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历史 > 高二历史试题

高中2014年高二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编辑:sx_zhaodan

2014-06-12

高中2014年高二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摘要】高中学生在学习中或多或少有一些困惑,精品学习网的编辑为大家总结了高中2014年高二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分析,各位考生可以参考。

一、试卷情况:

高二期末历史试卷体现了江苏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趋势。试卷注重考查学生从材料情境题中攫取信息和概括归纳的能力以及历史比较思维能力,注重考查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题目情景新颖,图文并茂,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创设了新情景新材料,选择题难度适中,注重对历史概念和主干知识的考查,主观题设问指向明确,概括、综合要求高,富有思想性和思维力,区分度较大。

二、阅卷情况:

阅卷中依照评分标准,各阅卷组经过认真细致的讨论,确定了评分标准。对每一位阅卷教师的判分,我进行了认真的抽查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主张既不漏批少给一分;又不随意多给一分,努力做到各司其职,保质保量,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份试卷的阅卷工作,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三、学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

①基础知识不扎实,历史概念模糊不清,历史的阶段特征混淆不清。如22题的第4小问“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怎样的道德建设主张,学生对此知识没能正确掌握。如23题第2小问古代雅典的民主制中有哪些“技术手段”被“代表制民主”放弃,设问中用“技术手段”和“代表制民主”进行表述,学生就不知所云了,把材料中的表述转换为教材的知识这种能力较差。如24题中的第1小问,在“双元革命”影响下,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国家社会转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表述起来丢三落四,又如25题中的第1小问,概括“欧元”对欧洲及国际政治、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没能正确掌握,表述起来挂一漏万。对文明史观的内涵和外延没能真正认识和理解,24题中的第2小问,从文明史观的视角看“西方的崛起与东方怕没落明显加快”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不能正确阐述。

②审题不清、审题不到位。如22题的第2小问,指出汉代和宋代是如何“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的“道德准则”的?学生很多理解为“怎样发展儒学”的。如23题的第1小问材料一中“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方向”指的是什么?许多学生未能正确把握“限定词”——“政治制度”,而答成“光荣革命”,据材料一分析英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原因,许多学生没有据材料一来分析提炼概括归纳,只是凭借对教材知识的死记硬背,回答成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等。

③阅读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欠缺;判断、概括、归纳、综合的能力差。如21题第2问据材料概括康熙年间徽商经营活动的新特点,学生阅读信息提练信息,概括归纳的能力差。又如25题第3小问当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不少人认为欧洲一体化会出现重大倒退,也有人认为渡过危机后的欧洲,一体化将得到加强。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观点,结合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学生从材料三中判断、概括、归纳能力欠缺。

④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如22题中的第3小问中清朝大多数读书人埋首经书,其原因是什么?学生不能从政治和思想两个方面去阐述。如24题中的第1小问,在“双元革命”影响下,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国家社会转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不能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去分析阐述。25题中的第1小问,概括“欧元”对欧洲及国际政治、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也不能从欧洲、国际的政治、经济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阐述。

⑤学生对小论文题型尚未掌握答题技巧,首先没能根据题意要求,确定其中一个观点,然后从材料中分析、概括论据,再进行史论相结合的阐述。

⑥答题不规范,条理不分明,用词不正确。

四、建议与措施:

1.认真研读2013年的《考试说明》并灵活运用

高三教学必须以2013年《考试说明》为复习的指针,切实把握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趋势,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①注意试卷结构中分值比例的变化,近几年来历史科高考仍然是注重对必修知识的考查;②注意考查内容表述的变化和增删;③认真研究四项考核目标和要求,创设与之能力要求一致的新材料新情景的题目进行有效训练;④注重典型题示例的研究和设计相关的题目进行专项训练和测试。对《考试说明》的研读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更应当和课标的《教学要求》相联系,并和新高考示例题结合起来深入研究,真正吃透《说明》,达到灵活运用,在教学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走向高考,应对高考。

2.回归课本、抓实双基,突出历史概念和阶段特征的掌握

注重主干知识体系结构的多次重复构建,正确牢固地形成主干知识网络体系,以应对不同的情景材料,要尽量把这一工作做实做好。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若将知识体系、历史阶段特征掌握好,再能将历史概念理解正确,就能以不变应万变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