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语文 > 高三语文试题

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适应高考考题

编辑:

2013-04-07

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碧穗吹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

清禽百啭但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注]①竹下:地名,即黄竹岭,在今安徽休宁西。②欢:通“炊”。

(1)二联写诗人跨着马儿沿着山道行进,迎面而来的,一是雾,二是山。诗人是怎样写雾写山的?(4分)

(2)三联写出了山村黎明的神韵,写得有情有景,情与景会。请对这种情与景的关系作出讨究。(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小题作答)(5分)

《过秦论》中“ (1)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势不凡;《归去来兮辞》中“实迷途其未远, (2) ”,感慨无限;《锦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 (3) ”,典故传情;《滕王阁序》中“阅阎扑地, (4) ”,富庶繁荣;《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5) ,日月照耀金银台”,想象奇特;《登岳阳楼》中“ (_6) ,乾坤日夜浮”中,意境开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楚天千里清秋, (7) ”,愁绪笼罩;《咏怀古迹》中“ (8) ,独留青冢向黄昏”,情景交融。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江南雪

欧阳冰云

①我守着季节的变换,等待着江南雪舞的曼妙,已经很久很久……犹如守着永恒,任由岁月变换。

②秋天,江南棉船小镇的秋天。阡陌纵横的道路无限延伸,像一双双神奇的臂膀拥抱着一望无垠的棉田。我的姐妹,系起了棉布围裙,浩浩荡荡地走进棉田。一朵朵雪白的棉花在他们的指尖盛开、飞舞。丰收的喜悦和汗水汇成棉田外那奈龙脉,龙湖滋润着江南,也滋润着江南如雪的棉花,充实着江南人的梦想和世界。

③洁白的棉花在奶奶纤细、干枯的指尖绽放,在奶奶的怀抱盛开。奶奶坐在地里剥棉花。含苞待放的棉花,包裹在青褐色的棉花桃里,奶奶用纤细的手指一掰,雪白的棉花朵儿就在奶奶干枯的手掌中悄然绽放。奶奶把剥好的棉花装在篾篓里,棉花一点点积累,一点点增高,不一会工夫就像堆砌的雪堆。雪白的棉花飘落在奶奶的发丝上,染白了奶奶的青丝,奶奶就一直这样剥棉花,直到满头白发,双手失去了知觉。奶奶是在棉花盛开的深秋离开我们的。那夜,她坐在灯下悠悠地剥棉花,棉花一篓篓摆在奶奶面前,她就坐在洁白的棉花堆中,剥着剥着,再也没有醒来。棉花在奶奶的指尖恒久她盛开,一朵一朵……

④我在那个深秋背着简单的行囊,离开了江南,去追溯自己的梦想。在中原辽阔的土地上,我看见大片大片的麦子和高粱,延伸向无边无际的天空。我穿梭在麦地里,感觉自己的渺小和浅薄。金黄的麦芒刺痛了心里柔软的底线,我躺在麦禾上哭泣,我牵挂江南美丽的雪花,温暖的棉花。粮食滋养着生命,棉花温暖着身体、精神和灵魂。奔波的日子,我夜夜拥抱温暖的棉被,那是爱的锦囊,是母亲千万里的牵挂。

⑤江南又一个雪花飞舞的季节,我归来。层层叠叠的雪花覆盖着江南的棉田,寒风张着贪婪的臂膀,要将时间留住。江南棉船小镇,像一首经典的歌谣,在龙湖的码头荡漾。我坐在龙湖的船上,凝视着江南雪中的棉船,我心中歌谣纷飞。此时此刻,我像一个纯情的江南少女,满怀心事地吟唱。雪花深处,该是怎样热闹的丰收场景,该是怎样热烈而丰富的过往。瞬间,沉淀成一片纯净的画面。

⑥棉花的枯枝还残留在风雪中。雪花飘落在棉花的枝桠上,远远望去,像是盛开的棉花,雪白雪白,满满一地,让人心生许多惊喜和温暖。奶奶抚摸过的棉花,在雪地里盛开,仿佛知道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的寒凉,义无反顾地开始了灵魂的蜕变。

