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3-21
19.为解决生产和生活用电问题,计划在规划区建设一个火电厂,最适合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
【答案】 C
【解析】 火电厂可能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该地盛行西南风,故设置在C地最为合适。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沿某方向各土地利用类型付租能力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从2003年到2013年,该城市住宅区范围大致由距市中心距离( )
A.0.5~5.8千米处转移到1.1~6.5千米处
B.0.5~3.9千米处转移到1.1~4.5千米处
C.1.1~3.9千米处转移到1.5~4.5千米处
D.1.1~3.9千米处转移到1.5~6.5千米处
【答案】 B
【解析】 2003年住宅区付租能力最强的范围大致是距市中心距离0.5~3.9千米;2013年住宅区付租能力最强的范围大致是距市中心距离1.1~4.5千米。
21.2013年某大型国际连锁超市进驻在距市中心4.5千米处,选址的原因可能是( )
A.市中心交通拥堵
B.地租比周围地区低
C.交通便利,便于居民就近消费
D.逆城市化形势下,市中心人口减少
【答案】 C
【解析】 影响商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和交通。2013年距市中心4.5千米处地租突然升高,很可能是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再加上靠近住宅区,服务人口多。故选C项。
下图是2013年甲、乙、丙三个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动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甲、乙、丙三个城市中市区人口数量最大与最小的分别是( )
A.丙 甲 B.甲 丙
C.丙 乙 D.乙 甲
【答案】 A
【解析】 读表中数据可知,甲城市市区人口数量约10万/(0.5+0.3)%=125万,乙城市市区人口数量约5万/(0.5+1.5)%=250万,丙城市市区人口数量约15万/(1+3)%=375万。
23.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城市群与城市带,人口出现城与城之间流动的现象,对人口在城与城之间流动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人口快速增加 B.产业快速转移
C.城际高速交通的发展 D.城市之间距离扩大
【答案】 C
【解析】 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城市群与城市带后,城市群内人口在各城市之间流动,对其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城际高速交通的发展。
(2014•北京东城区模考)香港的新市镇工程将曾经临海的渔村建成了“水泥森林”般的住宅区。据此,回答24~25题。
24.新市镇建设给香港带来的影响是( )
①分散中心区人口压力 ②扩大了城市的用地规模
③控制了外来人口迁入 ④加速了逆城市化的进程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渔村变为城市住宅区,说明城市用地规模在扩大,城市职能向郊区分散,可以缓解市中心人口压力和交通拥堵问题。
25.随着香港“水泥森林”面积的扩大,城市( )
A.主导风向将发生明显改变
B.水循环受到影响
C.空间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D.热岛效应会明显减弱
【答案】 B
【解析】 城市化的发展使城市热岛效应加强,城郊之间热力环流加强,但主导风向不会改变;由于硬化路面增多,下渗量减小,地表径流增多,水循环会受到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受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会因为城市规模扩大而发生根本性变化。
第Ⅱ卷(综合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50分)
26.(12分)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3年2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统计公报表明,2012年末大陆15~59岁(含不满60周岁)劳动年龄人口9372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占总人口的69.2%,比上年末下降0.60个百分点。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下降。下图示意中国15~64岁人口占比及抚养比。
(1)简述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发展变化特点。
(2)简析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原因。
(3)试分析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利与弊。
【答案】 (1)1990年到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波动上升;2012年后,所占比重缓慢下降,数量减少,但绝对数量仍很大。
(2)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文化观念的转变,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导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
(3)利: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符合人口变化的一般规律,如发达国家大多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科技进步,信息经济发展使社会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等。弊:人口抚养比上升,社会负担加重,人口红利减少等。
【解析】 第(1)题,分析人口发展变化特点需要从水平、速度、趋势、阶段等方面考虑。第(2)题,特定年龄段人口数量的减少与历史时期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人口政策等有关。第(3)题,评价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利弊,应考虑劳动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方面影响。
27.(12分)人口红利是指人口的结构性变化所导致的积极经济结果。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口红利期,这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下图显示了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及人口负债期。图中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读图回答问题。
