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11-01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题,50分)
26. (2011•长春二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材料二 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材料三 明末清初,黄宗羲指出,天下之治乱与一姓之兴替是无关的,“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原臣》),即一国的治与乱要看人民是否幸福,而并不在于由谁来做君主,而在于是否以万民的切身利益为目的,从而否定了专制君主将万民幸福系于一姓的谎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长期在我国古代存在的主要政治制度和主流思想。(2分)
(2)材料二中说中国古代农民“交了粮,自由王”,你赞同此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小农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4分)
(3)材料三中黄宗羲继承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他在“君”“民”关系的论述中,与以往民本思想的不同点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在实践上的不同。(2分)
(4)从材料四的图例来看,安徽省农民对农村土地承包制的评价,有58%的人认为:总体来看是好的但也存在很多问题。结合你的理解,说明这一结果的理由。(4分)
27.(2011•汕尾模拟)追求公平公正、社会和谐是人类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政府一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持自由放任式的不干预态度,人们认为穷人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政府没有义务为了帮助穷人们人为地改变市场竞争和淘汰法则。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人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政府该介入社会福利事业。
——牛文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材料三 中国人民在50年中实现了人权发展的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尽管在维护和促进人权的过程中遇到过曲折,但是,一个不容争辩的基本事实是: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一个积弱积贫、备受屈辱的旧中国已经变成了一个独立自主、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12.5亿中国人民主宰了自己的命运,过上了丰衣足食、文明健康的美好生活,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民主自由。
——《中国人权发展50年》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诸子百家思想为例说明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哪些合理成分和值得借鉴的地方。(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30年代前后美国政府对待贫困问题态度的变化,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为解决美国的贫困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史实,说明新中国在人权发展中曲折的表现和实现历史性飞跃的政治、经济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4分)
28.(2011•皖北协作区模拟)宗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人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认为“是上帝给了他独一无二的天恩,让他去完成托付给他的使命”,“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
——林壁属《哥伦布西航思想的形成》
南非黑人大主教图图。他在1984年的一次集会上说:“白人传教士刚到非洲时,他们手里有《圣经》,我们黑人手里有土地。传教士说:‘让我们祈祷吧!’于是我们闭目祈祷。可是当我们睁开眼睛时,发现情况颠倒过来了:我们手里有了《圣经》,而他们手里有了土地。”
材料二 很少有领导人会像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那样看上去不适宜承担革命领导的任务,因为他的运动是在没有党派和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他的力量来自于他几乎不了解的一种集体的追随力量。然而,也很少有领导者能像他这样戏剧性地唤起人们的意识,或者像他这样对其所在时代的政治和宗教态度产生如此震撼性的影响。
——[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领袖》
材料三 达尔文《物种起源》的问世,犹如一颗炸弹落在神学阵地的心脏。自然选择的理论,给上帝分别创造万物的教义以沉重的打击。正如霍登(W.Horton)所指出的那样,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中古时代的大爬虫的地位,似乎比十字架的地位更重要
——张秉伦汪子春《进化论与神创论在中国的斗争》
“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上帝和理性这两个最高的价值观念都通过新的理解而发展出新的方向,开辟了新的天地。把人世的勤奋创业理解为上帝的召唤,曾有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把学术工作理解为基督教的天职,也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
——[美]余英时《内在超越之路》
(1)根据材料一,说明宗教在世界近代史上为促进世界整体化起过什么作用?(2分)
(2)材料二中马丁•路德“他的运动”指什么?这一运动的原因有哪些?对西欧现代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4分)
(3)达尔文进化论冲击了教会宣扬的“神创说”,除此之外,这一理论还产生了什么影响?根据材料三说明宗教和科学之间的关系。(4分)
29.(2011•淮安四模)【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梭伦的诗歌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怎样的改革思路?列举能够体现这一改革思路的主要措施。(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举措?对秦国的最大影响是什么?(4分)
(3)两个改革者的命运都令人叹息,商鞅最后被车裂而死,梭伦最后被迫离开国家到国外游历,但人类社会仍在改革中不断进步。你认为作为一个改革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2分)
30.(2011•福建卷)【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是《拿破仑法典》的热忱宣传者;这部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远达伊利里亚(亚得里亚海东海岸地区)和波兰……拿破仑并没有预见到:扫除旧制度的垃圾只会促使潜伏着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拿破仑法典》在有些国家里被接受为母法,并通过其子法现今正在那里发生效力。
——汉译世界名著《拿破仑法典》
(1)材料一中“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和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4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综述之。(4分)
月考试题五•历史(A卷)
1.【解析】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出自元代高明《琵琶记》,形容读书十年无人问津,考中科举后一举成名,反映了科举制的特点,答案为D项。
2.【解析】C 本题考查甲午战争的影响。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为挽救民族危亡,先后掀起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开启了近代中国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故C项符合题意。A、D两项在鸦片战争后就存在;B项时间是19世纪70年代。故排除A、B、D三项。
