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10-17
二、非选择题(共5题,50分)
26.(2011•天津南开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利克里讲道:“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服。”
——摘编自《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 归纳材料一所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2分)
材料二 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猛烈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经过艰苦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尽管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的时间不同,每个国家又会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方确立代议制民主的历史条件。(3分)
(3)如何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2分)
材料三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
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俞可平《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4)分别概括改革开放前30年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和改革开放后30年实现的“民主增量”的主要表现。(5分)
27.(2011•吉林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产党之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因此,本人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声明(1950年6月)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美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分)
材料二 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谈话(1971年5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而采取的行动,并简述其对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4分)
材料三 近年来中美关系大事摘录
2001年4月1日,美国海军侦察机在中国海南沿海空域撞毁我军用飞机,导致飞行员王伟失踪。我国政府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
2001年12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命令,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2010年1月29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计划向台湾出售总值达64亿美元的武器,中国政府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
2010年4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了会见,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共识。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近年来中美关系表现出怎样的态势?反映了当今国际形势具有什么特点?(3分)
28.(2011•临沂模拟)新世纪,国际格局从结构到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地缘格局、战略关系和政治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4分)
材料二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萦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2)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3分)
材料三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新问题,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以便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新挑战。尤其是近些年来,美国陷入了经济危机,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加之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美国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3)有人依据材料三的现象判断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怎样认识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3分)
29. (2011•银川二模)【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警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一定舆论,设上书处于午门,日轮派御史二人监牧,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略如圣祖设南书房,世宗设军机处例。重定章程……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置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唯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唯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
——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奏折中提出了有关变法的哪三项预备性措施?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和戊戌变法的失败有何必然联系?(6分)
(2)综合两则材料,你认为戊戌变法的特点有哪些?(2分)
30.(2011•乌鲁木齐三模)【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7年二三月间,日本分别同英、法、俄、意达成秘密协议:日本支持中国参战,四国应允在战后和会上支持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日本自恃有此保证,估计中国参战也不可能收回山东。同时,它还试图以中日为盟国的方式,控制中国的财政与军事。
——《国际关系史•第三卷(1871——1918)》
材料二 1943年1月11日上下午,分别在华盛顿和重庆缔结了中美新约和中英新约。两个条约都规定,现行中国与美英的条约中,凡授权美英政府或其代表管辖其在华人民之一切条款,均予撤销作废;废除1901年在北京签订的议定书,终止该议定书给予美英的一切权利;交还北平使馆界的行政与管理权;终止美英在上海、厦门公共租界的权利,交还天津、广州英租界;……英国放弃要求中国任用英籍海关总税务司之特权。
——《国际关系史•第六卷(1939——1945)》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巴黎和会上的日本是否达到了目的?中国方面的反应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新约和中英新约签订的原因有哪些?对中国有何影响?(6分)
2012届高三全品原创月考试题一•历史(B卷)
1.【解析】C 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和材料解读能力。西周的分封制度造成东周时期诸侯争霸,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的基础是郡县制,中央集权否定分封血缘,故B、D两项错误。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故选C项。
2.【解析】B 本题考查古代中央官制。从“封驳”和“谏议”可知为唐朝门下省。唐朝三省六部制中,尚书省执行政令、门下省审核封驳政令、中书省草拟、颁发政令。A项隋朝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C、D两项均无“封驳”权力,仅为皇帝顾问。
3.【解析】 D明太祖废丞相,彻底解决君相矛盾,内阁制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最高权力由皇帝掌握,阁臣职权大小、地位完全取决于皇帝;但英国的内阁制则是君主立宪制下的行政机关。排除A、B、C三项。
4.【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可以看出这样的判决很难保证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说明这种司法程序还有缺陷,故排除C、D两项。“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可以避免事先有人说情、贿赂等,说明公民的平等不仅仅是形式的,排除B项。这种运作方式既体现民主,也有不足之处,但确实是体现了当时雅典民主的运作方式,这符合史实,故选A项。
5.【解析】B 巴黎公社并没有建立自己的政党,也没有发动广大群众,这些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6.【解析】B 本题实际考查美国的政治体制。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美国法院具有最高司法权,故B的说法正确。法官的做法符合宪法规定,与爱国无关,故A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国会和法院之间属于互相制衡的关系,法院只能对违宪法律进行裁决,不能否定所有的国会立法,故D项错误。
7.【解析】B 本题考查对义和团运动的理解,难度较大。既然讽刺打打杀杀,故A项排除;因为义和团有盲目仇外的倾向,外国侵略客观上传播了先进思想文化,故C项排除;D项虽然正确,但与B项相比,B项更是作者的深刻用意所在。
8.【解析】B 本题考查的是对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正面战场作用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中国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约1116105人和所学史实,客观上说明在抗日战争防御和相持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B项。
9.【解析】A 注意材料中提及的“补偿”。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承担了既反侵略又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抗日战争的胜利属于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加快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程。由于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未改变,故B项结论错误;中国在抗战胜利后,国际地位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并未因此就赢得所有国家的尊重,C项过于绝对;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故D项表述错误。A项为正确答案。
10.【解析】C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根据题干第二个高峰大约是1931—1934年左右,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实行“农
