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04-07
③天未厌乱,国步多艰,方今之时,伪满朝廷的气焰正炽,山河纷纷沦于敌手,形势对义军极为不利。如何才能扭转时局呢?谈判,——在这之前不是没尝试过,说到底,那只是敌人诱降的翻版,他又岂甘自毁节操;开仗,这是早晚免不了的,不过,将不再是他们主动北伐,而是清军大兵压境,四面围剿。以区区两岛目前的实力,要和胡运当空的清军抗衡,显然凶多吉少,只怕扬州、江阴的惨烈局面又是在眼前重演。史可法公的《复多尔衮书》固然写得辞采飞扬,“城存我存,城亡我亡”的誓语也不失昂愤激烈,结果,不过是使淋漓的鲜血更加淋漓,至多是增加几缕悲壮的尾音而已;恨血千年土中碧。老天啊,老天!以四海之广,八荒之大,难道就没有我义军更好的出路吗?
④突然,海上狂风大作,洪波如山涌起,俄而,就像神话中仙人骑辟水兽从龙宫跃出,远近的海水唰地分开一条大路——该是冥冥中有神的力量启示,郑成功在刹那间完成了生命的突围:他决计战略转移,先行跨海东征,收复眼下荷兰人强占的台湾……
⑤以后的故事,就是大家熟知的了。他本人没有来得及吟唱的,山河已经替他镌刻了;时人没有来得及升华的,历史已经替他弘扬了。山不转水转,他以悲壮的战略转移超越了悲壮。这是大义之上的大义,战场之外的战场。它超越了单一民族的狭隘视野,是个体生命在错综复杂的国家、民族矛盾面前所爆发出的最强度的璀璨。伟业不一定在顺境。伟业不一定在全过程。尽管,郑成功在收复台湾后的第二年,便不幸日落中天,遽然病逝。但他奇迹般地从绝境中把握住了未来。他是以大智大勇、大忠大义去撞击时代,从而在华夏民族大一统的版图上,留下了倚天仗剑的永久性造型。(作者:卞毓方)
12、下列对这篇传记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文章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用饱含激情的笔调回顾了郑成功充满着浓郁悲剧色彩的命运,给读者以现实感、苍凉感、真实感。
B、郑成功诗词的点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一段中的“只有天在上”诗,再现了郑成功被浓重的悲剧雾霭重重包围的现实。
C、第四段中的景色描写既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跨海东征”,收复台湾,又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人物当时的心情。
D、作者在解毒郑成功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观史、读史。“城存我存,城亡我亡”的誓语固然不失昂愤激烈,但事实只能是“使淋漓的鲜血更加淋漓”。
E、文章的语言典雅而不矫揉。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使作品更增添了审美情趣,由此激发了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13联系全文,根据下面的思路,谈谈你对文题“悲壮的超越”的理解。(不超过100字,6分)。(1)具体含义:
(2)象征含义:
14、第五段中说:“他本人没有来得及吟唱的,山河已经替他镌刻了;时人没有来得及升华的,历史已经替他弘扬了。”试简析这句话的含义。(4分)
答:
五、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5、有一次,佛印清蒸一盘五柳鱼。则好苏东坡进来。佛印见了,就随手把鱼放进身旁的磬里。苏东坡装作不知情,故意“唉”地叹了一口气。佛印问道:“太守,今天为何愁眉不展?”苏东坡回答说:“早上我想写一副对联谁知刚写好上联,下联却一直想不出,心烦啊!”佛印问:“不知上联是什么?”苏东坡回答说:“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不知是计,答道:“我来给你对吧,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余’”苏东坡连呼“高才,高才,原来是 ,快拿出来吃吧。”
请在横线上将苏东坡的话补充完整,并结合汉字语音有关知识,解说苏东坡为什么能让佛印乖乖地把鱼拿出来。(3分)
16.阅读下列二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
材料一 本报讯(记者张世豪)本月23日,来自四川的一对可爱的熊猫“团团”和“圆圆”正式落户台湾地区,受到台湾的热烈欢迎,成为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最新标志,如今熊猫已经成为“友好使者”。同时,在全国上下掀起了新一阵的熊猫热。近日,上海电视台《头脑风暴》主持人、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建议:现在可以认真考虑以熊猫为当代中国标志。此言一出引起热烈争议。