3.【解析】D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与记忆。据图片信息显示
的《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故选择D项。
4.【解析】D 本题实际考查“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两个概念。直接民主制实行的前提是小国寡民,地狭人少,中国的城市居委会选举具备这一前提, D项符合题意;间接民主制即代议制,适合人口众多的大国,如A、B、C三项的情况。
5.【解析】B 本题考查的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阶段中国面临的外交形势的理解。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中苏关系恶化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中美关系紧张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就不承认新中国。从时间上看,答案为B项。
6.【解析】A从材料规定来看,美国各州权力很大,“各州保有其主权、自由和独立”,A项符合题意。美国独立之初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所谓邦联。直到1787年,美国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C、D两项都在1787年以后,可排除。
7.【解析】A 题干材料反映了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其成员国均为发展中国家,团结一致,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股新兴的政治力量,冲击着当时的美苏两极格局,凸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故选择A项。
8.【解析】B本题考查对会馆这一概念的理解。据所学知识,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故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同一地域的商人住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称为会馆,说明会馆的出现与当时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重要关系,B项符合题意。
9.【解析】B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企业的性质。洋务派兴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由政府投资,产品由政府使用,不投放市场。题干材料反映的就是近代军事工业,四个选项中,B是李鸿章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符合题目要求。A、C、D三项都是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吸纳民间投资,产品投放市场,追求利润。
10.【解析】B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根据题干信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属于中国传统婚姻特征,“取得男女之同意”说明尊重男女双方的意愿是新式婚姻的体现,因此应选择B项。
11.【解析】B 本题考查对新中国成立后所有制变化的掌握情况。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开始经济恢复,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合理调整工商业,到1952年底完成国民经济恢复任务,从而出现了表格中“开始年”的情况;又通过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出现了表格中“结束年”的情况。
12.【解析】B从材料中时间和“这个时代疯狂地追求发明”可知,本题是对工业革命开展的时间和地域的考查。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而且符合“1760到1800年”时间范围的只有英国,故选择B项。
13.【解析】B 本题考查对垄断组织的评价。垄断组织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抑制了资本主义的无序竞争,“毋使有羡不足”。但因其缺乏竞争,生产技术的改进缓慢,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垄断组织首先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美国。
14.【解析】D 本题考查的是对苏俄经济发展探索过程的理解。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A、B两项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主要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力,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工农联盟,故D项正确。
15.【解析】B 本题考查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并进行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不顾自然条件限制,在气候寒冷的苏联北部大规模种植玉米,遭到失败。A项是战时共产主义的内容,C项是斯大林体制下的政策,D项是赫鲁晓夫改革工业方面的措施,有一定成效,并非“蛮干”。
16.【解析】B西汉儒学家董仲舒改造儒学思想,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董仲舒还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但体现了皇权独尊的特点,B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与材料所述无关;C项明显错误。
17.【解析】B本题考查明清之际进步儒学的理解。“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是针对宋明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而提出,但又继承儒家思想的民本等思想,故B项符合题意。
18.【解析】B 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理解认识。据题干情境,可知徐渭的《黄甲图》更多的夸张表现了秋水、螃蟹,凸现了文人画个性表现的特点,B项符合题意。A项是秦汉工笔画的特点;C项是山水画的特点;D项属于书画艺术临摹的特点。
19.【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康有为赞同“今为机器之世”,世界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他认为“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说明他主张废除旧的思想主张,其实质即仿照欧美模式,故选择 B项。
20.【解析】D 从材料信息“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可以看出,这段话体现了孙中山先生“节制资本”的民生思想,旨在追求社会公平,故选择D项。
21.【解析】D 本题考查对人文主义内涵的理解。分析题干材料,主要表明了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追求现世的幸福,这符合人文主义的内涵,D项符合题意。A项属于抽象非主流思想;B项是揭露和批评社会不合理的现实;C项倡导自由平等的主张。
22.【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分析材料主要意思是孟德斯鸠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这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故选择 B项。
23.【解析】D B、C两项明显错误,不符合史实;A项容易误选,原子弹原理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质能公式(E=MC2),而并不是“核威胁”源于相对论。由史实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如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都是源于二战。故选择D项。
24.【解析】D 本题考查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理解。材料中的对白出自《等待戈多》,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没有头尾、故事情节的特点,与之艺术表现手法相似的是《毕加索自画像》,不规则的现代主义绘画的特色,故答案为D项。
25.【解析】C 本题考查对近现代艺术特色的理解。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革新的观点,反映了印象派绘画的特点,故答案为C项。