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形成革命小高潮。北伐战争是1926—1927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南昌起义时间是1927年,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建立,时间不符,排除。
11.【解析】A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此时的俄国正在参加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一方,一战激化了各种国内矛盾,人民生活困苦,因此二月革命后推出一战符合当时人民群众的要求。
12.【解析】A 该漫画反映的是俄国二月革命后的俄国情况。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故B项正确;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现象,故C项正确;D项与史实符合。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未退出一战,故A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13.【解析】C 本题以费孝通在第一届北平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的感慨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政治和社会变革的把握,以及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会场中人员服饰多样说明群众广泛性,他们共商国是说明了平等性,“第一次”说明深刻。
14.【解析】C 中国历史上,这并不是首次实行由当地民族进行自我管理; 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些基本政治制度;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先后成立,A、B、D三项说法错误。
15.【解析】D A、B两项是建国后就实行的政治制度;C项不是民主政治制度。1998年,九届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各地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D项正确。
16.【解析】D 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签订过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粤海销烟”指的是虎门销烟;“港岛易”指的是签订《南京条约》;“前仇旧恨今尽雪” 指的是香港回归。而签订《马关条约》是和甲午中日战争有关,本题正确答案是D项。
17.【解析】B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和平统一”成为对台关系的基本方针,图片上鸽子也象征着和平。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18.【解析】C 从题干信息看出是亚非会议,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从而使亚非会议圆满结束。
19.【解析】C本题考查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周恩来”“共同基础”“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可知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
20.【解析】D A项是1949年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B项是1972年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C项是1992年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是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后,故D项符合题意。
21.【解析】C本题主要考查古巴导弹危机。依据材料信息苏联人“被发现又紧张地、还带点负罪感地奔逃”,可判断这是1962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被美国很快发现,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
22.【解析】A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美国认为欧洲的一体化建设形成了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对美国构成了威胁”,故A项说法正确;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23.【解析】B 本题考查的是对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性质的理解。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万隆会议所体现的精神是发展中国家联合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团结合作共同为政治独立和经济发展而奋斗的呼声和要求;据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之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自身特点,能够反映其要求的应该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故本题正确答案是B。
24.【解析】B 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A项错误;苏联解体只是国际力量变化的一方面,C项错误;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其形成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D项错误。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一超”为美国,“多强” 包括日本、俄罗斯、中国、欧盟等,B项为正确答案。
25.【解析】C 本题属于最佳选择题。解答时主要的迷惑项是D项,但恐怖主义不仅是“20世纪的政治瘟疫”,更是“21世纪的政治瘟疫”, “9•11”事件就是发生于21世纪(2001年)。故排除D项,选择C项。
26.【解析】本题考查古今中外民主政治的发展概况。第(1)问,材料一从权力的赋予和法律的地位两方面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第(2)问从经济、政治等方面概括,可从材料中直接获取信息。第(3)问即回答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第(4)问“基本的制度框架”指的是“三大制度”的建立,“民主增量”指的是新时期民主政治的发展。
【答案】(1)人民主权,任人唯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至上。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3)通过民主选举和议会立法,防止专制独裁,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4)基本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等政治制度。民主增量: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等政治制度;健全法制,逐渐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动农村民主制度建设。(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7.【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认识中美关系发展演变的背景,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第(1)问中的“特征”要依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从本质上概括回答;原因则要放在50年代初的世界形势大背景下进行分析。第(2)问,主要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第(3)问以大事年表的形式呈现,比较新颖,四件大事合作与冲突各具其二,较为明显地进行了提示。
【答案】(1)特征:对抗。 原因:意识形态的矛盾;国家利益的冲突。
(2)行动: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并发表《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美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影响: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解了世界紧张的局势(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态势:合作与冲突交织。国际形势:和平与动荡、缓和与紧张并存。
28.【解析】第(1)问回答二战后挑战两极格局的因素,主要有欧洲联合、日本崛起、中国力量增强、不结盟运动兴起和美苏自身力量削弱等。第(2)问要求对“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作用作一评价,在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中欧盟各国的分歧和矛盾仍然存在,“欧洲合众国”的形成仍任重道远;但是欧洲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产生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第(3)问要求判断“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若同意这一观点,认为美国在世界上的作用已明显下降,可从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当今美国面临很多严重问题等方面说明。若认为美国仍起主导作用,可从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实力依然十分强大,仍然是超级大国等方面回答。
【答案】(1)欧洲联合、日本崛起、中国力量增强、不结盟运动兴起和美苏自身力量削弱。
(2)在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中欧盟各国的分歧和矛盾仍然存在,“欧洲合众国”的形成仍任重道远;但是欧洲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虽然还不能起到支配整个欧盟的作用,但是他们的产生无疑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3)同意。当今世界呈现多个力量中心,多极化趋势明显;当今美国面临很多严重问题,如材料三中列举的经济衰退、陷入伊拉克战争泥潭、恐怖主义的威胁等。
不同意。虽然美国面临着诸多问题,但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实力依然十分强大,无人能比。
29.【答案】(1)措施: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设立制度局;制定章程。问题:说明资产阶级在封建地主阶级面前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联系:这就导致资产阶级不敢和封建地主阶级彻底决裂,不敢发动人民群众,最终被封建顽固势力所镇压。
(2)自上而下的改良;改革措施很不彻底;改革面临的阻力巨大。
30.【答案】(1)达到了目的:巴黎和会上英、法等国同意把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中国爆发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中国艰苦抗战,牵制了日本大部分兵力;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英美需要中国继续合作抗战。废除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抗战信心。
总结:上面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3年高考历史配套复习月考试题的全部内容,希望有助于大家的学习,祝大家天天向上。
浏览了本文的读者也浏览了:
标签:高三历史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