材料二 晨报讯(记者宋杰 通讯员缪迅)中国形象标志将来可能不再是“龙”,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公共关系学会副会长吴友富教授领衔,重新建构和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这一重要研究已正式被列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
从古到今,龙一直作为中国形象的一个代表性标志而为中外所普遍认同。然而,“龙”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由此片面而武断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
考虑到包括“龙”在内的一些中国形象标志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招致误读误解或别有用心的歪曲,吴友富建议,中国国家形象品牌可以在空间上分块,在时间上分段。在顾及历史因素的同时,考虑当代的时代特色,考虑到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不同文化特色与特征。此外,还要有所考虑到民族、宗教信仰和地域文化等因素。吴友富指出,西方世界对东方佛教和儒家文化是心存偏见的。而其实中国的儒释道三家,追求的是修身养性,倡导的是以民为本,天人合一,充分体现出了人性。因此,在重塑和构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时,应该非常重视和积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面形象和积极元素,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重塑出能够真正代表当今中国形象的标志物和载体。
就中国国家形象品牌构建的实现途径,吴友富表示,要通过大力宣传、挖掘和阐释类似“龙凤呈祥”、《清明上河图》这样的中国历史上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卷,来形象化地表达出中国人民与生俱来的追求美好、祥和的理念与民族文化底蕴。
据悉,这个课题如果完成,所塑造的中国国家新的形象标志,很有可能将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用。
参考答案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1分)
甲组(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2)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3)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4)枯松倒挂倚绝壁/ 砯崖转石万壑雷(5)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6)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乙组 《离骚》中表现屈原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句子是:(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其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句子是:(2)亦作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表现其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表现其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句子是:(4)伏清白以死直兮,(5)固前圣之所厚。表现其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句子是:(6)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
(二)2、B(致:辅佐);3.D(无比喻论证);4、翻译见译文。
参考译文:不论古时还是现代,人们议论进谏,往往赞成讽谏,贬低直谏,这种说法大概是由孔子首先提出来的。我认为,讽谏、直谏,是一样的,只看使用的方法怎么样罢了。伍举使用隐语进谏,楚王荒淫放纵更加厉害;茅焦解开衣服,正言进谏,秦帝立即省悟过来。讽谏当然不能一概赞成,直谏也不能轻易贬低的。所以我说:只看使用的方法怎么样罢了。如果能掌握适当的方法,那么君主比夏桀、商纣还稍强一些,我进谏一百次他会听从一百次的,何况是虚心纳谏的君主呢?如果不能掌握适当的方法,那么君主比唐尧、虞舜还稍差一些,我进谏一百次他会不听从一百次的,何况是拒绝忠言的君主呢?
