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03-31
3、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点
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总特点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
特征:⑴近代化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阻碍,发展缓慢,历经曲折。⑵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⑶近代化缺乏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⑷发展畸形,产业结构不协调。
4、实现近代化与完成反帝反封建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近代史上,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与实现近代化的发展目标是相互交叉而又同步进行的,两者是双向互动的辨证关系。工业化的发展为近代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近代革命又为工业化的开拓前进扫清了道路。
历史证明:完成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现代化是完成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
5、中国近代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及其影响
鸦片战争后,原有的封建经济结构解体,逐渐向半封建经济结构转变。其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等三种所有制。它们相互勾结,三位一体,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主要障碍,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后有一定发展,但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此外,还存在新民主主义经济,它是中共在独立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形成的。至解放战争后期,根据地已经形成了个体经济、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经济格局,其中个体经济比重最大,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比重最小。
多元化经济结构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①使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②是中国社会性质特殊化。③使中国革命斗争长期化。④使中国社会的政治力量多元化,形成多元化的阶级结构和复杂的阶级关系;产生不同的政治派别。
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过程和历史地位
过程:⑴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⑵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⑶短暂发展:一战期间。⑷日益萎缩:国民政府统治时期。⑸获得新生:建国初期,在国营经济领导下获得恢复和发展。而后实现和平改造,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地位:⑴从经济上看,它有利于社会进步。⑵从政治上看,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同时使工人阶级队伍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和中共成立提了阶级条件。⑶从思想上看,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学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⑷从发展趋势上看,难以独立发展。
7、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
⑴先天不足:资金、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⑵面临三大政治障碍: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⑶缺乏正确的道路、科学的决策和安定的环境。
8、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⑴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⑵从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是世界历史发展潮流。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⑷知识结构的变革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终极源泉。
9、新中国的工业发展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三历史知识点栏目!
标签:高三历史知识点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