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消费、投资、出口对中国GDP的贡献率
注:2008年,发达国家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约为80%,世界平均水平约为60%。
材料二:中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材料三:某校高三学生在讨论中提出问题:政府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一方面出台众多鼓励政策,促使人们增加消费,另一方面又提倡“低碳生活”理念,引导人们减少消耗,保护环境。这两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是存在冲突,无法实现统一吗?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哪些现象和问题?(6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某校高三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例举一个具体实例加以说明。(11分)
(3)结合材料一、二,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中央提出的政策的正确性。(12分)
41.(23分)
材料一:每年日本太地町渔民要捕杀数千头海豚。“蔚蓝色纯净的海水,瞬间漫出大片鲜红的血色,整个海湾都被红色所浸染,海豚们此起彼伏地跳跃、挣扎,发出惨烈的哀号声……”这是美国纪录片《海豚湾》里的一幕,因为赤裸裸的真实影像,本片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也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但凡看过影片的人,都会为这些动物遭受的灾难而流下同情的眼泪,同时也在深深反省人类自身的行为。《海豚湾》获奖后,太地町政府发布声明:“在日本国内和世界各地都存在着不同的饮食传统,这些传统有着漫长的历史。尊重和理解地方饮食文化非常重要。”
材料二:国际捕鲸委员会多年来一直就是否禁止捕杀海豚等小型鲸类进行讨论,但僵局一直未能打破。太地町官员强调,海豚等小型鲸类并不在198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禁捕的范围内。
(1)分析说明材料一中所蕴含的《文化生活》的道理。(12分)
(2)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如何才能在是否禁止捕杀海豚等小型鲸类问题上打破僵局。(11分)
参考答案
1.C 2.B 3.C 4.A 5.B 6.B 7.C 8.A 9.A 10.A 11.D
12.C 13.B 14.A 15.C 16.D 17.A 18.C 19.C 20.B 21.B 22.A 23.D
24.C 25.D 26.D 27.C 28.C 29.C 30.C 31.D 32.D 33.C 34.A 35.B
36.
(1)山地地形为主;(2分)地势北高南低;(2分)地势陡峻,落差大。(2分)
(2)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河流众多,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4分)经济水平低,技术落后加上复杂的地质条件,加大了水能资源开发的难度。(4分)
(3)森林覆盖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粮食不足,出现过度开垦现象。(2分)可能引起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水土流失加重;(2分)滑坡、泥石流现象多发。(2分)
(4)全球变暖,该地区热量增加,生长期增长,可耕地范围扩大,有利于农业生产;(4分)全球变暖,加速该国冰川消融,泥石流、滑坡现象增多。(4分)
37.
(1) 18 时,台风眼(台风中心)风力最小,图示18时风速最小。
(2)从途经的表面温度超过27.5℃的表层海水获得能量、水蒸气;(2分)所获得的能量和水蒸气大于消耗量;(2分)其中心的气压逐渐下降,周围的气压梯度随之加大,强度得到加强。(2分)
(3通过降低热带气旋所经过海面的表层水温,(4分)使得其获得的能量和水蒸气的补充量都低于其消耗量。(4分)
(4) (答赞成或不赞成都可以,只要理由充分都可适当得分)
赞成(2分):可以通过机械措施,如使深层海水和表层海水混合达到热带气旋经过海面降温的目标。将预防灾害天气和进行救灾的费用,预先用在海面干预中。(6分)
不赞成(2分):首先,热带气旋移动路径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且当我们通过人工干预,使得一个区域的表层海水温度发生变化时,就同时改变了近海面气压场的态势,势必也就干预了热带气旋运行的路径。其次,干预措施将消耗巨大的物力,极可能得不偿失。再者,这样的干预本身,还可能引发目前无法预见的变化。(6分)
38.
(1)具体表现:13世纪--14世纪初,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人欧洲。(2分)
理解: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指南针被应用于航海,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火药帮助资产阶级战胜了封建势力;促使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6分)
(2)态度: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全盘否定中国文化。(2分)政治思想:维新派的“君主立宪”;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激进民主主义者的“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6分)(答出二点给分)
(3)先进思想:井冈山时期(或土地革命时期),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延安时期(或抗日战争时期),形成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4分)(结合二点史实各给2分;仅回答: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给1 分)
(4)原因:宋元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2分)从明朝中后期开始,西方近代科学产生(2分);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2分)
39.
(1)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4分)英国: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成功;亚当•斯密《国富论》的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思想;美国:美国民主制度;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6分)
(2)愿望: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方式: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主动对外开放,逐步加入了世界市场。影响:近代被迫开放后,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但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灾难深重。改革开放后,与其他国家平等互利,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了现代化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8分)
(3)变化:第一次由私有经济占优势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2分)第二次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原因:三大改造的完成,苏联模式(或斯大林体制)的影响。(2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或“十四大”召开。)(2分)
40.
(1)①材料一反映了2003-2007年我国投资、消费、出口对GDP的贡献率的变化。其中投
资和净出口的贡献率有较大波动,投资贡献率始终占最大比例;(2分)
②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逐年增长,尤其2009年首次超过50%,但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消费的贡献率所占仍比重严重偏低。(2分)
③说明我国投资、消费与出口的结构不协调,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2分)
(2)①倡导“低碳生活”理念与树立正确消费观是一致的,要求人们适度、理性和绿色消费,控制一定消费量,这与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存在冲突的一面。(4分)
②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提倡“低碳生活”,可以通过引导人们调整消费结构,减少高能耗商品消费,增加低能耗商品消费,这与扩大消费需求政策,同样具有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两者具有统一性。(4分)
③如:鼓励人们购买使用电动汽车、节能灯、太阳能电器等产品,鼓励人们旅游观光等,既扩大消费需求,又体现“低碳生活”,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改善人民生活。(3分)
(3)①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根据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依然偏低的实际,提出了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通过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3分)
②正确处理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既立足消费、投资和出口的整体,统筹全局,三者协调拉动,促进经济发展,又特别突出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3分)
③坚持了系统优化的方法。既着眼于消费、投资和出口的整体性,三者协调拉动经济发展;又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3分)
41.①《海豚湾》以其真实影像,使人深受震撼,在对遭难动物们同情的同时,反省着自已的行为。说明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3分)
②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日本捕杀海豚场景通过电影《海豚湾》在世界传播,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体现了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3分)
③日本和世界各地的饮食传统是不同的,我们需要尊重和理解各国的饮食文化。说明文化具有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3分)
④捕杀海豚和爱吃海豚肉是日本的传统文化,但与当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要求已不相符合,要自觉地加以剔除。体现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3分)
(2)①寻求国家间存在的共同利益,协调国家间的利益,是打破僵局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各国在该问题是上协调好利益关系,寻求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才能打破僵局。(4分)
②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打破僵局的重要前提。根据《联合国宪章》宗旨所要求的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来解决是否捕杀小型鲸类问题,才能打破僵局。(4分)
(3)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打破僵局的重要保障。只有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共同协商;经济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才能打破僵局。(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