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政治 > 高二政治试题

高二政治上册期末调研检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编辑:sx_gaohm

2016-01-06

高中生正处于向成年人转化的关键性时期,在这一阶段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开设对他们的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二政治上册期末调研检测试题,希望你喜欢。

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Ⅰ(每小题1分,30道题共30分)

1.乔布斯曾说“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眼下,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这是因为

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B.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劳动过程结束时的结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这是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宿命论观点

3.蔡元培曾说过:“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这说明  (     )

①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   ②自然科学需要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哲学正确指导自然科学的研究     ④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A.①②          B. ②③         C.②④            D. ①④

4.下列成语中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的是

A.和而不同         B.唇亡齿寒      C.吐故纳新      D.对症下药

5.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这说明

A.矛盾就是对立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D.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6.我们认为文化之间应该“和而不同”,应该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这样一种文化交流态度。中国文化年就是以这样的姿态走向许多国家的,这种文化交流态度表明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转化的    D.矛盾的普遍性始终决定着矛盾特殊性

7.许多成功的公司有这样一个生存之道:拿出更好的产品来击败自己的原有产品。这体现的哲理主要是

A.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B.事物的否定是自身的否定

C.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平衡性               D.事物自身的统一是变化发展的根据

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说明

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B.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C.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

9.在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的背景下,如何改善民生更加引人关注。政府的惠民政策和措施往往提到扩大就业、社会保障、办好教育、医疗改革、保障住房、农民增收等,政府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这表明

A.人的思想观念决定社会的发展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0.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

①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事物

②在历史观中,肯定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的决定作用

③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1.下列说法中蕴含了价值判断的是

①我们应该限制人类的碳排放量          ②栀子花开得真漂亮

③昨晚下了一场雪                 ④人类的碳排放量在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短诗《土》蕴含的哲理是

①整体与部分是对立的           ②整体与部分是统一的

③整体离不开部分             ④部分离不开整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萱草俗名黄花菜。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萱花作为观赏植物“无一可取,植此同于种菜,为口腹计则可耳。至云对此可以忘忧,佩此可以宜男,则千万人试之,无一验者。书之不可尽信,类如此矣”。这表明书本上的观点    (     )

①其真理性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②多数是不可信的

③是不可盲目相信的              ④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A.①②         B. ③④              C.②④          D.①③

14.古时候游子远行时,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的思念之苦。唐孟郊《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附,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忘忧”“宜男”之说虽“无一验者”,但并不妨碍人们借此表达某种愿望。这表明  (     )

A.某些意识不是对物质的反映         B.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眼见不一定为实                   D.艺术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15.贪图无所不能,只能一无所能;试图无所不知,只能一无所知;企图无所不有,只能一无所有。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②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普遍联系

③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化进现在的歌词中。方文山的《青花瓷》中“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中的“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这种风格的创作说明

A.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      B.东西整合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

C.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实现作品的创新      D.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

17.当中国的战国铜车马奔向希腊的雅典娜,当丹麦小美人鱼倾听非洲的木鼓,当中国紫禁城的青花瓷与德国德累斯顿的玛瑙杯在城市足迹馆彼此打量……上海世博会书写了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这表明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不同国家文化有其共性

③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发展           ④文化渗透推动文化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一次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回答记者提问“关于两岸关系”时指出:“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持久的       B.文化具有复杂性、多样性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D.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19.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次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

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    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

20.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能坚持文化中心主义。所谓文化中心主义就是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来评价其他文化,并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是正确的,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错误的倾向。反对文化中心主义(   )

①是承认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②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互相尊重、共同发展

③是承认各国文化具有优劣的表现   ④是尊重民族文化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