情况如此,那么什么方法才可以呢?答道: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就像古代游说诸侯的策士那样就可以了。那般游说诸侯的策士,靠着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助成他的诡诈;我要进谏君主,靠着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助成我的忠贞。让我全面论述一下它的实际效果吧!周朝衰落,游说之风在诸侯各国间兴盛起来,从此以后,世世代代都有这样的人物。我只是对这种现象感到奇怪:进谏君主而被听从的仅有百分之一,游说君主而被听从的却占十分之九,进谏君主因而丧命的比比皆是,游说君主因而丧命的却没有听说过,然而触犯君主的禁忌,戳到君主的痛处,有时游说比进谏还严重呢。由此可知,关键不一定在讽谏上,而一定在方法上。
游说的方法可供进谏时取法的有五种:讲清道理开导他,从形势上禁止他,使用利益引诱他,刺激他以便警醒他,含蓄委婉地讽谕他,这些就是所说的五种方法。触龙认为赵太后爱女儿胜过爱儿子,眨眼之间长安君就出国做人质去了;甘罗拿武安君死在杜邮这件事诘问张唐,张唐答应去做燕相并且定了出发日期;这些就是讲清道理开导他的事例呀。子贡用忧虑国内就不应征伐强国来指教田常,于是齐国就只好不征伐鲁国了;武公用麋鹿披上虎皮,必将招来众人攻击威胁顷襄王,于是楚国就不敢谋划进攻西周了。这些就是从形势上禁止他的事例呀。田生用万户侯打动张卿,(让他按照吕后的意图暗示群臣,请求封吕后为王,并且建议吕后加封刘泽,巩固吕的地位)于是刘泽被封王了;朱建用富贵引诱闳孺,(让他劝说惠帝释放辟阳侯)于是辟阳侯就被赦免了。这些就是使用利益引诱他的事例呀。苏秦用韩国本是大国,却落了个“牛后”的名义羞辱韩惠王,于是韩惠王手按宝剑,仰天长吁一声;范睢用四大贵人独断专行,秦国简直等于没有国王耻笑秦昭王,于是秦昭王跪下请教。这些就是刺激他以便警醒他的事例呀。苏代用土偶人至死不离故土的故事讥笑田文,楚国射雁猎手用弋射诸侯鼓动顷襄王。这些就是含蓄委婉地讽谕他的事例呀。以上五种,都是见解偏颇、不够公平的说法。虽然如此,由忠臣来运用它,完全可以成功。什么缘故呢?讲清道理开导他,君主即使昏庸,也一定会醒悟;从形势上禁止他,君主即使骄傲,也一定会害怕;使用利益引诱他,君主即使怠惰,也一定会振奋起来;刺激他以便警醒他,君主即使懦弱,也一定会坚强起来;含蓄委婉地讽谕他,君主即使凶暴,也一定会接受意见。醒悟就会明白,害怕就会谨慎,振奋就会勤劳,坚强就会勇敢,接受就会宽厚。辅助君主的正确方法,全在这里了。
照我看来,从前做臣子的,提出意见必定听从,治理政事必定成功,没有谁比得上唐代魏郑公。当初,他其实学的纵横家的学说,这就是所谓能掌握适当方法的人吧?唉!龙逢、比干进谏国君,招致杀身之祸,也不能称为好臣子,因为他们没有苏秦、张仪的得力方法;苏秦、张仪游说国君,取得功名利禄,可是不免被人讥为游说之徒,因为他们没有龙逢、比干的耿耿忠心。因此,对于龙逢、比干,我肯定并学习他们的心地,但是却不肯定并学习他们的方法;对于苏秦、张仪,我肯定并学习他们的方法,但是却不肯定并学习他们的心地,以便供进谏时取法。
(三)(6分) (1)此诗起句用一“暗”字,就形象传神地描绘出黄梅时节,杭州城细雨纷飞暗淡凄迷的景象,渲染了一种低回迷茫的离别氛围,也给全诗蒙上一层依依惜别的感伤色彩(或:为全诗定下伤感的情调)。(3分)(2)诗人要与诗友一醉方休,表现了诗人异乡邂逅同乡诗友喜出望外的心情,以及刚见面又须分手的离情别绪(也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不得志的朋友的劝慰,以及彼此羁旅漂泊的感慨等)。诗人想借酒表达感情,借酒化解悲愁, “须尽醉”率真豪爽,情感真挚热烈。(3分,意思对即可。)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5分)(A,E)A没有笼络李肃,赤兔马不是王允所赠。E谢基尼娜
7、(5分)(1)王熙凤瞒着贾琏放高利贷,甚至把丫环仆人的月钱都挪去放债,后来贾府坐吃空山,钱的确不够使了,贾琏便让她去求鸳鸯,她张口就要一二百两银子做报酬,连夫妻之间都如此。水日庵的老尼姑求她拆散张金哥的婚事,结果凤姐逼死了一对未婚夫妇,取得了三千两银子。她对金钱的贪婪,真可谓爱财如命
(2)他通过贿赂政府的手段,低价买到了当地最好的葡萄园、修道院和分租田。他利用当市长的机会,造了好几条公路直达自己的产业之地。在房地产登记时,他利用职权又是占了不少便宜。总之,他利用了大革命的好机会发了一大笔财。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1)(3分)C(大王的问题出在治理国家没有集中精力,不够专心。文中无大王“骄奢极欲、荒废国事,”之类的信息。)
(2)(3分)孟子强调学习除了要有恒心外,还要专心致志,他更看重“持心”在求学中的作用。专心、恒心,这是修养者达到修养目标的关键所在。
三、9•(1)、C(A项错,作者把哲学分为两种,一种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基本思考,一种是理解为讲道理的科学;B项理解错,作者是说假定把“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叫作哲学的话,每个民族都有哲学了,就无须分辩了;D项错,作者是说在魏晋以后哲学衰微,而不是没有哲学。)(3分)9•(2)、A(B项错,作者说“我不认为孔子建立了一门讲道理的科学”; C 项“再到魏晋以后,哲学逐渐发展了”错,作者是说魏晋以后哲学衰微了。D项错,作者原意是说道学理学听起来像是科学,实际不是。)(3分)