⑦大朵大朵的雪花,覆盖在奶奶的坟头,那是棉花的精魂,在恒久地追忆着奶奶。江南雪,从奶奶的身边一直铺开,铺向遥远的天际。雪夜,我听到雪花在我的窗棂下低低地哭泣,寒风从门窗的缝隙里探着脑袋张望,瞅准了棉被的边缘,从床沿溜进我温暖的被窝。瓦楞的缝隙里,有雪花钻进来的响动,在静寂的寒夜发出隐秘的声音。我蜷缩在温暖的棉被里,里面散发着奶奶酌气息,柔情、亲切、温暖,这种气息一直在夜晚抚摸着我,环绕着我。我一闭上眼睛,就看见奶奶像雪花一样飘过来,在黑夜中落定在床沿上,抚摸棉被和我。我不停地颤抖,雪花在我脸上融化,浸湿了棉布枕头。

⑧冰天雪地,银装素裹,到处回荡着相对的命运。棉船小镇的人们纷纷背上了棉被衣物,在雪花飞舞中走向他乡。只有漫天雪花在呜咽。雪花的归宿是土地,而棉花却选择了背井离乡。

⑨枯枝在雪地里颤抖、呼叫和哭泣。棉船失去了他的孩子,耕种棉船这块土地的孩子。离乡的脚步,踏上了寻梦的远方。枝头的雪花朵朵,犹如棉花盛开的美。此刻,却寂寞、冷清。

④无边的雪将天她合一。温暖的棉花将寒冷的身体包裹,故乡或者他乡,棉花都将像亲人一般,呵护着你。

⑩江南雪,棉花似雪,雪似棉花。是爱的精魂,是梦的故乡。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4分)

A.开头与结尾都写了江南雪,不仅首尾照应,营造一个绵渺、诗意的审美图景,而且取雪与棉的形似,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依恋。

B.“棉花在奶奶的指尖恒久地盛开”,既写出奶奶临终前劳作时的情景,也写出了那种温馨、那种满足在“我”心中留存的永恒记忆。

C.第七自然段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雪花与寒风,渲染冬夜客居异乡的寒冷孤独,自然引发作者对奶奶的思念。

D.江南棉船小镇的秋季里,姐妹们在棉田里尽享丰收的喜悦,奶奶也在这时候走向生命的终点,这些抒情的描写,给故乡染上了一层奇丽梦幻的色彩。

E.全文以雪与樟象征灵魂的纯净、爱的温暖,旨在表达作者寻梦之旅中的追求和失落,流露出对家园的渴望与坚守的感情。

17.请简要分析第四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18.江南雪与棉花是文章的写作主体,文章为什么用了大量的笔墨写奶奶?(4分)

19.寻梦必将离乡,远方与故乡永远不能重合。请依据文本内容,并联系现实探究你对寻梦与归乡关系的理解。(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某校学习了必修4的《哈姆莱特》后,组织学生就“说不尽的哈姆莱特”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为了深入开展本次活动,要求分学习小组确定子课题,并说明选定子课题的理由。(4分)

示例:

子课题——性格决定命运

理由——性格与命运、过去与现在、哈姆莱特与周围的人,在时间的平台上演绎不尽的故事。是应该把握,还是应该放弃,真的取决于命运吗?

