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历史 > 高二历史试题

高二历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测试题

编辑:

2013-03-27

答案:近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变迁是中国思想文化逐步走向近代化的时代缩影和历史见证。(2分)

(浙江省新高考研究联盟2011届联考)28、(17分)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我们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展开探究:

探究主题一 东西方的古代哲学与教育思想

材料一: 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点?(2分)

探究主题二 宋明理学与西方人文思想

材料二: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2)根据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做人”,与宋元时期的理学家相比,欧洲文艺复兴的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

探究主题三 西学东渐

(3)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9分)

社会思潮 对待传统文化态度 主要原因 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

洋务思潮 “中体西用” 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

维新思潮

新文化运动

(4)通过以上对东西文明的探究,我们从中得到哪些结论?(2分)

校稿学校: 余姚中学

解析: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可知强调的是美德与知识的重要性。第二问根据宋元时期的理学家的观点可知是压抑人性,而欧洲文艺复兴是思想解放运动,宣传的是人文精神。第三问根据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特点来回答。

28.(17分)

(1)相同点:都看到美德与智慧之间的联系;都重视教育的作用。(2分)

(2)宋元时期的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理论,要求人们恪守封建伦理道德;(2分)

文艺复兴时期提倡人性、追求个人幸福,倡导个性解放,要求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2分)

(3)(9分,1分一点)

社会思潮 对待传统文化态度 主要原因 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

维新思潮 利用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新文化运动 “打倒孔家店” “尊孔复古”逆流;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4)结论:加强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有助于促进人类历史的进步;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吸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对待东西方文化要坚持 “继承与发展”、“传承与创新”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写二点给2分)

(北京市东城区2011届检测)36.(28分)不同地区的文明在交流与融合中形成自己的特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唐代文化是在大一统局面下发展的,带有统一帝国的宏伟,呈现一种兼容的气度。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使丝绸之路向西南(指南亚)延伸。当时从广州出发到达波斯湾、红海等地的航线已经开通,广州港中外商船云集,带把壶、高足杯等外来物品不仅满足了贵族的奢侈需求'也引起了仿制的兴趣,直接借鉴外来造型的“胡瓶”,成为唐代相当流行的器物。由于唐朝的稳定和强大,当波斯被大食吞灭时,波斯王选择投奔唐朝,在长安度过自己的晚年。

——《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1)依据材料概述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并分析对外交流发达的原因。(6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及对外交流发达的原因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可以从主要领域:以经济交流为主;民生:影响到唐朝的社会生活;范围:交流的范围扩大加以概括。第二问可以从政治、经济、交通、对外政策等方面加以归纳即可。

答案:特点:以经济交流为主;影响到唐朝的社会生活;交流的范围扩大。(3分)

原因:国力强盛、对外开放;水陆交通的发达;经济繁荣。(3分)

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并带来望远镜、西文世界地图。随后又有多名欧洲传教士东来,其中瑞士传教士邓玉函与中国传教士王征合著《奇器图说》,系统介绍物理学原理。在他们的引导下,徐光启等一些思想开明的士大夫开始研究和介绍西方科技。耶稣会(天主教)传教士除带来西方学术外,也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利玛窦首先将《四书》译为拉丁文寄回意大利,后来比利时教士金尼阁又用拉丁文译《五经》。

——《中国古代简史》

(2)依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不同内容,结合所学分析相关的经济文化条件。(6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不同内容的概括及相关经济文化条件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可以从东西方对比找出:欧洲的自然科学,中国的儒家经典加以概括。第二问也是从东西方两个角度从经济:思想文化加以分析即可。

答案:内容:欧洲的自然科学,中国的儒家经典。(2分)

条件:新航路开辟,世界各地交流加强;西方文艺复兴,促进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儒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主流,影响深刻;思想开明的知识分子主动学习西方科技。(4分)

你已经看到,从五十个世纪以前的古代开始,尼罗河河谷的居民开始有了书面记载的历史以后,文明是怎样以奇特的方式进步的。从尼罗河走到美索不迭米亚,两河之间的土地,然后是转向克里特岛、希腊和罗马。地中海,一个内陆海成为了贸易中心,而地中海沿岸城市是艺术、科学、哲学和知识的发源地。到16世纪,它再一次向西迁移,并使大西洋沿岸国家成为了地球的主宰。

——(美)房龙《人类的故事》

(3)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说明17世纪到19世纪中期“大西洋沿岸国家成为了地球的主宰”的表现,并概括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8分)

习西方科技。(4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西方领先世界表现和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可以从政治: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确立,民主化、法治化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经济:工业革命扩展,使人类由手工生产向大机器生产过渡(答具体史实亦可得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思想:启蒙运动宣传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主张,为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条件加以概括。第二问可以从文明的转变:实现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或推动了近代化进程)加以概括。

答案:政治: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确立,民主化、法治化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2分)

经济:工业革命扩展,使人类由手工生产向大机器生产过渡(答具体史实亦可得

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分)

思想:启蒙运动宣传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主张,为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条件。(2分)

影响:实现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或推动了近代化进程)。(2分)

(4)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20世纪的三位伟人,他们在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吸纳了西方文明的成果,领导了中国社会的三次历史性转变。结合所学完成下表。(8分)

领导人物 标志性事件 历史性变化 理论依据

孙中山 1911年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五权分立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邓小平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20世纪对中国历史发展具有转折意义的三位伟人理论与实践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孙中山可以从反封建政治实践政体创新:结束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加以概括;毛泽东可以从政体实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理论成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新民主主义论加以概括;邓小平可以从体质创新、决策转变:决定改革开放,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加以概括。

答案:[ks5uK]

领导人物 标志性事件 历史性变化 理论依据

孙中山 1911年辛亥革命 结束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三民主义、五权分立

毛泽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新民主主义论

邓小平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决定改革开放,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总结】2013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精品学习网会为您整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二历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测试题”能给您带来帮助!下面请看更多频道: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高中 > 高二 > 高二历史 > 高二历史试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