26.【解析】本题抓住两千多年小农经济发展的脉络及各时段的不同表现,并从中外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不同政策来考查对政治、经济和思想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第(1)问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与再现;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我国两千多年来自然经济的延续和封建正统思想的承继与发展。第(2)问体现了试题的开放性特点及发散性思维,突出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和准确处理问题的辩证关系的能力,特别要充分理解“小农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才能有效准确的回答。第(3)问要求学生能够闲熟运用古今中外的史实,准确解读材料中有效信息,并且在理论层面上进行阐述。第(4)问要求运用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史观,重新审视小农经济发展历程的得与失。
【答案】(1)特点: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主要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主流思想:儒家思想。
(2)一种:赞同,中国小农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经营自主性强,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轻。另一种:不赞同,中国小农除了交纳国家赋税外,还受到地主剥削,并承担国家的徭役、兵役等任务。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政府财政赋役收入的主要来源;其稳定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国家政权。
(3)不同点:超越了传统民本思想侧重于君的倾向,体现了近代民主启蒙思想的气息。近代西方民主不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社会制度,是公民的权利;而中国的民本思想却只是一种社会理想,能否实现取决于君主个人的意志。
(4) 总体是好的: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增强了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生活水平。存在的问题:随着生产力的逐步提高,家庭分散经营中因土地规模过小而效益不高的问题逐渐突出(种地不赚钱);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使用;政府的调控范围过大过细,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城镇化发展中强行夺占农民耕地;频繁调整土地,经营预期不稳定,不利于投入增加。
27.【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外和谐思想和民生问题的理解。第(1)问的考查,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从儒家孔子、墨家墨子、儒家荀子、道家老子的主张分析归纳。第(2)问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直接概括政府态度,“措施”即回答罗斯福新政的有关措施。第(3)问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曲折”指的是“文化大革命”对人权的严重践踏;“原因”从政治、经济方面两方面归纳;“认识”结合“原因”方面思考。
【答案】(1)举例:儒家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墨家墨子,主张“兼爱” “非攻”,有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儒家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老子,天道自然,有助于人与自然及内心的和谐。
(2)政府态度:从不干预到干预(或从自由放任到政府介入)。 措施:直接救济;以工代赈(或兴办公共工程);制定有关法律,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
(3)曲折:文化大革命严重践踏人权。 原因:建立并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认识:继承与发展;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关注民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28.【解析】本题考查宗教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影响。第(1)问从宗教对新航路开辟、殖民活动的推动等方面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二马丁•路德,可判断“他的运动”指宗教改革,“原因”和“作用” 根据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第(3)问,“影响”一是回答对人类思想的影响,二是回答对被压迫民族的影响;“关系”需明确两个方面:一是“对立”关系,二是信仰对科学的促进。
【答案】(1)传播宗教的热情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宗教是殖民者进行殖民统治的重要手段。
(2)宗教改革。原因:①天主教会腐败。②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壮大。③教会束缚思想。④人文主义传播。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3)影响:把“变化” “发展”等观念引入科学领域,使人类在思想上发生了跃进;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宗教和科学的关系:科学与宗教在本质上是对立的。科学在一个领域的成就意味着将宗教的影响从这一领域驱除出去;科学研究的精神动力可以来自于宗教信仰。
29.【解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和商鞅改革考的理解认识。第(1)问第一小问可以根据材料中“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等词句对改革思路进行归纳。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和第一小问的思路进行选择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举措和影响即可。第(3)问根据梭伦和商鞅的个人特征进行总结归纳。
【答案】(1)思路:抑制奴隶主贵族势力;改革中力求公平、公正;依法治国。措施: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实行财产等级制;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2)举措:统一度量衡;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影响:实现了秦国的富国强兵,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改革家要具有精英意识和平民情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及其法典。第(1)问,《拿破仑法典》保留的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所以其向外输送的也正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民主、自由。“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指的是被拿破仑侵略的国家进行反侵略斗争,据此可推断原因。第(2)问,材料二主要说明的是《拿破仑法典》的世界影响,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综述”实际上就是综合评价《拿破仑法典》。
【答案】(1)依法行政;倡导人民主权和自由平等。拿破仑后期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质,激发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民族意识。
(2)《拿破仑法典》继承发扬了罗马法;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废除了封建特权,为发展资本主义奠定了法律基础;成为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
【总结】高三月考历史模拟试题就为大家整理到这儿了,高三是重要的阶段,大家要好好复习,备战高考。希望小编的整理可以帮助到大家。
浏览了本文的同学也浏览了:
标签:高三历史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