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历史 > 高三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下册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编辑:

2013-10-17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 诗文证史

某校高三历史老师布置同学们自学《现代史学名家》一课,小王同学对陈寅恪提倡的“诗文证史”方法特别感兴趣,查找到以下材料,并提出若干问题:

材料一:诗文证史法,或曰诗史互证法,即一方面以诗文或小说来证史,或补正史事的阙误,或别备史事的异说;另一方面,以史来证诗文或小说,或考证作品的今典,或寻绎诗文的通解。

材料二:以诗史互证,自推陈寅恪先生为最著。陈先生才思高敏,学养深厚,能就诗史曲折互证,成其新解。他说:“我之所以要搞唐诗证唐史,是因为唐代自武宗之后的历史记录存在很多错误。但唐代的诗歌则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实录,唐史的复杂性与接触面广这些特点,都在唐诗中有反映,成为最原始的实录。文章合为时而作,所以唐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摘自上师大古籍研究所虞云国《陈寅恪史学方法论》

问题:(8分)

(1)依据“诗文证史”法,如进一步探究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和希腊的历史,你认为应该特别重视哪些史诗的证史价值?(3分)

(2)除“诗文证史”的研究方法,请再举一例证史方法并作简要介绍。(3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诗文证史”这一治史方法?(2分)

37. 城市化进程

材料一:……十五世纪,绝大多数人口是自由的自耕农,尽管他们的所有权还隐藏在封建的招牌后面。……在十七世纪的最后几十年,自耕农即独立农民还比租地农民阶级的人数多。……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被消灭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 1520 1600 1670 1700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5.25 8.25 13.5 17.0 21.0 27.5 51.0

———摘自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材料三:现代学者研究认为,1895年后,中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城市数量的增加与城市现代化的推进,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国内外贸易的增加,在国内外贸易集中进行的地点,特别是各大通商口岸,如上海、广州、汉口等,形成现代工商业城市。现代工业矿冶业的发展,在现代工矿业发达的地方,如太原、唐山、焦作等,形成工业城市或矿冶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交通枢纽地方兴起新城市,如青岛、石家庄、郑州等。—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

请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英国城乡居民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对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怎样的重大影响?(6分)

(2)结合材料三分析,推进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但是,建国以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总体上看是非常缓慢的。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3)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情况。材料四图所显示的DE阶段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EF阶段我国城镇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又是什么?(2分)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举例简要说明英国和新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体现出的主要不同特点。(2分)

38.如何看待中西文化

材料一:在中国被强行开放的初期,人们视“洋货”为“奇技淫巧”,视“洋人”为“夷人”,看到火车,则“诧所未闻,骇为妖物,举国若狂”。开山凿石“恐惊耳骇目,群视为不详,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

材料二:19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国人对外国人的称谓也发生了变化,出现“洋人”“西洋”“洋务”等说法,并且“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的家庭不用一些进口货…-,假若不用棉织品,至少要用煤油做照明之用,或由欧洲人制造的、迎合中国人嗜好的不胜枚举的某些小东西。”

——以上材料均摘录自《文史知识》

材料三:义和团群众确实有一部分是因“洋货”的冲击而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也有一部分平民常受外国传教士或其豢养的“二毛子”欺负的老实人,也有很多百姓是轻信对洋人洋物的谣言,诸如洋人“剜目剐心,采生折割”“剜眼取胎,婴孩同煮”、铁路破坏风水、照相摄人魂魄之类。义和团除了杀洋鬼子和“二毛子”外,还“最恶洋货”,不仅“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甚至“洋灯、洋瓷杯,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于是闲游市中,见有售洋货者,或紧衣窄袖者,或物仿洋式,或上有洋字,皆毁物杀人”。

材料四:辛亥革命后兴起了“国货运动”。当时民族工商业者创国货品牌,在广告上推销自己的商品,如“不吸香烟,果然最好;要吸香烟,请吸国货长城牌”“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鸿生”火柴的创办者刘鸿生说:“真正是我第一个企业成功的第一个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购买国货。”

——以上材料均摘录自《西方物质文明与晚清民初的中国社会》

请回答:(9分)

(1)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19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国人对西方文明的看法有何变化?(1分)依据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这一变化的历史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三,义和团对待西方文明有何特点?(1分)

(3)“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文明排外”的具体含义是什么?(2分)产生了哪些进步意义?(2分)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化?(1分)

39.中外改革回眸

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俄国解放农奴后,民众向沙皇欢呼 明治维新时期的某一场景(举行交响音乐会)

材料三: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儉,表示变法决心。上请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掳除,众嚷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10分)

(1)你认为材料一反映的情形是否真实?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2)材料二的场景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方面的改革措施?(2分)这一措施的实行起到什么作用?(2分)

(3)材料三与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改革有哪些共同特点?(3分)

40.大国崛起

从北京往西大约8000公里,就是欧亚大陆的西部终端。从这里跨过一道海峡,有一个岛国,国名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我们通常称作“英国”。这个国家的面积仅有24万平方公里,在今天也只有6000万人口,但是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它却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原本在海洋中安详飘荡的小岛,孕育了超凡的能量,改变了自己,也影响了世界呢? ——摘自《大国崛起》走向现代(英国)解说词

问题:(9分)

请叙述英国自15世纪—20世纪初“改变了自己,也影响了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41.社会转型