21.阅读下面一段新闻,请简要概括学者们集体反对《自然遗产保护法》的三大理出,每条理由限6字以内。(4分)

易稿多次的《自然遗产保护法》,再次遭到法律、生物保护界学者们的“炮轰”。学者们认为,《自然遗产保护法>的保护范围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而包括地方级自然保护区扣风景名胜区以及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其他类型的7000多个保护地将无法可依。专家调查发现,我国的天山、晋冀山地、青海省东部边界地区、云贵高原东南部、黄土高原和广西北部,淮河和黄河下游等地,许多物种都面临严重威胁。生态系统紧密相连,是相互影响的整体,分割保护不利于自然保护工作,是对自然规律的不尊重。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素来有多头管理的问题,再加上管理权和监督权没有分开,即“自己监督自己”,很难进行有效保护。

22.针对下面的新闻写一条微博,表明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明、得体,不超过60字。(4分)

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特邀委员、中国首善陈光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在高校推行更大的慈善行动,名牌大学的思想应再解放一点。富人的子女要读这些名牌大学,差一点分都可以收,但要高额收费。然后,把这些富人掏出来的钱,甩来帮助穷人的孩子上大学,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六、写作(共60分,共l小题)

23.戏剧表演家常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在人生的舞台上,每个人都选择并扮演着或壮丽或暗淡、或伟大或平凡、或淡然或尴尬、或波澜壮阔或平淡无奇……的角色。

请以“戏剧人生”为题,联系弥韵生活体验与认识,自选角度,自定文体,写—篇不少于800字的的文章。

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适应高考考题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C(A.zhuàn pìpǐ qiào dàndān B.bàn qíqǐ kēgě léi C.shuòsù diāndiàn shùsòu diān iān D.ní ì xìnxù lú dītí

2.D(A。诲-晦B.殒一陨C.厚一后)

3.A(B.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不合语境。C.一文不名:一个钱都没有,形容极贫困。弄错对象。D.冰山一角:比喻事物已经暴露出来的一小部分。不合语境)

4.D(A项强加因果,“所以”改成“但”,“有些”前加“虽然”;B项语序不当,“各自”与“回到”对调;C项缺宾语,在句末加“的问题”)

5.B(孔子代表了一个时代,他的思想是超前的,但也有他的局限性,以及他对统治阶级的妥协性。说他“过时、迂腐、保守”则有些偏颇)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6.C(第四段中有“然而,单就最近这波‘杜甫很忙’的恶搞热潮来说”句,此项以偏概全)

7.D(A项,“无知的、浅薄的、低俗的”评价是河南省诗歌协会会长马新朝的观点,不是文本的观点。B项,从“这种恶搞背后可能有网络公关和文化营销的魅影”来看,是作者的猜测,不是铁定事实。C项,从第五段“与那些曾经流行过的网络恶搞相比,‘杜甫很忙’并没有太多特色,最突出的区别……”来看,说“突出的特色”就与原文矛盾。)

8.A(作者认为:不可不必对恶搞杜甫的风潮反应“过敏”。)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9.D(经营:规划创业。《诗经•小雅•北山》:“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10.C(①天命不归,正是项窦相同处;②④曾有过辉煌的经历和业绩,也是项窦等起义英雄相同处。)

11.A(应是叙述议论结合)

12.(1)建立国家,颁布国号,像山岳一样雄峙,像老虎一样蹲踞,是当时赫赫有名的英雄。

(3分。译出全句大意给1分;“岳”“虎”名词活用及判断句式2处,译对1处给1分)

(2)懂得大义并崇尚仁爱,看重忠诚并爱护贤才。(3分。译出全句大意给1分;“知”“贵”2处,译对1处给1分)

(3)才知道天命不能自己主管(掌握),惋惜(窦建德)图霸的谋略旋即失败。(3分。译出全旬大意给1分;“干”“陨”2处,译对l处给1分)

13.(3分)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慎其所发哉

【参考译文】

我深切悲叹贾谊的志向不能实现,所以详尽评论了他。这也是使君主明白如果得到了像贾谊这样的臣子,就应当了解这类人有孤高不群的操守,一旦不被重用,就会忧伤颓废,不能重新振作起来。而像贾谊这种人,也应该有节制地发泄自己的情感啊!

