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语文 > 高二语文试题

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

编辑:

2012-08-07

(一)(18分)

8、文章讲述了孩子给父母讲述自己发现金翅雀窝最后放回孵出的金翅雀的经过。(3分)

9、从心不在焉到聚精会神,再到提心吊胆,最后以沉默结束,生动形象地表现父亲为孩子危险之旅的担忧、紧张,以及对孩子好奇心、探索精神、勇敢行为的保护,表现父母对孩子的爱。(过程1分,作用2分)

10、第三人称叙 述。(1分)①文章采取的叙事视角很独特,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写法,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客观性(1分)②较为自由的展现事件过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1分)将孩子发现和寻找金翅雀的过程与父母和孩子在此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交替描写,双线并举,使主题更为丰满。(1分)

11、①心理描写,写父母的想象,(1分)形象地写出父母如临其境时的惊慌失措,表现他们的紧张、担忧。(1分)

②动作描写,小孩对鸟蛋的一“吻”,(1分)怜惜之情尽在其中,表现他对生命的淳朴的爱。(1分)

12、设想的内容在于更好地表现小说的主题,因此父母交流的内容不应该是对孩子的责骂,除了对孩子的担心外,还应有对孩子好奇心、探索欲和勇敢的的作为的呵护,对孩子爱心的肯定。(4分)

(二)(共1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3、C(中:符合,投合)

14、C(C虽,虽然;A以,用,介词/因为,介词;B而,表并列/表转折,但是;D之,取独/的,结构助词)

15、A(没有论及为君之道)

16、且夫小人虽明知世之将乱/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而以富贵之谋/贻天下之乱/固有终身安享荣乐/祸遗后人/而彼宴然无与者矣。(3分,按高考阅卷标准)

17、(1)明知他不讲道义却勉励他去做,认为天下人将会谅解我对于我的国君这样是无可奈何(或没有办法)的,而不会怪罪我。( “劝”“谅”,句式“不吾罪”,语句通顺,共3分。)

(2)他们开始的时候采用的是不同的策略,然而最终做法与商鞅相同,难道那还是他们本来的心志吗!(3分,译对一句给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苏轼认为李斯用荀子的学说扰乱天下,这是不正确的。秦扰乱天下的方法,不需要等到李斯,李斯也不曾用他的学说侍奉秦国。

在秦国的中期,秦孝公即位,得到商鞅而任用他。商鞅教秦孝公焚烧《诗》《书》,明确法家治国的理念,设置藏奸不告之罪及连坐之罪,并且禁止他国来游以求仕进的人。凭借着秦国便利的地形,采用他的治国方法,富强了几代,兼并了诸侯,一直到秦始皇。始皇的时候,完全采用商鞅已有的法令罢了,虽然李斯协助他,说明使用已有法令的便利,更加促成了秦朝的混乱,然而假使李斯不说已有法令的便利,秦始皇本来就会自己去做而不厌倦。为什么呢?秦朝满足于刻薄寡恩并觉得严峻的刑法带来方便已经很久了,这之后世代便习以为常,不知其弊了。李斯猜测试探秦始皇和秦二世的心,除了这不足以投合那残暴放纵的君主而扩大自己获得的恩宠。因此他完全舍弃了自己的老师荀子的学说,而实施了商鞅的学说;扫除去掉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先王的仁政,而所有一切都取自恣意妄为来实施统治,焚烧《诗》《书》,坑杀有学问的人,毁灭三代的仁政之治而崇尚督察之法来责罚众人,李斯不是实行他的学说啊,不过时趋奉现实的主子罢了。假若他所经历正好不是秦始皇和秦二世,李斯的治国之法将不会从商鞅之法中出来,这不是因为他要做仁爱之事,也是因为他趋奉现实的主子罢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