(1)说明抚养比与就业比的关系。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与2013年后我国的抚养比均快速上升,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3)分析人口红利期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答案】 (1)抚养比越高,就业比越低。
(2)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迅速下降,而出生率较高,少儿抚养比迅速上升,导致总抚养比快速上升。2013年后我国的抚养比快速上升是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导致老年抚养比迅速上升。
(3)人口红利期的人口特点是劳动人口的比重大,而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较小。有利影响:为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且价格低廉;社会负担相对较轻,社会保障支出少,财富积累速度快。不利影响:就业压力大。
【解析】 根据图像判断出人口红利期和人口负债期的抚养比和就业比的变化特点。第(1)题,抚养比=(少儿人口+老年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就业比=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由此可见,抚养比越高,就业比越低。第(2)题,抚养比上升的原因是少儿人口与老年人口增加,根据两个时期的社会经济特点分析原因。第(3)题,从图中看,人口红利时期的抚养比较低,劳动人口比重大,少儿和老年人口比重较小,因此该时期劳动力丰富,社会负担较轻,但就业压力较大。
28.(12分)银川平原位于宁夏北部,自秦汉以来,历代凿渠引水,发展灌溉农业,素有“塞上江南”、“西部粮仓”的美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椐图文资料,分析古代“塞上江南”的成因。
宁夏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气温较低,水源缺乏。人口呈现由南向北、从农村到城镇的迁移趋势。
(2)说出影响宁夏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宁夏人均资源数量相对较低。
(3)指出宁夏环境承载力小的主要原因,并比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答案】 (1)银川平原地形平坦;黄河流经,利于开挖水渠引黄灌溉;河流冲积使地表形成肥沃的土壤,利于农耕。
(2)经济因素;生态环境因素。
(3)资源总量少。区别:环境承载力是最大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是适宜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小于环境承载力。
29.(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图。
材料二 2004年,多家媒体报道了青海湖水位降至二十年来最低的消息;2012年,青海湖湖水面积达到4402.5平方千米,青海湖湖水面积连续8年不断增大。一时间,大家把目光聚焦到全球变暖对青海湖的影响上。
材料三 格尔木市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格尔木河冲积平原上,盆地辖区盐湖资源储量大、分布广、品位高、品种多。格尔木市依托柴达木盆地丰富的盐湖、石油、天然气而重点发展的盐化工和石油化工初具规模。
(1)比较图中山脉北部与南部城镇空间分布特征的差异,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2)简要分析青海湖湖水面积增大的可能原因。
(3)兰州地区作物播种广泛采用地膜覆盖技术,说明该生产方式的作用。
(4)对于格尔木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产业,社会上的争议很大。你是否赞成格尔木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产业?试说明理由。
【答案】 (1)北部城镇沿山麓冲积扇和交通线分布,相对密集;南部城镇沿河谷分布,相对稀少。北部山麓地带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南部河谷地带地势较低,热量充足。
(2)全球气候变暖,青海湖区的气温升高,冰川的消融量增大;由海洋输送来的水汽增多,降水增多,导致入湖径流量增大;青海湖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大,地下水补给增多。
(3)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墒情);保温(改善热量条件);防止春季风力对土壤的侵蚀。
(4)赞成。理由: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提高矿产资源的附加值;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不赞成。理由:该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而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耗水量大,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产业会加剧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排放的废弃物会使环境污染加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分布的特点、气候变化、农业生产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题,山脉北部与南部城镇空间分布特征的差异可以直接从图上获取,即北部沿山麓冲积扇和交通线分布,城镇相对密集;南部沿河谷分布,城镇稀少;原因主要从地形、水源和气温三个方面考虑。第(2)题,青海湖湖水面积增大的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冰川融水量增大;二是降水量增大,入湖径流量增大;三是环境得到了改善,地下水补给增多。第(3)题,地膜覆盖的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即保温、保湿和保土。第(4)题,本题为开放性设问,赞成主要从经济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交通、就业等方面回答;不赞成主要从水源不足、环境承载量小等方面回答。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训练题及答案,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三地理同步练习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