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10-17
27.(12分)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历史上试图改变斯大林模式的三次尝试,但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弊端是什么?(2分)
(2)三次改革在经济方面的侧重点各是什么?(3分)
(3)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有哪些?(2分)
(4)三次改革和苏联解体有何联系?(3分)它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2分)
28. (14分)实现工业化是世界近代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和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工业化先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另一种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说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基本特点。(4分)
(2)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有何突出特点?(2分)
(3)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哪些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3分)出现了什么失误?(2分)
(4)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两种工业化道路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3分)
参考答案
1—5 ABCBB 6—10 BCDAC 11—15 ABCCD 16—20 CCCAA 21--25.ABABC
26. (1)错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希望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根源:生产关系超过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苏俄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3分)
(2)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3分)
(3)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或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发挥)。(3分)
(4)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设立经济特区;开发开放浦东;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其它言之有理亦可。答任意三点,3分)
(5)同:都把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1分)
区别:社会制度不同(或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1分)
27.(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企业没有自主权;片面强调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忽视经济规律。(2分)
(2)赫鲁晓夫改革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侧重于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改革在经济方面制定经济发展的“加快发展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3分)
(3)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做法上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2分)
(4)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成为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成效不大,政治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成为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3分)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之一,必须坚持改革;改革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分)
28. (1)时间长,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对外扩张掠夺;大力拓展海外市场。(4分)
(2)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农业、轻工业的协调发展。(2分)
(3)政策和措施: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并实施“一五” 计划;工业化起步、三大改造同时进行。(3分)失误: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
(4)启示:从国情出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3分)
总结:上面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复习测试的全部内容,希望有助于大家的学习,祝大家天天向上。
浏览了本文的读者也浏览了:
标签:高三历史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