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政治 > 高二政治试题

2016年高二政治期中试卷模板

编辑:

2016-04-29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与这首古诗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俗语是

A.流水不腐,户枢不蠧                    B.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14.“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什么没有看到引力呢?”这说明

A.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联系而不是偶然的联系

B.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深层的联系而不是表面的联系

C.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必然的联系而不是偶然的联系

D.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质的联系而不是现象的联系

15.现代医学认为,任何与人体生理不适应的环境和事件都称为压力。从哲学角度,医学上认为的压力属于

A.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B.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C.与生俱来的人的特性                       D.是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具体的表现

16.随着社会经济,特别是现代传媒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诸如选秀文化、山寨文化等带有“草根”色彩的文化现象。从哲学上看,这一事实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B.人类意识的变化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             D.意识不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7.《阿甘正传》中的阿甘,是个平凡甚至简单的小人物,智商很低,却有很多高智商者缺乏的美德:诚实、守信、认真、勇敢,重视感情。他不停地奔跑,不停地向前,单纯而又执著,不知让多少观众深深感动。这说明

A.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C.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推动作用          D.人们意识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和自觉选择性

18.2008年9月25日,我国成功地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火箭将神舟七号飞船送人太空预定轨道。这一壮举主要说明

A.实践的客观实在性  B.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C.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D.实践的自觉选择性

19.在许多科学家眼里,科学难题正是科学进步的阶梯。如何用科学的问号吸引青少年,让他们领略科学的魅力,培养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是科技界和教育界必须重视的时代课题。从认识论角度看

A.认识是对事物客观规律的正确的反映        B.认识对社会实践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客观条件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0.“凡是有利于我们的工作,并使我们获得效果的东西就是真理,这也是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断

A.错误地认为客观事物本身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正确地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C.正确地认为是否有效、有用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D.错误地认为是否有效、有用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21.“人肉搜素”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的社会根源涉及多种因素,但就其得以发生的条件来看,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因素:互联网、焦点社会问题和网民 。“人肉搜索”有其产生的社会根源,涉及多种社会因素。这说明

A.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B.事物的联系具有自觉性

C.事物的联系具有真理性                   D.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22.受世界金融海啸影响,面对我国经济下滑,国家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但明确指出,这四万亿投资不得进行低产出、高能耗、高污染的重复建设,着重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家强调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哲学依据在于

①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真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要一切从主观出发,实事求是           ④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3.反对腐败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关系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关系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和紧迫任务。这说明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                 ②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③实践决定着认识                 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4.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      ②直接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        ④间接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5.系统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①整体性和有序性   ②客观性和物质性    ③复杂性和多样性   ④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材料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先有此理,万一山河大地都沦陷了,毕竟理却还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结合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哲学观点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何共同点?并列举材料二的观点在生活中的一个事例.(10分)

27.去年底,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突出矛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酝酿14年的燃油税方案征求意见稿终于出台.海南是燃油税改革的试点省份,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每年燃油附加费的收入有十亿多,而刚开始时只有两亿多.由于资金充裕,银行也愿意贷款修路,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专家指出,实行燃油税改革,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既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和企业生产成本,又考虑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有利于抑制燃油的不合理消费,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推行燃油税改革?(10分)

28. 现代经济发展与石油的生产、消费息息相关。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1945年到1973年,美国借助廉价的石油消费,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严重损害了美国经济.为此,美国政府实施了《能源政策与节约法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能源节约、产业结构调整和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近两年来,随着石油价格再次飙升,美国为了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加快替代能源生产,计划到2017年将本国一半以上的玉米、小麦等粮食用于乙醇生产,美国的许多粮食产地正逐步成为燃料基地.

材料中美国采取的政策、措施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0分)

29.辨析: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因而不具有反复性.(10分)

30.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10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