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C.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        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40. 近日,一位英国老太因为论磅和盎司来卖菜,涉嫌破坏欧盟所有成员国在贸易中必须使用标准化公制单位的有关规定,从而面临犯罪指控和高达13万美元的罚款。欧盟对这一“小事”所作的严厉判罚,其根本出发点是

A.维护标准化公制单位的规范使用        B.依法维护欧盟内部的经济统一

C.限制普通百姓的商业经营自由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调节

41. 先秦某思想家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

42. 下列哪一组是对顾炎武的主张及历史作用的正确解读

①反对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

②“以分权于下”实现对中央的制衡

③削弱了清初君主专制的统治

④推动了西方国家的启蒙和革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3. 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 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

A. 理学阻止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

B. 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C. 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

D. 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念

44. 苏轼认为:“(在唐代)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对材料中相关历史人物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杜甫是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著名诗人,被称为“诗圣”

B.颜真卿的楷书雄健、宽博,树立唐代楷书典范

C.韩退之(愈)是宋明理学的开拓者

D.吴道子集风俗画创作的大成

45. “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板印刷,一时间,洛阳纸贵。”这段表述有悖史实的是

A.西晋都城是洛阳                   B.造纸术已经发明

C.雕版印刷术已经发明               D.赋这种文学体裁已经出现

46. 道光帝对签订《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

A.平等外交思想    B.屈辱外交思想   C.传统夷夏思想   D.殖民外交思想

47. 1901年1月29日,清廷以光绪皇帝名义发布变法谕旨称:“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深念近数十年积弊相仍,因循粉饰,以致酿成大衅。现在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致富强。”这表明

A.清政府决心从根本上改革现行的政治制度

B.清政府认识到了“变法”的重要性

C.清政府学习西方仍然停留在器物的层面

D.清政府决定放弃纲常伦理

1865年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粱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48.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49.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50.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材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革命目标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 ②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③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④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1. 1925年初到1925年底,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基本观点是:工业无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1927年毛泽东则大声疾呼:“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一切革命同志都要拥护这个变动,否则他就是反革命。”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C.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教训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形成

52. 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一个纪念首日封,图中所示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A.邓小平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B.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工作正在进行

C.《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制订

D.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开始实施

53. 因为天主教的很多教义不符合圣经教诲,而加入了太多教皇的个人意志以及各类神学家的自身成果,所以许多信徒开始质疑天主教的教义和组织,发起回归圣经的行动来,因这种回归而陷于困境的思想理念是

A.人文主义        B.因行称义     C.因信称义        D.先定论

54.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55.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56.  “政府制订法令,制服恶人,保护良善,这就是政府的职责。政府为着履行这种职责,需要很多的经费,而政府本身没有米谷金钱,故须向农民、商人征收赋税,以资维持,但这是在双方同意下获得的协议,这就是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约束。……假如政府把保护人民叫做恩惠的话,那么农民、商人向政府缴纳赋税,也可以叫做恩惠了。”上述言论意在说明

A.官民之间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       B.政府和人民是平等的契约关系

C.自由、平等是上天赋予的人权       D.人与人之间在基本权利上是平等的

57. “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下列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A.神创论与进化论                       B.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C.经典力学与量子论                     D.相对论与量子论

58. “将达尔文的学说应用到社会舞台的做法,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它对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适应。”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撑材料观点的是

A.为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

B.以俾斯麦“铁血政策”为代表的民族主义勃兴

C.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提供了理由

D.经济生活中资产阶级反对政府对经济的任何干预

59. 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

A.资源因素                             B.市场因素

C.理论因素                             D.劳动力因素

60. 下图是毕加索的《葡萄与小提琴》,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探索绘画的视觉与幻觉之间的关系

B. 它体现的是一种几何形体的美和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

C. 用几块平面片断在心目中构成一把可感可即的小提琴的实体形象

D. 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使其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Ⅱ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在答卷纸试卷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

2.答卷Ⅱ时用兰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纸上。

二.本卷共2小题,其中第61题20分,第62题20分,共40分。

61.(20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为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重要的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1928年10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通过《训政纲领》,内容包括:“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宪政之基础……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

——摘编自《中华民国法规辑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思想的异同。

(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8分)

62.(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爵,也称军功爵制(就是按照军功大小授官。二十级爵位中,一级称为公士,十六级为大上造,二十级为彻侯。各级爵位都享有相应等级的田宅、奴婢和衣服等。)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

材料二 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凡是年收入超过5 00麦斗谷物的为第一级,称富豪级;年收入在500至300麦斗之间的为第二等级,称骑士级;年收入在300至200之间的为第三等级,即双牛级;不足200麦斗的一律归入第四等级,称日佣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两次改革中为限制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所采取的措施。(4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上述两次改革在政治、经济措施上的主要不同点。并分别指出两次改革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产生的不同影响。(12分)

(4)两则材料能不能作为判断两场改革性质的依据,说明理由?  (4分)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一调考试

高二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BCBCC    ACBAA  CDCBA    DACCB     DCCDB    CDCDA

DCBDB   CCDCB   CACCC    CBCBC     ABBDD    BBABD

二、主观题

61.

(1)同:反对专制;主权在民;权力制衡。(6分)

异:英美为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五权宪法);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政。(6分)

(2)简评: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实质是主权在民,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状况,其目标是实现直接民权;国民党长期施行“训政”,其实质是独裁统治,违背了孙中山的训政思想。(8分)

62.

(1)奖励军功。实行财产等级制度(依据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4分)

(2)不同点:政治上:梭伦改革包含民主政治;商鞅变法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经济上:商鞅变法重农抑商;梭伦改革鼓励发展工商业。(8分)

不同影响:梭伦改革:进一步打击氏族制度残余,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4分)

(3)能。判断改革性质的依据主要是看改革最终维护哪个阶级的根本利益。(4分)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一调考试

高二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BCBCC    ACBAA  CDCBA    DACCB     DCCDB    CDCDA

DCBDB   CCDCB   CACCC    CBCBC     ABBDD    BBABD

二、主观题

61.

(1)同:反对专制;主权在民;权力制衡。(6分)

异:英美为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五权宪法);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政。(6分)

(2)简评: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实质是主权在民,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状况,其目标是实现直接民权;国民党长期施行“训政”,其实质是独裁统治,违背了孙中山的训政思想。(8分)

62.

(1)奖励军功。实行财产等级制度(依据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4分)

(2)不同点:政治上:梭伦改革包含民主政治;商鞅变法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经济上:商鞅变法重农抑商;梭伦改革鼓励发展工商业。(8分)

不同影响:梭伦改革:进一步打击氏族制度残余,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4分)

(3)能。判断改革性质的依据主要是看改革最终维护哪个阶级的根本利益。(4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