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历史 > 高三历史试题

高三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编辑:

2013-12-19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4小題,52分。)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材料一 雅典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海外贸易活跃,当然各地移民纷纷前往希腊定居贸易。雅典的上层都是由奴隶主团体掌握实权,他们有雄厚的财力,连国王都必须依靠奴隶主组成的元老院议会的支持才能稳固自己的地位,同时国王无权利没收奴隶主的财产,这有点类似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政体。雅典的民主制,是早期的民主制,所谓的民主大门仅仅是对有钱有权利的社会体面人敞开的。

——任寅虎《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早期雅典民主政治制度建立的主要原因。(3分)

材料二 1620年赴北美大陆在大西洋五月花号船上签署的《五月花号公约》被认为是美国宪法的源头,1639年北美出现了《康涅狄格根本法》,宣称主权属于全体人民,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备的宪法。(此后)1791年法国宪法问世,1908年大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宪法的基本原则都有:私有财产、主权在民、分权制衡、法治、人权等原则。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

材料三 作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国家,新生的中华民国顺应世界潮流,仿照美国的政治制 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功地将国会、选举、多党制、三权分立、言论自由以及共和精神一 一引进中国人民的政治生活,并在其后十三年的实践中建立了完整的民主政治运作的基本规则。民初的议会政治虽然屡遭挫折……但它开创的民主政治迄今为止仍是中国人民努力追求的目标。

——林炯如《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

(2) 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17〜18世纪美国宪法制定和中华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立过 程 所体现出来的主要特点。(6分)

(3) 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法治)建设的认识。(3分)

3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790年(美国)拥有8000人以上的大城市只有5个,其人口不到13万人。182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2%。到1870年城市数目增至663个,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9%和5.5%。……到1920年有5020万人居住在2722个城市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0.9% 。

——摘自杨荣《工业革命对美国城市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进美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是如何推动城市化发展的?(5分)

材料二 美国城市化的突出特征是大都市郊区化,城市呈网络状向外扩展,人口密度较低。这虽然给人们带来较大的生活空间,但这种“以汽车追房子”的美国城市化模式,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基础设施投入大量増加、公共交通组织成本上升、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费大福增加,工作、生活成本提高等。后来不得不进行城市改造和环境治理,为此付出了相当高的代 价。

——《美国城市化模式不是中国城市化的样板》

材料三 【新华网北京7月27日电】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27日说,“7•21”特大自然灾害给我们的教训异常深刻,在灾害面前,我们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应急管理都暴露出许多问题。他说:“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永远铭记这个教训,不断地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工作,使我们的规划建设更科学、更符合自然规律,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更加以人为本,并确保这样的灾难不再重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7•21’特大自然灾害”,思考当今中国城市化与美国城市化存在着哪些相似的问题?(4分)

(3)“‘7•21’特大自然灾害”和美国城市化的经验教训对我们今天的城市建设有何启示?(3分)

3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容闳1872~1881年任幼童出洋肄业局留美幼童副监督,他晚年在其自传中写道:“盖既受教育,则予心中之理想既高,而道德之范围亦广,遂觉此身负荷极重,若在毫无知识时代,转不之觉也……予意以为予之一身,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予后来之事业,盖以此为标准,专心致志以为之。溯自1854年予毕业之时,以至1872年,则此志愿之成熟时也。”……客闳的“西学”思想与他的“洋务”事业,在晚清的政治环境中可以说是相辅相成,而同时亦互相排斥。

——摘编自梁伯华著《近代中国在世界的崛起——文化、外交与历史的新探索》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容闳是如何看待“西学”的?如何理解材料中划线部分的含义?(6分)

材料二 “万木草堂”是康有为的新学应用于学术教育制度上的一个尝试。从1889年康有为“决定先从教育培养人才入手”后,到1891年“万木草堂”学舍就正式在长兴里开设,形成与旧学书院完全不同的学风和教育模式。这一模式的特征通过作为学纲的“长兴学记”凝炼为“万木草堂”立学的宗旨。如“长兴学记”分科图表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基本内容

学纲 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格物 克己 厉节 慎独

主静出倪 养心不动 变化气质 检摄威仪

敦行孝弟 崇尚任恤 广宣教惠 同体饥溺

礼 乐 书 数 图 枪

学科 义理之学

考据之学

经世之学

文字之学 孔学 佛学 周秦诸子 宋明学 泰西哲学

中国经学 史学 万国史学 地理学 数学 格致学

政治学原理 中国政治沿革得失 万国政治沿革

得失 政治实用学 群学

中国词章学 外国语言文字学

——摘编自王先明《康有为与戊戌“新学”的形成》

(2)从“长兴学记”的立学和宗旨分科图表可以看出,西学在康有为的教育思想中占有怎样的地位?试用分科图表中的内容举例说明。(5分)

材料三 陈独秀指出,西洋所谓法治国者,其最大的精神,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绝无尊卑贵贱之殊……共和国民之教育,其应发挥人权平等之精神,毫无疑义;而孔教的根本教义是三纲五常,它是别尊卑明贵贱的阶级制度,是不合于民国教育精神的,“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于多数国民之幸福无与焉”。

——摘自戚谢美、邵祖德编《陈独秀教育论著选》

(3)结合材料三指出陈独秀有关教育的核心观点。(3)

3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 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为什么说“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4分)

2012~2013年三明市高三历史期末试卷评分标准

34. (1)主要因素:工业革命的发生与发展。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的兴起推动了原有城市的扩大和新工业城市的兴起;随着工厂制盛行,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转变为工业劳动力,使城市人口与城市数目迅猛增长;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城市化的发展。(5分)

(2)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城市排水功能差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城市建设走“利先弊后”的路子,带来无穷隐患。(4分) (3)做到规划科学合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确保城市建设的健康和环保。(3分)

35.(1)看待:认为“西学”比“中 学”优越,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文化。划线部分的含义:“相辅相成”是指派遣留学生出国,培养了洋务人才。“互相排斥”是指容闳全盘西化的思想和当时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有冲突。(6分)(2)地位:西学在康有为新学体系中占有的地位是十分有限的。(2分)举例:从分科图表看,只是在学科的具体内容里包含了西学成分,如“义理之学”中的“泰西哲学”,“考据之学”中的“万国史学”“数学”和“格致学”;“经世之学”中的“政治学原理”“万国政治沿革得失”“政治实用学”及“群学”等;而在二级学科分类中,则基本是沿袭中国学术的传统分类,而少有西学学科分类特征。(3分,任举一例说明即可)(3)核心观点:孔子儒家学说不适合共和国民的教育。(3分)

36. (1)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世界从分散孤立逐步走向相互联系;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4分,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

(2)政治角度: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民族民主运动持续高涨,殖民体系逐渐瓦解。经济角度: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创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与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科技文化角度:科学(物理学)革命,自然科学研究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文明时代;(4分) (3)可从三方面展开。从欧洲的视角来看,如:社会主义运动遭遇巨大挫折,结束了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构成的系统性挑战;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逐渐崩溃等;从世界的视角来看,如: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美国崛起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等。从20世纪的视角来看,如:20世纪世界进入两种制度、两个体系和两个世界之间明显的对抗时期,1989年这种对抗局面在欧洲基本结束。(6分。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

高三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已经呈现在各位考生面前,望各位考生能够努力奋斗,成绩更上一层楼。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