材料一:关于“社会转型”的含义,在我国社会学学者的论述中,有多种理解,其中一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具体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所谓“三大阶段与两次转型”:三大阶段,亦即封建、帝制与民治是也。两次转型,分别是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前后与秦皇汉武之间……这次转型时,由于我们内部的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促使我们的社会政治结构非转型不可,那是主动的。第二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实在是从割让香港之后才被迫开始的。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问题:(25分)

(1)依据材料二,指出“两次转型”存在怎样的不同?(6分)

(2)根据材料二,试述第一次转型是如何完成的?(4分)

(3)综合以上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某一“社会转型”历史时期的理解。(15分)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1—30题,每小题2分;31—35题,每题3分;共7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A D B C B D C B C A A C D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C B A D C A D B C B D C C

注意一下每题3分 31 32 33 34 35

C/

AD C/

AD A/

CD D/

BC D/

BC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8分)

(1)史诗:两河流域——《吉尔伽美什》、古代印度——《摩珂婆罗多》或《罗摩衍那》、古希腊——《荷马史诗》等。(3分)

(2)如“图像证史”。 “图像证史”是指在正常的历史研究中采用图像、图画、图表等手段对所涉及的历史进行梳理,证实的过程(也可举如“考古发现”或“文物证史”、“考古与文献互证法”等证实途径或方法。介绍2分,言之有理即可。共3分)

(3)利:这种方法使历史研究拥有更丰富、形象的文学史料作为印证;将文史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历史研究视野、材料和方法上,都开拓出新途径。弊:诗歌及小说等仍属文学作品,具有夸张或艺术加工,不能等同历史。

(能从辨证角度看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共2分)

37. (14分)

(1)变化:从15—18世纪,英国农村自耕农逐渐减少,最终消失;16—19世纪,农村居民增加缓慢,城市居民迅速增加 (2分)

主要原因:圈地运动使自耕农失去土地,消灭了自耕农;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大量劳动力,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2分)

影响: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为工业革命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同时推动了英国城市化进程。(2分)

(2)主要因素:国内外贸易发展;现代工矿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枢纽形成)

原因:帝国主义掠夺,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长期战乱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影响城市化进程.(4分)

(3)DE段城镇人口增长缓慢是由于文化大革命导致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EF段城镇人口明显增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2分)

(4)英国:受经济活动的影响较大,如圈地运动、工业革命等;中国:受政治运动的影响较大,如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等。(2分)

38.(9分)

(1)变化:对西方文明由鄙视、排斥到崇尚、吸收。(1分)

影响:创办近代工业,学习政治制度。(2分)

(2)特点:盲目排外(反对一切外国事物)。(1分)

(3)含义:学习外国的长处,与外国展开竞争。(2分)

意义:促进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增强群众的爱国意识;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2分)

(4)要科学评价和正确对待西方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1分)

39.(10分)

(1)①第一种看法:不真实。这是作者美化统治者,因为改革实际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3分)

②第二种看法:真实。通过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认为是沙皇赐予的,感激统治者;与此同时农民还可以赎买份地。(3分)

(2)措施:生活习俗西化,引进西方文明,倡导“文明开化。(2分)

作用:让更多的日本人认识和了解西方文明,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近代化。(2分)

(3)依靠原有的统治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3分)

40.(9分):15世纪末,君主专制形成以及颁布了一系列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15、16世纪开始的圈地运动客观上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17世纪英国革命及君主立宪制度确立,英国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启蒙运动发端于17世纪的英国,洛克提出了政治分权学说,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也影响了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为近现代世界各国的变革提供了锐利的武器;18世纪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与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并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法、德、美等欧美国家也开始迈上了工业化的道路;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19世纪中后期英国建立起“日不落帝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历史事件及影响分别给分,其中事件5分影响5分,文字组织3分共计13分。)

41.(25分)(1)原因和方式不同:第一次由“经济大变革”引发“政治体制”上的主动转型,即“由于我们内部的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促使我们的社会政治结构非转型不可,那是主动的”;而第二次由“外来侵略”引发“政治体制”上的被动转型,即“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实在是从割让香港之后才被迫开始”。(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共6分)

(2)第一次: 春秋战国,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生了急剧变革。历经500年的逐渐积累,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完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4分)

(其他能围绕核心知识展开叙述也可,如西周“封邦建国”体制的确立——春秋战国的连年征战——秦的统一——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3)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

第一层次,前结构: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1分

第二层次,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2-4分

视角:仅结合某一社会转型期某一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层次,多点结构:使用多个线索或综合上述两则材料,进行单一维度地解释。5-7分

视角:能结合材料一“社会转型”概念或材料二“两次转型”的说法,就某一社会转型历史时期的多方面表现进行论述。

第四层次,关联结构: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8-12分

视角:能综合材料一、二的观点,在第三层次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社会转型”历史时期的某些普遍性现象或规律性认识。

第五层次,抽象拓展结构: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13-15分

视角:能对问题的核心概念——“社会转型”,作出比较准确的理解,如可以就和这一概念的广义、狭义方面进行把握和理解;也可以就“社会转型”时期普遍性与特殊性等特点进行论述;还可以从“社会转型”历史时期发生原因和背景、表现、启示与思考等方面进行分析。

总结:上面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历史下册第一次模拟考试卷的全部内容,希望有助于大家的学习,祝大家天天向上。

浏览了本文的读者也浏览了:

高三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训练试题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历史 > 高三历史试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