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4-29
17.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的国际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18.雅尔塔体系建立的基础是
A.和平与发展 B.美苏实力的均势 C.反对霸权主义 D.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19.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①丘吉尔反苏反共演说②北约组织的建立③华约组织的建立④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A. ①②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20. 1961年,民主德国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反法西斯”的含义应指
A.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 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 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
21. 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根本目的是
A. 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B.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D.要与美欧三足鼎立
22.下列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波茨南事件②苏共二十大召开③布拉格之春④匈牙利事件
A. 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①④③ D.③④①②
23.美苏争霸局面开始形成于
A.列宁时期 B.斯大林时期 C.赫鲁晓夫时期 D.勃涅日列夫时期
目前中美之间出现了因汇率等问题发生的贸易摩擦,以下是有关世界货币体系的问题,请回答24~25题:
24.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传统的世界货币体系是以什么货币为中心的?
A.英镑 B.美元 C.黄金 D.白银
25.二战后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始于
A.1960年 B.1973年 C.1987年 D.1993年
26.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在
A.北美的美国 B.西欧德国
C.亚洲的日本 D.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27.二战后,促成联邦德国经济起飞,创造了“经济奇迹”的重要因素是
A.清除法西斯主义 B.实行非军事化政策
C.马歇尔计划提供的经济援助 D.具有较高劳动素质国民的付出
28.日本在二战后进行的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B.清除军国主义残余
C.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D.清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29.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分别是
①1989年 ②1991年 ③1995年 ④2001年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30.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贸易自由化体系的建立 B.国际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C.跨国公司的推动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二:材料解析题(2小题共2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16分)
威尔逊在他的“十四点原则”中打出了“自由”、“自决”、“民主”的旗帜,勾画了世界和平的蓝图,提出了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原则与模式。这之中,在国际关系领域影响最大的就是以建立国联为标志的集体安全思想。威尔逊强调,维护世界和平,求得国际安全,必须制定高于国内法的国际法,必须建立确保国际对话与合作的国际组织。虽然国联和威尔逊的理想主义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告失败,但威尔逊对集体安全观的青睐以及威尔逊主义中浸透的全球主义精神,却深深影响着当代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蔡拓《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
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威尔逊“十四点原则”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其真实目的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说明威尔逊主张对后来以及当前影响最大的地方是什么?(2分)
(3)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按照这一主张于20世纪40年代所建立的国际组织。(2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20年成立的国际联盟宣称的宗旨是什么?(2分)其实质是什么?(2分)该国际组织后来哪些作为违背了其宗旨?(4分,请列举两例加以说明)
32.阅读下列材料:(24分)
西欧国家的共同特点是:生产力高度发达,国内市场相对狭窄,严重缺乏资源和其他矿物资源,这就使西欧国家经济深深地君如国际分工之中,相互贸易十分发达。同时,西欧国家地理上比较接近,历史上垄断资本之间已建立起错综复杂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狭小的国家壁垒与整个经济一体化、生产国际化形成尖锐的矛盾。
——摘自《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归纳西欧国家经济发展道路上又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12分)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西欧国家发展道路上产生了什么矛盾?(2分)
(3)为解决这一矛盾,他们之间成立了什么组织?(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组织在70年代以后有什么作用和影响?(8分)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历史期中测试卷,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标签:高二历史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