10、⑴ 认识需系统到何种程度才能称为科学是没有标准的;⑵ 中国不是没有哲学,只是没有形成讲道理的科学;⑶ 没有哲学不是缺陷。(1×3分)
11、列举示例:①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很明确地认识到了陨石就是流星(陨星)落在地上的产物。②大禹发明勾股定理来测量水流河床的深浅和宽狭。③十进位制的创立、珠算的发明与普及、汉字的发明与运用等等。(1×3分)
四、(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12.DE(5分,答对一项得3分)13•(1)①“胖子刚在火车站上吃过饭,嘴唇上粘着油而发亮,就跟熟透的樱桃一样。他身上冒出白葡萄酒和香橙花的气味。”与瘦子的“冒出火腿和咖啡渣的气味”对比,暗示胖子经济情况远远好于瘦子。②通过瘦子之口描述胖子的形貌穿戴:“你还是从前那样的美男子!还是那么个风流才子,还是那么讲究穿戴!”这暗示了胖子的地位和身份不简单。③在那个时代,高官和财主的体形多肥胖。
13•(2)、第一次“都感到愉快的惊奇”是在异地遇到童年伙伴的兴奋、喜悦和意外,是一种幸福的情感体验;而第二次“都感到愉快的惊奇”则是明白朋友的权贵身份后的意外,恭敬犹恐不及,毕竟朋友是大人物,朋友离开后自己也跟大人物有了关系,感到愉快,对自己朋友居然做三等文官,感到惊奇。(意思对即可,答对一点给2分,共4分)
14、.观点1分,具体分析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语言流畅1分。(共4分)
示例:(1)写作手法:对比、以小见大、讽刺(选择其中一点即可)(1分);具体分析略(2分);语言流畅(1分)
(2)人物刻画:文章运用个性化的夸张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中心(1分);具体分析:瘦子初见胖子时与告别时的的语言、动作、神态的不同,展现瘦子逢迎拍马、阿谀奉承的性格,揭示丑陋的官场风气。(2分);语言流畅(1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12、A B(A项“浓郁悲剧色彩”和“苍凉感”表达过当,本文的感情色彩是悲壮而不悲凉;B项“只有天在上”句表现的是郑成功的才能和“大志”)(5分,答对一项得3分)
13(每点不能超过50字,每点2分,语言流畅清晰1分,共6分)
(1)具体含义:郑成功在山河沦于敌手、形势对义军极其不利的情形下,战略转移,跨海东征,收复了被荷兰人强占的台湾。(4分)
(2)象征意义:郑成功以悲壮的战略超越了单一民族狭隘的视野,在华夏民族大一统的版图上,留下了永久性造型。(5分)
14、(1)内容上:展现郑成功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突出他的智勇忠义;(2分)
(2)结构上:为下文写郑成功的“超越”(收复台湾)作铺垫。(2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5(3分)、“原来你磬里有鱼啊”“积善人家庆有余”中“庆”“磬”同音,“余”“鱼”同音,利用“谐音双关”的手法。
16•(1)主持人建议大熊猫取代中国龙作为民族图腾引争议。
(2)(阐述3分,明确表明观点和语言流畅清晰,共1分)
[答案示例一]我赞同以上观点。要点:龙本身具有非常强的皇权、霸气的特点,因此在过去,龙不是属于全民的而是属于皇家专有的;龙不适合代表中国。阐述略
龙代表传统中国或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不大,但是代表正在更加开放与自由的当代中国,似乎显得有点不是特别相配。阐述略
[答案示例二]我不赞同以上观点。要点:一个国家的标识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可以唤起人们心中对永恒和圣洁的渴望,以及对那个国家文明的尊敬,是贯穿亘古永不熄灭的伟大,是不可代替的民族灵魂归宿。阐述略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所以才有龙的传人。熊猫作为一些外交形象大使,的确不错,不过作为中国的标志,很不合适。阐述略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历史文化传统,是历史形成的,不能随便用一个东西来取代它。阐述略 …
【总结】2013年精品学习网为小编在此为您收集了此文章“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测验题:带答案”,今后还会发布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您在精品学习网学习愉快!
标签:高三语文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