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gaohm
2015-10-30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必背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知识点精要
(一)关于《诗经》的知识
1、地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标志着中国文学史的光辉起点和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
2、命名
《诗经》中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305篇作品。故又名《诗三百》或《诗》。《诗经》这个名称起于这部总集成为儒家的经典以后。我们现在仍叫它为《诗经),不过是依照习惯,沿用旧称,并非将它看作“圣贤”的著作。
3、构成
《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雅颂是从音乐得名。
风是各地方的乐调,“国风”就是各国土乐的意思。风的意思就是声调。《诗经》有十五国风,有诗160篇。全部风诗产生的地域不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
雅是正的意思。周人所认为的正声叫做雅乐。雅分为大难、小雅。有105篇。大小之别向来没有圆满可信的解释,可能原来只有一种雅乐,后来有新的雅乐产生,便叫旧的为大雅,新的为小雅。大雅全部产生与西周,《小雅》里兼有东周的诗。
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颂即“容”字,容就是“样子”,颂乐是连歌带舞的,舞就有种种样子,容也有舒缓的意思。《颂》分《周颂》《商颂》《鲁颂》,有40篇。
4、来源及目的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于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班固《汉书·食货志》
何休说:“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
采集目的除教育子弟和娱乐外,主要是为了了解人民的反映,考察政治的效果,即所谓“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艺文志》
孔子在教育中强调学诗,说“不学诗无以言”,还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夫鸟兽草木之名”。
5、内容
《诗经》中的诗多反映日常生活,即“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还有表现爱情、讽刺统治者等。其中占数最多的是有关恋爱和婚姻的诗。大多数是当者率真大胆的表白,感情大都诚挚、热烈、朴素、健康。
6、形式及表现手法
《诗经》中的诗以四言为主,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富于变化,许多诗杂用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多重章叠唱。常运用双声叠字等。
《周礼》中有六义之说,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把表现手法归为赋比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二)内容讲解
《卫风·氓》是一首以女子的角度开始自述的诗歌。它生动地叙述了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通过了她对往事的追忆,既而书写了悔恨的心情和最终决绝的态度。
第一二节,叙述女子由恋爱到结婚的过程。
第三四节,是女子表达对自己年轻时沉溺于恋爱的追悔和对氓的负心的怨恨。
第五节,叙婚后的操劳、被虐和兄弟讥笑而自伤不幸。
第六节,表达了女子最终的一种决绝的态度。
《秦风·无衣》是一首战歌。秦因地处西陲,邻近西戎,屡受其侵扰。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此诗似在此背景下产生。本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本诗采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但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从与子“同袍”到“同泽”再到“同裳”表现出士兵间结合的日益紧密,大家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因此,我们对书下注解有些异议。我们认为不应是“穿同样的战袍”而应是共用战袍,共同杀敌,同赴战场。本诗从与子“同仇”到“偕作”再到“偕行”,从同仇敌忾的态度的一致,到行动的开始,到共同奔赴前线,一步步地深入。始终保持着一种战斗的激情。
《邶风·静女》是以男子的口吻写的,通过他对恋人的外貌的赞美及对己情意的宣扬,表达了恋爱双方的纯真与痴情。
二、能力训练
1、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1)氓( )之蚩蚩 (2)匪我愆( )期
(3)将( )子无怒 (4)乘彼垝( )垣
(5)载( )笑载言 (6)于( )嗟鸠兮
(7)淇水汤汤( ) (8)士也罔( )极
(9)咥( )其笑矣 (10)隰( )则有泮
(11)静女其姝( ) (12)静女其娈( )
(13)彤管有炜( ) (14)自牧归荑( )
2、请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 )通( )
(2)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 )通( )
(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 )通( )
(4)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 )通( )
(5)爱而不见,搔首踟躕 ( )通( )
(6)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 )通( )
(7)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 )通( )
3、下列红色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
标签:高二语文知识点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