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历史 > 高二历史试题

高二历史下册第十三单元课时练习题

编辑:sx_xingt

2013-03-27

【摘要】感谢您对精品学习网高二历史试题栏目的关注,小编特意在此发布了此文“高二历史下册第十三单元课时练习题”在2013年精品学习网也会更多的为您发布更好的文章,感谢您对精品学习网的支持与关注,希望此文能给您带来帮助。

本文题目:高二历史下册第十三单元课时练习题

第十三单元 第1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时作业]

命 题 报 告

考查点 难易度

简单 中档 稍难

百家争鸣及孔子的思想 2、3、4 1 11

孟子及荀子的思想 5

道家及法家思想 6

汉代儒家思想的演变 8、9 7 10、12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

的局面,其原因有 (  )

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非常活跃

②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

③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

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③④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③④不正确 D.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①②③分别从思想、政治、文化方面阐述了“百家

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而④所说的不符合史实,诸子百家的思想很多是唯心主义,

故选D。

答案:D

2.由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已于2010年元月22日首映,片中南子问孔子:“听说

你常讲‘仁者爱人’,那个‘人’字里面包不包括像我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呢?”

下列对“仁者爱人”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C.苛政猛于虎也

D.兼相爱,交相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兼相爱,交相利”体现的是墨家的兼爱思想,与

题意无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爱护,待人宽容,

统治者的以德治民等。

答案:D

3.(2010•广州模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段论述当出自 (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材料意思是: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

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因此这体现儒家中

“仁”的思想,故选A。

答案:A

4.自1985年把9月10日定为教师节以来,到2010年我们已经度过了25届教师节。可

是近来有网友建议,把每年9月10日的教师节 改在孔子的诞生之日,主要是因为孔

子 (  )

A.主张“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和教育实践

B.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C.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建立礼乐文明的社会

D.主张“民贵君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这个建议是基于孔子对教育的巨大贡献,选A。

答案:A

5.(2010•宿迁模拟)西南旱情牵动着世人的心,2010年3月20日上午,温家宝总理来到

云南村民王顺生家,王顺生老伴起身,想进屋倒茶水,温总理微笑着婉拒:“我不

能喝你的水,运来一点水不容易。”20日晚上,温家宝分别主持召开基层抗旱救灾

工作座谈会,指出,抓好抗旱救灾工作,要优先解决群众饮水问题。在我国古代先

哲中,第一次将民的地位、作用提到高于君主的程度的是 (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战国时期的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

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将民的地位、

作用给予充分的提高,故选B。

答案:B

6.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之所以能成为“显学”而备受推崇,是因为它 (  )

①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

②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③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④强调树立君主个人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①②③④四

项皆符合题意。

答案:D

7.汉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

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  )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体现了统治策略的变化与调整,从“无

为而治”到“独尊儒术”体现了时代的变化,选B。

答案:B

8.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

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有善质而未能善”,说明其主张“性本善”;“立

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说明其主张“君权神授”,应选D。

答案:D

9.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

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 (  )

A.“天人感应”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

D.“三纲五常”学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可知,皇帝这样做是为了宣扬“天子受命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