【评分参考】

每处0.5分。断句超过6处,每多一处扣0.5分,扣完本小题分为止。

14.(8分)

(1)①用“薄薄轻轻”写雾的虚无飘渺,用“重重叠叠”写山的连续不断,写出了山中黎明时的朦胧美。(2分)

②一个“冲”字,写马在轻雾中穿行,恍若冲开一道轻纱似的纬缦,使流动的雾化为静态;一个“放”字,仿佛一座一座的山,千姿百态般从身边奔放而出,使静止的山化为动态。(2分)

(2)①碧穗般的炊烟从树顶上笔直升起,绿绸似的溪水从桥下弯弯流过。山村的炊烟、树丛、溪水、小桥,上下映衬,一碧一绿,一弯一直,一静一动,构成错综变化之美;炊烟“当树直”暗示无风;使人联想炊烟下庄户人家生活的安宁与平静。“弯”字,勾划出绕山穿桥的溪水的身影,一个“趁”字,写出了小溪汩汩流淌的情态。

②诗人把自己的主观体验和感受融入到这些景物中,生动的描写使景物情态毕现,透露出了诗人观景时的愉悦心情。

(景物的呈现和赏析2分,景物中诗人的情感表达2分,共4分)

15.(5分)

(1)履至尊而制六合(2)觉今是而昨非(3)望帝春心托杜鹃(4)钟鸣鼎食之家

(5)青冥浩荡不见底(6)吴楚东南坼(7)水随天去秋无际(8)一去紫台连朔漠

【评分参考】

8个小题,从中任选5小题作答即可。每空1分。填对一空给1分;如有错别字,该空

不给分;如有多字、少字,该空不给分。如答题超过5空,则按所答的前5空计分。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16. AC(A.只提及但未描写江南雪,“营造一个绵渺、诗意的审美图景”有误;C.作者已经回到了故乡,“冬夜客居异乡”有误)

17.①承上启下。紧呈上文固守家乡的单调,引出离乡寻梦的迷失,为下文的回乡作铺垫;(2分)②对比。这里写到中原大地的麦子与高粱,与江南的雪与棉花形成对比,分别象征物质与精神,一滋养生命,一温暖灵魂,引发作者的深刻思考。(2分)

18.写棉花是写奶奶,奶奶的一生与棉花融为一体,“棉花飘落在奶奶的发丝上,染白了奶奶的青丝,奶奶就一直这样剥棉花,直到满头白发,双手失去了知觉”;(1分)写雪也是写奶奶,“大朵大朵的雪花,覆盖在奶奶的坟头,那是棉花的精魂,在恒久地追忆着奶奶”,那是最本真最纯洁的灵魂。(1分)是奶奶把棉花和雪花勾连起来,把寒冷与温情爱心勾连起来,也把现实和梦想追求勾连起来(2分)

19.要点:①爱,在故乡。家乡有自己的亲人,有自己魂牵梦萦的往事相精神寄托。②寻梦,有时要背井离乡。③远离产生思念,异乡人的心中弥散着浓厚的皈依情结。④故乡是外出寻梦者的力量源泉,回乡可能使人获得精神滋养。要结合社会现实来阐述。

文本分析4分,结合现实阐述4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子课题可以从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魅力、戏剧情节的紧张推进、身不由己的行动、对女性的误解、善恶兼备的道德取向等方面确定。(1分)理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相关内容的简要概括,(2分)一是设置的有关问题情境,吸引我们探究。(1分)

21.(4分)1.覆盖不全;2.保护孤岛化(分割式保护);3.监管混乱

22.(4分)示例一:反对该建议。如果名牌大学不再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富人家的孩子可以低分上名牌大学,穷人家的孩子“有分没钱莫进来”,将是更大的不公平。

示例二:支持该建议。富家子弟多出的学费可以帮助贫困生上大学,减轻贫困生的家庭负担。(可以支持也可以反对,言之成理即可。)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3.(60分)

参照2011年湖北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总结】2013年精品学习网为小编在此为您收集了此文章“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适应高考考题”,今后还会发布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您在精品学习网学习愉快!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高中 > 高三 > 高三语文 > 高三语文试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